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寬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放棄在家務農而選擇進城打工,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農民工。然而,農民工的社會保險問題已經越來越突出,如何有效地解決農民工的社會保險問題已經成為政府、用人單位及個人需要迫切思考的問題。本文通過分析農民工社會保險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農民工社會保險 問題分析 對策措施
一、農民工社會保險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農民工參保意識薄弱,主動參保率低
農民工由于普遍知識文化水平低下,一般只能從事工資低、風險高、條件差的體力勞動。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科技和自動化產業不斷興起,市場對勞動力的需求量越來越低,致使只能提供體力勞動的農民工供大于求。通常來說,農民工從事的工作工資偏低,他們對于錢能省一分是一分,對于參加社會保險的意識相當薄弱,不知道可以通過主動參加社會保險來保障自身的一些權益,致使農民工主動參保率低。同時,由于農民工參保意識薄弱、參保類型不明致使其一旦發生事故,無法通過相應的社會保險來保障其權益,使得其經濟負擔大大加重。此外,由于農民工知識文化水平有限,不懂得辨別其社會保險類型,認為只要交了錢就可以保障所有的社會權益,當在使用到社會保險時發現其不能使用或不符合賠償要求,從而認為參保沒有任何保障權益的作用,而致使后期主動參保率低下。
(二)農民工參保轉移接續難,斷保、退保率高
由于農民工工作的流動性極高,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障體系大多是以戶籍所在地為參照的,致使農民工在異地承保的程序相當復雜,其參保后的社會保險關系難以轉移和接續。因此,一方面,即使農民工參保了,大多數身處異地,流動性極高等因素的存在也使得農民工社會保險的轉移接續難,從而使其斷保、退保率高。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險制度規定了企業用人單位要為員工繳納大部分的社保金額,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用人單位的成本開支,致使企業用人單位為農民工繳納社保的積極性不高,使得農民工社會保險的斷保、退保率也變高。
(三)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
由于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通常是農村戶口的農民工就算是進城務工也只能享有農村的社會保險政策。雖然我國在不斷加大對勞動者社會權益的保護,但是卻沒有針對農民工的社會權益保障制度,沒有制定農民工這一勞動弱勢群體相應的社會權益保護政策。同時,各地區對社會保險方面相關的規定制度不統一,其農民工社會保險的轉移接續難度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其參加社會保險的主動性。
二、農民工社會保險問題的策略分析
(一)強化農民工的參保意識,提高參保積極性
農民工由于普遍知識文化水平低下,思想意識薄弱,且個體差異性較大,要想有效解決農民工社會保險中存在的問題,必須從轉變農民工的思想意識出發。首先,通過加大政府對相關社會保險政策的宣傳力度來強化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的意識,提高參保的積極性。其次,通過講解培訓、實例分析等方式打破農民工的思想禁錮、開拓視野,轉變其經濟理念來加強其參加社會保險的思想意識、提高其積極性。此外,要提高社會保險的服務質量,從而使農民工真正了解社會保險、接受社會保險,進而積極參加社會保險的投保。
(二)加大監管力度、健全監管機制
通過加大監管力度、健全監管機制來對農民工及企業用人單位不愿繳納社會保險問題進行監管,促使農民工社會保險問題得到有效地解決。同時,政府可以針對農民工這一勞動弱勢群體成立專門的社會保險服務咨詢中心,來滿足農民工對社會保險相關問題的咨詢,從而提高農民工的參保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完善農民工社會保險相關的法律法規
由于農民工的工作流動性極高,致使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的社保轉移和接續難度大,使其斷保、退保率高等問題,我國相關部門應抓緊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針對農民工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可以建立起城鄉統籌、政府企業用人單位統籌等社會勞動權益保障體系,切實解決農民工社會保險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確保農民工的社會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四)加大政府財政投入,降低社會保險繳費率
由于農民工知識文化水平低下,一般只能從事低技能,甚至無技能的體力勞動,其工資待遇相對也比較低,如果按照通常標準繳納社會保險金額,對于農民工來說是一個較大的經濟負擔。因此,可以通過加大政府財政投入來降低農民工和企業用人單位相應的農民工社會保險繳費金額,這樣可以提高農民工及企業用人單位為農民工繳納社會保險的積極性。
三、結束語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農民工的社會保險問題已經越來越突出,如何有效地解決農民工的社會保險問題已經成為政府、用人單位及個人需要迫切思考的問題。通過分析農民工社會保險中面臨的主要問題,確定要從強化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的思想意識方面,加大政府對農民工社會保險的監管力度及監管機制方面,加大政府財政投入及健全和完善農民工社會保險相應的法律法規等方面來應對農民工的社會保險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