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晶晶
摘 要:自媒體時代,因高校網絡輿論引導對象的特點、引導方式的多樣和培養黨員意識的需要,決定了要做好高校網絡輿情引導工作,就必須發揮學生黨員的重要作用。學生黨員在網絡輿情引導中是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力量、是引導學生言論的重要榜樣。因此,加強學生黨員網絡輿情引導,就必須做到加強培訓,提高學生黨員的引導能力;上下聯動,建立齊抓共管的引導機制;正反結合,強化網絡輿情的引導效果。
關鍵詞:學生黨員;網絡輿情;引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D0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09-0171-02
當前,以博客、微博、微信等為代表的自媒體無孔不入地進入公眾生活,進一步推動著互聯網作為公眾表達利益訴求和社會關切的重要平臺的發展,大范圍的網絡輿情日漸形成,社會進入了自媒體網絡輿情時代。而學生群體是自媒體用戶的主力軍,尤其是高校大學生。根據2017年1月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網民中學生群體規模最大。截至2016年12月,學生群體占比為25%。其中,高校學生占比為55.4%”。
自媒體時代以“人人皆為媒體”為主要特征,即每個公眾都可以發表觀點,發布言論,傳播信息,較傳統媒體主體更加多元、表達更加開放、影響更加廣泛,雖然其積極影響不言而喻,但是存在著“情緒型言論”等非理性表達、信息虛假甚至是惡意信息等危害。尤其對于高校大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面對紛繁復雜、良莠不齊的網絡環境,非常容易“迷惘”,甚至“迷失”,難以辨清對錯,乃至“跟風”,傳播“謠言”,釀成高校網絡輿情事件,威脅國家安全穩定。2016年2月,習近平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要切實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因此,高校要發揮“教書育人”的功能,就必須提高大學生網絡輿情引導成效。而學術界多探討輔導員、職能部門引導力的提高策略,相對忽視了學生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黨員的作用。如何充分認識學生黨員在輿情引導中的重要作用,制定學生黨員的輿情引導策略,是一個亟待探討的課題。
一、學生黨員參與網絡輿情引導的必要性
(一)引導對象的特點決定的
大學生作為高校網絡輿情的參與者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年輕化。據統計,有99%的大學生年齡在17至22歲之間,因此,大學生是網民中較為年輕的群體,非常容易接受有著共同教育程度、同年齡段的其他網民的輿論影響。二是從眾性。大學生初入社會,閱歷有限,非常容易受到輿論環境的影響,對于虛假輿論辨識度不高,甚至有可能被利用,成為虛假輿論的推手,最終釀成網絡輿情危機事件,影響社會穩定。因此,這些特點決定了高校網絡輿情引導需要充分發揮在年齡相近、心理相仿的學生黨員的作用,傳播主流思想,增強正能量。
(二)引導方式的多樣性決定的
與傳統媒體的單一性傳播途徑不同,自媒體信息傳播的特點是復雜多樣的網狀傳播,每個個體既可以是傳播者,也可以是接受者,而且傳播者和接受者的身份是重合的,更迭的,可以在傳播輿情結束后立即轉化為下一個輿情的接受者,因此,傳統媒體可以從傳播到接受這個單一性傳播途徑轉變成傳播、接受相結合的多樣網狀傳播。引導方式的多樣性決定了大學生網絡輿情引導途徑的多樣性,即非高校相關職能部門、輔導員、教師可以從單一途徑解決引導問題,而應該群策群力,將學生黨員納入引導隊伍,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重要作用,才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
(三)培養黨員意識的需要
黨員意識是黨員個體對黨的性質、宗旨、使命等的自覺認同。學生黨員在組織上入黨的同時,還要繼續接受黨組織的考察和培養,在思想上入黨,在學生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因此,建立學生黨員參與網絡輿情引導機制,不僅可以提高網絡輿情引導效率和管控的效果,還可以錘煉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提高學生黨員的黨員意識,激發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可以知行合一地強化黨員意識。因此,從學生黨員參與網絡輿情引導培養他們的黨員意識是非常必要的。
二、學生黨員在網絡輿情引導中的作用
(一)理想信念堅定,是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力量
就現在的黨員發展程序而言,要經過遞交入黨申請書、參加入黨積極分子培訓、撰寫思想匯報、考察、發展等程序,而預備黨員還有一年的考察時間,因此,發展程序是比較嚴格的。就總量上而言,學生黨員占大學生比例的8%左右,因此,雖然現在的學生黨員存在著理論素養不夠、黨性修養不足、入黨動機不純等種種問題,但是他們一般來說是大學生中理想信念堅定的優秀學生群體,具有政治立場明白,學習成績優秀,自覺遵守法律法規等特點,能夠在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帶頭學習黨的理論、黨章黨規、黨的大政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校紀校規,模范遵紀守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正能量等的重要作用,是維護黨和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力量。
