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華
摘 要 備課是教育教學工作中永恒的話題。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備課的形式逐步由文本化走向電子化,備課中更注重資源的收集與處理。電子備課作為教師新的備課方式與傳統備課方式相比它有著自身的特點。研究了解電子備課的內容、方式以及實施的方案,是我們現代教師所面臨的課題。校園電子網絡的出現為電子備課實施創造了好的環境。
關鍵詞 電子備課;網絡平臺;課件;數字化校園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0-0028-01
電子備課,顧名思義就是把傳統的手寫式、手稿式教案備課方式轉變為電子文檔式教案備課。改變了以往的傳統備課:速度慢、耗費時間長,效率低,而且不易于修改,總有落筆就成形之感,離不開紙質和手工操作的那種模式,備課效率大大提高。它是基于計算機網絡技術下的一種新穎的備課方式。下面就我校的具體實施過程作個說明。
一、電子備課的設計和使用策略:電子備課模式的資源化與個性化實踐
(一)以知識點為單位寫微型教案。每一課教材的內容可以分成若干個既獨立又聯系著的知識點。教材中所有的知識點不一定面面俱到,編寫教案時要抓住那些關鍵性的知識點,特別是那些經過實踐的典型環節,進行仔細分析,形成教案資源。這種以知識點為單位的微型電子備課,通過網絡由教師自主選擇,重新組合再優化教案,進而優化課堂教學。
(二)倡導電子備課“留白”。所謂的教案“留白”,就是指教案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具體來說就是教案的書寫在內容上不要過于詳盡,形式上不要過于瑣碎和程式化,而是要體現出內容上的概要性、形式上的模糊性和結構上的不確定性,以便能夠適應新情境、容納新內容,讓教師自主設計,也為教學中師生間的互動共振留有余地。這樣的教案能夠在備課和課堂教學之間形成一種特殊的“張力”,有利于教師在教學中保持一種寬闊的思路和開放的觀念,更容易納入新的內容,適應新的情境,隨時改變原有的設計,實現課堂教學的生態化。
(三)教案中的素材可供刪選。心理學研究成果認為,學生在接受知識時,通過聽可以接受15%,看可以增加到25%;如果聽看結合起來就能達到65%。所以,編寫的電子備課,要結合新課標和教學目標,盡可能多的提供視聽素材供老師選擇。
另外,作為選用電子備課的老師,若能用語言表達清楚的,不可盲目追求媒體、圖片效果,教學實踐證明多媒體課件的畫面、色彩過于繁雜,會干擾對主體內容表現。教師要精選課件內容,突出重點,為我所用(可能是一部分或某個片段),不可求全。精不等于少,對抽象概念則需要一定數量的直觀素材。因此,可供選擇資料的面不妨寬一點。這樣有利于教師進行教學,教師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把課中的難點進行分解,讓學生課前有所準備。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會教的得心應手,學生就會學的輕松自如。單元備課體現了教師的個人備課風采有利于教師個性的發展,避免了集體備課所帶來的主體內容的單一性,要求的統一使備課的格式更規范。
二、電子備課的另一方面是課件的制作
目前主要運用PowerPoint制作教學投影片。PowerPoint是一種演示文稿圖形程序,可幫助教師獨自或聯機創建永恒的視覺效果。它具有多媒體支持功能,可以將教者的演示文稿進行儲存便于移動,還可在幻燈片放映過程中播放音頻流或視頻流。軟件增強了對智能標記的支持,可以更加便捷地查看和創建高品質的演示文稿。在教學中,利用幻燈片美麗的畫面,豐富的動畫效果和多媒體效果及其多功能的放映方式和傳播方式,教育者可以最大限度的向學生展示自己的意圖,從而使教育者的課堂更生動具有感染力。Flash也是現在教師用來制作課件的一種軟件。Flash方便快捷的使用方法;生動形象的動畫效果,功能強大的Actionscript,不但是網絡上流行的時髦動畫制作工具。而且在各學校中,它更是制作課件的首選軟件。在Flash營造的良好學習氛圍下,以及對知識難點形象直觀的描述,使學生的學習不再枯燥、乏味,學習起來更加愉悅。
有效的利用網絡資源制作課件作為教育教學的輔助手段成了新世紀教育發展的第一需要。目前,各學校校園網站、地區教育信息中心和英特網上豐富的網絡資源庫存,在質和量兩個方面,都已成為教育教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之一。教育改革的途徑之一,就是開辟新源,引來活水。于是,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便成為新時期學校教師們一個嶄新的大有可為的課題。(1)根據課件的主題、內容收集整理有用教育信息。(2)把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網絡進行教學。教師結合學科實際,充分利用校園網站、地區教育信息中心和英特網上豐富的信息資源進行備課教學及資源整合。(3)由于現存學科課程教學大綱和教材中信息技術內容的缺失或信息含量的不足,我們要求教師在具體的課件制作中發揮網絡優勢,創造性地開發、利用信息資源。如在語言教學中鋪設背景化,完善綜合化信息,在數學教學中強調直觀、生動性信息,在音樂、美術教學中突出形象化信息,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增設現場化信息。教師課前可讓學生自己在網上搜集、檢索、處理相關信息,再運用到課堂中去,這樣教師可以有效的使用課件,充分的發揮課件的作用。教師與教師之間可以通過電子郵件交流課件制作心得,讓電腦真正成為收集、加工、傳遞信息的工具。
在當前知識更新速度加快、學科之間交叉和滲透日益顯著的背景下,利用課件培養學生繼續深造能力和創新能力,顯得比傳授知識更重要。電子時代給我們教育帶來了精彩,電子備課的出現更為教育改革樂章增添了一個音符。它的奏響,將為我們打開無限廣闊的思維空間。相信在廣大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祖國明天的太陽會更加燦爛輝煌!
參考文獻:
[1]陳鵬飛.淺談如何提高教師的教育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