李宙
[摘要]物流產業在國民經濟與工業化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國經濟的穩定運行同樣離不開物流產業的發展。本文自產業經濟學方面研究了物流產業的發展現狀,首先界定了物流產業的概念,接著指出了物流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不足,最后提出了針對性解決策略,希望物流產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產業經濟學 物流業 挑戰 對策建議
商品生產、商品流通、商品消費均借助物流產業的發展,物流產業在國民經濟與工業化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自一個國家物流產業發展分析其現代化水平、衡量其綜合國力,同樣,經濟發展也離不開物流產業的支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的穩步推進,我國經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在世界制造業中的地位日益提升,由此推動了物流產業的快速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物流產業發展還存在著一定數量的不足,因此研究這些不足并提出解決性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物流產業的概念與內容
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穩步推進,我國制造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其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的比重越來越高。由于產品生產與進出口、消費數量日益提升,因此為我國物流產業發展創造了大量機會。我國工業化發展同樣需借助物流產業的發展,使物流產業的發展日益壯大,在一些地區經濟發展中,借助物流產業發展有效應對了經濟危機。但當前學術界還不能明確物流產業的概念,不利于我國物流產業的健康發展,筆者自產業經濟學方面研究了物流產業的概念。
自產業經濟學知識來分析,物流產業發展在社會分工日益精細與專業化程度不斷提升的前提下實現了結構化與組織化發展,當前已經獨立成為一個產業類別。發展物流產業可以推動我國經濟的健康前行,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幫助企業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其屬于第三產業,主要服務于第一、第二產業與部分第三產業。物流產業內容主要包括包裝、裝卸、運輸、存儲、加工、配送、信息等多項內容,是將第一產業、第二產業與部分第三產業有機聯系在一起的產業,發展物流產業有利于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研究物流產業則必須研究商流、物流、信息流等諸項內容。物流產業中存在著商品包裝業、運輸業、存儲業、運輸業、加工業與信息業等諸多內容。
二、產業經濟學的理論知識
產業經濟學內容包括產業結構、組織、布局等三項。
(1)產業結構,結合不同國家的實際情況對諸個國家的產業結構發展進行分析,以求達到科學調整產業結構的目的,如羅斯托認為發展中國家存在的幼稚產業論、主導產業論與經濟發展階段理論等。
(2)產業組織,研究產業組織要針對相同行業中不同企業開展貿易、進行資源分配等現象進行分析。分析產業組織的目的是為了建立合理的市場秩序,在準確確定市場競爭狀況的前提下研究有關數據,從而有利于政府控制市場競爭與創建良好的市場秩序。
(3)產業布局。產業組合與空間分布在不同國家表現為不同的規律。可以通過對這些規律進行研究從而制訂實用性較強的操作方案,如二元經濟理論與增長理論等。
三、物流產業發展現狀
(1)低端市場存在著不良競爭。低端市場指的是提供物流服務的市場,我國當前大多企業生產的服務產品大多相同或相近,產品附加值不高。由于不具備增值服務,因此市場中存在著大量不良競爭,進一步引起市場壓力的不斷提升。由于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債券投資獲得的利潤日益壓縮、企業生產模式過于陳舊,因此出現了大量不良競爭。
(2)企業支出成本增多。研究企業的成本支出情況發現,其主要內容分為保存、流通、運輸、人工等諸項成本,同時也包括租賃成本。而物流企業本身只提供增值服務,依靠不斷壯大規模才能得到更高的利潤。
(3)退出市場需支付較高成本,對我國企業運行情況進行研究發現,大多企業在察覺市場面臨的生存狀況不良時會選擇退出市場,利用自身資源尋求新型運行模式,但物流企業擁有的設備有著較強的專業性,購置設備需投入較多成本,因此退出市場支付的成本過高。
四、物流業發展存在的不足
