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赫迪
摘要:現代藝術的形式豐富多樣,帶給我們各個感官的感受也各不相同。但大多數的藝術形式帶來的感官感受相對單一,如果在實際生活中能夠為我們帶來豐富的信息與感官體驗,呈現更加真實的藝術效果,可以拓展我們對社會的認知度與人生體驗。
關鍵詞:感官;藝術;藝術形式
我們都知道,藝術,是難以定義的。我們可以說雕塑、繪畫、舞蹈、音樂這些屬于藝術,是造型藝術、視覺藝術、聽覺藝術,但卻沒有辦法給它們下一個人人認同的定義。這些藝術形式的體驗更加偏向某一種,往往需要自身的聯想帶來“通感”的綜合體驗。視覺感官,是觀賞形式中最重要的一環,缺少視覺體驗,也就失去了80%的感官體驗,其次是聽覺,因為視覺與聽覺是我們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而利用觸覺、味覺與嗅覺的則較少。
我們所說的“茶道”、“香道”等傳統藝術之所以能夠被繼承與發展,成為一種高雅的藝術形式,離不開它們自身特有的因素。“茶道”,細致來說,中國茶道,既是飲茶的藝術,更是生活的藝術、人生的藝術。中國茶道融合了中國儒、道、釋等眾多思想,擁有了極其豐富的內涵,譬如茶能生善,茶能洗心。除此之外,能夠做出精美的茶道,是相當不容易的,僅僅就品茶來說,需觀其色,嗅其香,嘗其味,還需觸其溫,其中的視覺、嗅覺、味覺、觸覺,帶給人的直觀感受與聯想的意味都令人感到舒適,甚至享受。這種真正的綜合感受的藝術,經歷千年而流傳至今,這更加體現出歷史的選擇。除此之外,京劇也以其華麗細致的服裝扮相與博采眾家之長、精到而獨到的唱腔廣受國人喜愛。它將視覺與聽覺融合并升華,以其明艷的色調與情緒紛雜而膾炙人口,也是一種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西方現代派畫家很早就對音樂進行了感官互動的研究,人們對音樂的通感是通過音樂的感受轉化為色彩的配置實現的,這也就實現了從聽覺到視覺再到心理的轉換過程。如莫扎特的音樂是藍色的,肖邦的音樂是綠色的。不同的音樂具有不同的感受,不同功能的音樂組合可以用相對應的色彩組合,形成不同的“色彩”“味道”,這就升華了感官功能,使可聽的音樂變為可視、可嗅的互動體驗。[1]這樣的“聽音樂而顯顏色”講述的是一種從藝術的源頭到產生的綜合感受的藝術,但是結果卻也是視覺方面的藝術,而非藝術最終形式的改變。許多藝術的產生確實是來自不同感官的感受,甚至是多種感官共同作用的效果,但是藝術品的出現往往是視覺或者觸覺上的。視覺感知是我們感知信息和交流信息的重要基礎,是我們進行藝術創作不可或缺的條件。藝術形式的變革確實值得探索,但終究是很難的。科學需要進化論,但是藝術呢?我認為也是當然且必然需要的。
2005年12月151CNET科技資訊網指出,由于現今互動多媒體電子雜志通過高科技的介入,綜合了視頻、音頻、動畫、超鏈接及各種網絡交互手段的使用,使多種信息的傳遞通過一種新的方式呈現給觀眾,為讀者帶來視、聽、觸、嗅、味豐厚的信息體驗,將閱讀變為饕餮盛宴,呈現無盡快感。[1]
VR藝術的出現就是一種新的藝術形式的誕生。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現代藝術的形式逐漸豐富,藝術的發展方向隨著工業時代的到來也愈加與科技緊緊聯系起來。VR藝術就是伴隨著“虛擬現實時代”的來臨應運而生的一種新興而獨立的藝術門類,在《虛擬現實藝術:形而上的終極再創造》一文中,關于VR藝術有如下的定義:“以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人工智能技術作為媒介手段加以運用的藝術形式,我們稱之為虛擬現實藝術,簡稱VR藝術。該藝術形式的主要特點是超文本性和交互性。”[2]
VR藝術以其新銳的特性使觀眾更加自然地參與到制作者的作品中來,這些作品多是靜態到動態的一個轉變,更有聲音或者味道加入其中,多種感官的刺激使人仿佛身臨其境。VR藝術的發展不僅提高了藝術品的表現力,賦予了其靈動真實的形態,更令觀眾對所展示的藝術品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但是,不可否認的是,VR藝術也是一把雙刃劍。首先,VR藝術具有相對的局限性,比如有的輸入裝置往往只能應用于頭部,而身體的其他部分并不能處于同一種感受之下,影響技術體驗;同時,對于消費者而言,VR藝術的呈現成本較高,想要達到手機這樣的普及度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除此之外,VR藝術所帶來的視覺感官體驗會讓我們專注于此,容易感到疲勞,甚至眩暈。
雖然虛擬現實技術現在看起來還非常初級,但是終有一天它將成為我們與計算機交互方式最大的一種轉型,改變人們與科技之間的關系。[3]VR藝術是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將來也會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或者也可以將傳統藝術與科技結合起來,呈現出新的藝術形態。邁向一種綜合感官的藝術,其中的過程必然曲折難解,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觀眾的精神需求不斷提升,藝術制作者的聰明智慧,綜合感官的藝術形式必然會百花齊放!
參考文獻:
[1]張如畫.論現代藝術的感官特征[J].長春大學學報,2012,22(03):373-376.
[2] http://baike.sogou.com/v66364690.htm?fromTitle=VR藝術
[3]雁楓.虛擬現實突破瓶頸成必然數字標牌業新熱點[DB/OL].http://www.ds-360.com/news/2016/2/2016_1_21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