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平安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是將十九大精神學習推向深入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的一個重要標志。本文作者結合多年黨建工作經驗,就如何學懂弄通領會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如何深刻把握其中蘊含的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深刻體會貫穿其中的堅定信仰、信念和責任擔當,不斷提高攻堅克難、化解矛盾、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談自己幾點看法與建議,旨在更好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
[關鍵詞]新時代 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工作方法 探索
習近平強調:建設好我們這樣的大黨,領導好我們這樣的大國,中央委員會成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至關重要,必須提高政治站位、樹立歷史眼光、強化理論思維、增強大局觀念、豐富知識素養、堅持問題導向,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寬廣視角,對一些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思考和把握,做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防范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推動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實現黨的十九大確定的目標任務上來,不斷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一、深刻領會講話蘊含的哲學方法和科學精神
(1)提高政治站位。登高才能望遠,站位決定視野,考校著黨員領導干部的政治覺悟。只有善于從政治高度看問題、謀全局、抓工作,才能明辨前進方向、增強攻堅克難的信心。領導干部職務越高,越要提高政治站位,自覺把自己的工作和職責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聯系起來,同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聯系起來,把準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樹立歷史眼光。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明天的智慧。,黨員領導干部既要學習黨史、國史和中華文明史,又要學習世界文明史,培育歷史意識和文化自覺,善于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認清歷史趨勢,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堅定“四個自信”,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自覺按照歷史規律和歷史發展的辯證法,做好現實工作,更好走向未來。
(3)強化理論思維。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重視理論的作用,增強理論自信和戰略定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面對著十分復雜的國內外環境,肩負著繁重的執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論思維的有力支撐,是難以戰勝各種風險和困難的,也是難以不斷前進的”。理論上透徹明白,政治上行動上才會清醒堅定。領導干部要有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強的政治意識,必須要有更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理論思維能力,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不斷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
(4)增強大局觀念。“先謀于局,后謀于略,略從局出”。大局觀念和全局意識,反映的是全面的和普遍聯系的唯物辯證法基本觀點。牢固樹立大局意識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領導干部必須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增強大局觀和全局觀,自覺站在黨和國家大局上想問題、看問題,做到認清大局、看透大局、服務大局、貢獻大局。
(5)豐富知識素養。領導十三億多人的社會主義大國,我們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本領不是天生的,是要通過學習和實踐來獲得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肩負領導責任,知識水平如何直接影響工作水平、領導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對于領導干部來說,學習不只是個人的問題,也不是一般性的問題,而是關系到黨和國家工作的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發展和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問題。''黨員領導干部只有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識素養,自覺學習各種科學文化知識,主動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拓寬眼界和視野,才能增長才干,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
(6)堅持問題導向。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只有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黨和人民事業才能不斷實現新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問題是實踐的起點、創新的起點,抓住問題就能抓住經濟社會發展的“牛鼻子”。各級領導干部要具有發現問題的敏銳、正視問題的清醒、解決問題的自覺,敢于并善于發現、分析和解決本單位、本地區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
二、深刻把握和運用講話精神。以寬廣視角對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科學審視
(1)歷史和現實相貫通。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具有歷史和現實相貫通的寬廣視角。領導干部想問題、做決策既要有歷史眼光,能夠從以往的歷史中吸取經驗和智慧,又要堅持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現實國情出發,實事求是、求真務實,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向著更高境界邁進。
(2)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理論只有與實踐相結合,才有生命力;實踐必須以科學理論為指導,才能保持正確方向。領導干部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三、牢牢把握講話精神的內在關系,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向關發展
(1)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明確了在新時代必須堅定前行的道路和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旗幟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我們的新時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而不是別的什么新時代。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我們黨才能肩負起新時代的歷史使命,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進程中,不斷開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境界。
(2)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一以貫之,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領導既是引領,又是根本保證;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起著決定性作用。這就要求我們黨必須勇于進行自我革命,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以黨的自我革命推動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
(3)增強憂患意識、防范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預判風險所在是防范風險的前提,把握風險走向是謀求戰略主動的關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這樣告誡全體黨員。我們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惟有不因勝利而驕傲,不因成就而懈怠,不因困難而退縮,不犯戰略性、顛覆性錯誤,如履薄冰、居安思危,永葆革命精神、革命斗志,才能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