(1)第三方物流業管理存在較大難度。自物流產業構成方面分析,物流產業主要包括第三方物流業、物流基礎業、物流系統業、企業物流業、物流技術群等諸多方面。而第三方物流企業主要指的是產品運輸與存儲業,管理第三方物流企業存在較大的難度。第三方指的是不包括需求方與供應方的物流服務運行方式,在物流產業發展過程中,利用簽訂合同的形式,中間商負責為供應方與需求方提供物流服務。物流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有利地位,則必須要重視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的確定。大多第三方物流企業為了減少成本投入,在確定分包商時都會選擇信用良好的企業,才能保證企業的穩定運行,進一步滿足客戶企業的需求,但必須需要提出的是,這種運行模式也會出現分包商違約現象。在與分包商合作過程中,一旦客戶的貨物出現問題,雖然分包商與第三方物流都需承擔一定的責任,但客戶的損失還是最為嚴重的。因此管理第三方物流業的難度會不斷上升,在信息傳播過程中不同企業掌握著不同的信息,導致物流運行效率受到影響,出現不易控制的失信現象,同時大多失信案件不易于取得證據,會進一步引起第三方物流業管理難度的提高。
(2)物流復合型產業發展不利于實現信息共享。當前我國物流產業組織結構不集中,物流業不只是運輸業與存儲業的簡單結合,而應該是為了實現相同的運行目標,利用相互間不可分割的聯系創建的一種物流活動,物流企業的復合程度會不斷提高。研究物流系統的整體情況發現,傳統存儲運輸形式會逐步轉變為采購、制造、分銷等多種運行模式。在物流產業運行過程中,其他企業與物流企業的關系更為復雜,因此其掌握的信息會出現更大差異。在不完善物流信息傳播過程中,會使物流產業運行出現不同方面的風險。
(3)物流產業發展過于分散。我國物流業發展過于分散,相互間不能實現隨時交流與溝通,因此我國物流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會不斷加劇。物流產業為了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只有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當前不利于我國物流業健康發展的主要問題是物流企業過于分散,不具備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因此為了促進物流業的穩定發展要盡快實現物流企業的集中。
(4)物流管理部門過多。交通、貿易、城市管理、商品檢驗、海關、稅務、公安等多個部門同時擁有管理物流產業的權力。因此只有實現上述各個部門間的有效協調配合才能對物流業統一管理。我國當前政府部門設置沒有針對物流業的專業管理部門。第一,我國設置有不同級別的政府管理部門,其在管理物流業過程中存在著較多重復現象,而且不同部門各自為政,不能進行有效協調與合作。第二,不同部門不同行業分別進行管理。如民航部門負責航空運輸管理,交通部門負責公路、海洋等交通,海關、稅務、工商、保存、加工、外貿等不同部門不能實現統一管理。由于管理物流行業的部門眾多,不同管理部門擁有不同的物流企業信息,不利于創建合理的信息交流平臺,物流企業管理存在較大難度。
五、解決策略與展望
(1)創建合理物流教育體系,培養高質量物流人才。物業產業要想實現健康發展離不開高質量人才,我國爭取利用最短時間建立完善的物流教育體系,及時引進先進物流理論知識與國外教育經驗,根據我國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教育,盡快培養出高素質物流人才。
(2)制訂物流產業發展規劃。第一,政府部門要高度重視物流產業發展,保證物流產業資源合理配置,推動物流產業的健康發展。積極學習發達國家的成功做法,合理控制物流業的運行。第二,要針對我國物流業發展制訂產業發展規劃,為物流產業發展購置先進的基礎設施,幫助物流產業實現穩定運行。
(3)幫助物流產業提升附加值、引進先進物流技術。進入新的歷史時期以來,物流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則會及時引進物流先進技術,才能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政府部門必須對此給予有力支持,要為技術創新創建穩定的運行環境,主要涉及及時引進物流理論、研究發達國家物流發展經驗、制訂技術標準等內容,以加快我國物流行業的運行速度。政府要為物流產業引入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創造有機條件,鼓勵科研部門與高校為物流產業研發相關技術軟件。
(4)進一步優化物流產業結構,建立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物流運行系統。第一,政府要幫助物流企業建立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企業管理制度,以市場經濟發展需求為依據逐步提高管理水平。第二,政府部門還需制訂物流產業資產重組與結構調整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