(二)自我發展優秀,是引導學生言論的重要榜樣
在學生黨員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學生干部,具有品學兼優、能力較強的特點,是學生中的佼佼者,不僅成績優秀,而且組織能力、協調能力、溝通能力較好,負責學生管理、班級管理、團學活動的部分工作,在學生中具有一定的威信和知名度,在學習和生活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因此,在輿情引導中若充分發揮其作用可以成為引導學生言論的重要榜樣。
三、學生黨員網絡輿情引導的策略
(一)加強培訓,提高學生黨員的引導能力
要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強化對學生黨員的培訓,全力提高學生黨員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理論素養,努力提升他們的信息捕捉能力、分析判斷能力、應急處理能力和科學反饋能力,全力打造強有力的學生黨員網絡輿情隊伍。
一是深化黨員教育培訓,形成堅強的思想基石。根據學生黨支部標準化建設要求,要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課堂學習和課下自學相結合,確保每年黨員集中學習時間不少于32學時。要結合學生專業特點,豐富教育形式??梢圆捎靡韵露喾N形式開展教育活動。其一,黨日活動,深入群眾,以鮮活的社會實踐提高黨性修養;其二,讀書活動,推薦黨史時政類書籍,評選優秀征文,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和道德修養;其三,個別談話,深入黨員學生學習和生活,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學習情況、生活情況,有針對性地加以指導,深化對黨的理論的理解。
二是加大引導能力培訓,提升引導的素質能力。根據網絡輿情引導的要求,加大對學生黨員的培訓力度,可以通過專業講座、線上教學、課下討論、案例解析、場景模擬、分組研討等授課形式將網絡輿情引導策略和方法分門別類教授給大家。要注重培訓內容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把網絡輿情引導的流程和網絡輿情突發事件的應對作為重點,培養學生的察覺能力、處置能力。
(二)上下聯動,建立齊抓共管的引導機制
一是學校要成立網絡輿情領導組,二級學院要將基層黨組織書記、副書記,專兼職輔導員納入網絡輿情引導隊伍,制定學生黨員網絡值班制度和網絡日常巡查制度,建立學校領導主管,二級學院負責人為責任人,輔導員和學生黨員負責的工作機制。
二是完善網絡值班制度、網絡日常巡查制度和輿情信息報送處理工作程序。按照“誰發現、誰上報、誰反饋、誰負責”的工作原則,要求所有值班人員、巡查人員通過瀏覽網站、引擎搜索、查看郵箱、查看微博和微信等方式,收集網絡輿情信息,尤其是對于一些敏感性、可能影響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網絡輿情信息,務必做到按照工作程序,報送相關領導。學生黨員要協助輔導員做好網絡輿情的引導工作。出現網絡輿情時,要及時聯系輔導員,協助輔導員發現網絡輿情的出處,并核實網絡輿情的真實性,對于不真實的虛假信息,可以以朋輩身份加以辟謠,發揮朋輩效應,堅持用事實說話,牢牢把握網絡輿論的主動權。因此,將學生黨員納入網絡輿情管理的機制是非常必要的。
(三)正反結合,強化網絡輿情的引導效果
一是發揮“意見領袖”的作用,堅持正面發聲,搶占輿情陣地。學生黨員要爭當網絡輿情的“意見領袖”,及時發聲。要培養學生黨員成為論壇版主、評論員等,通過對網絡熱點事件尤其是校園熱點新聞的評論,先聲奪人,將社會主義價值觀融入評論和說理中。與政府和機構作為網絡輿論引導者不同,學生黨員對學生群體的關注點比較了解,因而評論的熱點內容更加容易吸引他們的關注,而且,還可以發揮和接受者年齡相近的優勢,有一定的共同語言,也能設身處地地為其他同學著想,易取得對方信任。
二是發揮“意見澄清”的作用,切實把握時效,回應不實信息。自媒體時代,由于人人可為發布信息者,發布信息的目的、時間也出現了多元化,高校輿情會出現一些信息失真、言論失當的現象,更為嚴重的是,在同學情分、哥們義氣等的影響下,存在不理智轉發的行為,甚至演變為網絡輿情群體性事件。
出現負面的網絡輿情時,學生黨員要按照處理流程及時反饋信息,輔導員要向學院分管領導匯報,優化網絡輿情的快速反應工作機制。對于失真的網絡言論,學生黨員要及時按照輔導員等的要求,及時澄清事實,堅持“有理、有據、有利、有節”的原則,批駁別有用心之人的惡意攻擊,使輿情負面效應最小化。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OL].[2017-05-11].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1/t20170122_66437.htm.
[2]周璟宇. 自媒體時代學生黨員管控高校網絡輿情策略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6):81-83.
[3]周琳娜,夏溦,芮小苗.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黨員教育服務創新路徑探析[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4):411-415.
[4]宋嵩.“互聯網+”趨勢下高校學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初探——基于傳播學視野下的思考[J].大眾文藝,2015(23):226-227.
[5]周瑛. 新時期加強高校網絡輿情引導的幾點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41-44.
[6]陳永福,陳少平,魏金明. 高校危機管理視域下的網絡輿情引導與處置機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