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燕燕
摘要:在新時代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的形式越來越流行,微課教學形式走進了課堂中,是新時代課堂的體現。微課堂的教學更加適應時代的發展,更加適合學生的個人發展,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新時代下,微課的優越性逐漸的體現了出來,合理利用微課,則會使教師大大提高了上課效率。本文將基于微課堂的背景下,簡述如何在初中的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上,合理使用微課,促使教學課堂效率大大提升。
關鍵詞:微課;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應用探究
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使用微課進行教學,教師必須以學生的興趣為基礎,借助生動形象的微課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從問題出發,加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提高課堂效率。本文將結合日常微課教學實際過程中,舉例說明如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更好的使用微課。
一、什么是微課
“微課”是一種以視頻為主要教學方式,視頻中記錄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某些重要知識點或是某些精彩的教學環節。微課堂重視對于學生的引導,從細微之處入手,從而使得學習過程更加簡單,更加愉快。微課是通過主持人來對課堂進行全程把控,對視頻進行講授,并且微課的教學時間較短、所傳授的內容較少、并且所具有的資源內容也相對較小。精致的教學內容將經典的事例生動的展現,使得知識更加生動形象,學生的學習也更加輕松。微課的教學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要求較高,因此,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如何設計微課更好適應教學環境
教師想要在課堂上更好的使用微課,發揮微課的效果,則需要對于微課進行更好的設計,使得微課更加適應課堂的教學氛圍。
(一)微課設計更具新奇有趣
初中是一個孩子心智發展的階段,對于電腦是十分喜愛的,對于有趣新奇的東西也是十分的好奇,但學生表現出來的也僅僅是對于上網感興趣,而對于信息技術的枯燥知識大多興趣寥寥。因此,教師想要在短暫的微課中體現出新奇有趣來吸引學生的關注是十分困難的。因此,教師在進行微課的設計時,應當充分了解學生的喜好,針對學生的個人興趣與特點,盡量設計出新奇有趣的微課。初中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大多都是教師對概念進行講解,然后教導學生如何通過電腦去運作。這種傳統的機械式教學,整個課堂死氣沉沉的,毫無動態性。因此,在加入微課時,應當設計好微課的內容,使其更加的機動性,能夠帶動學生的學習氣氛,使得整個課堂能夠呈現出動態性。例如,在對內容:文件刪除后的尋找這一內容進行微課設計過程中,可以將知識點設計得更有故事性,學生天生喜歡聽故事,微課中以一位同學不小心刪除一項非常重要的文件為開端,并以這位學生恢復文件的為由發展下去,將知識點蘊含在故事中,使得微課更加的有趣和新奇,讓學生在觀看過程中,不自覺的被帶入到微課的內容中去,使得課堂活躍起來,從而實現微課的教學意義提高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更加高效的學習,更能快速的學會知識和理解如何去運用知識。
(二)問題導入豐富微課內容
一個學生對于有趣的問題總是感到很好奇,國際教育學家格蘭特.維金斯認為有趣問題的存在,可以使得學習學習活動更加具有魅惑力。因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設計微課的過程中,可以導入問題,設置懸念。教師微課的設計過程中,在微課中拋出一個具有價值的懸念之后,并通過慢慢的引導,從而吸引學生跟著其思路一步一步的前進,而學生在等待著懸念慢慢揭曉之前,也會與同學進行交流,來猜測問題的答案,這樣的微課內容即吸引了學生,也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活躍起來,使得整個課堂呈現出活躍性。例如在word的應用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能夠熟練掌握word的應用。在微課里,教師可以將使用word而設計出來的一幅幅海報展現給學生,然后設計一系列的問題來引導學生走向word設計海報的過程,例如:這些圖片是如何插入到word中來的、這些圖片如何去移動、這些圖片怎么才能放到字體的下方等等問題,形成一系列的問題鏈,一步步引導學生投入到word的學習中來。每個學生心中都是對新鮮事物感到好奇的,學生不理解為什么使用word可以設計出如此精美的海報,想知曉問題的答案,于是就會順著微課一個個問題進入去探索,學生在隨著微課的深入,不知不覺對于知識點的理解越來越深,最終知曉了答案,也成功的將知識收入腦海中。
三、微課的課后優越性
學生想要對信息技術這門學科進行掌握,不應該只局限在課堂上的學習,必須注重課后的復習和積累。學生在課后學習過程中,應當注重三個方面:勤用、巧用、細用。如今是信息化時代,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掌握應當體現在勤用上面,家家戶戶都不會缺少電腦的存在,因此,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要求學生課后通過觀看微課去對知識進一步的掌握;而教師也可以利用微課對于知識點上面的巧妙運用刻畫出來,信息技術是不斷創新的,不是一概而論的,讓學生通過課后的練習去進一步的探究,體現巧用;把握好信息技術知識的小細節,通過微課與學生一起注重對于錯題與錯誤操作的整理與研究,俗話說:“事不過三”在信息技術學習中,應當事不過二,這就是細用。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秉承著著三個方面,并運用到微課的教學設計中來,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個人學習能力。例如在課后作業這個環節中,要求學生對于知識進行復習,將復習內容以微視頻的方式發送到班級的信息技術交流群中,要求學生能夠通過微視頻進行自主的復習,體現勤用方面,而且微視頻中將重難點易錯點等再次標出來,讓學生能夠注意到每個細節,自主的將細節記牢,體現了細用。而在巧用方面,則是要求學生在對微視頻的學習與復習過程中,能夠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且高效的對微視頻內的重點提取出來,收到自己的腦海中來,實現自主高效學習。將微課運用到課后的復習中來,讓學生在對微課進行學習與復習的過程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微視頻的教學形式適應了時代的發展,更加適合孩子們的個人發展,對于提高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提高教學效率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時,應當把握好對于微課這種模式的運用,使其發揮最大的優越性來促使學生更好的學習。
參考文獻:
[1]劉芳芳.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中的應用[J].文學教育,2015.
[2]孟文英.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6.
[3]孫艷.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