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我國的貿易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如何解決當前由外部經濟環境所引發的貿易糾紛已成為當前政府最關心的問題。國際貿易業務作為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重要框架,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詳細分析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影響我國國際貿易業務的主要因素并找到相應的問題解決途徑,可有效擴大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提高國民經濟發展質量。
關鍵詞:國際貿易;影響因素;問題研究
一、什么是國際貿易
國際貿易,顧名思義,是不同經濟組織、國家、地區之間進行的分工合作,是完全依托于現有經濟產業鏈之間的一種組織關系,有著廣泛性、聯系性等特點。目前國際貿易涵蓋經濟產業的各個方面,包括石油、化工、農副產品、互聯網、金融、醫療、教育等各個行業,是一種綜合性的跨境經濟體系。隨著近年來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國際貿易也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各個國家之間進行產業分工合作,可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出口效率。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具有13億人口的廣闊市場,是世界貿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近年來世界物質財富快速增長,我國在世界貿易體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也越發突出,憑借創新力、人力資源、市場優勢,我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越來越大。隨著我國新一輪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未來以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為主的區域貿易體系將逐漸形成,我國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影響力將進一步擴大。
二、影響國際貿易業務的主要因素
(一)政策因素
從目前國際貿易的發展形勢來看,影響國際貿易業務最主要的因素便是政策因素。由于不同國家的政治體制不同,所以每個國家對國際貿易所持有的態度是不同的。發達國家一般保持著積極自由的貿易政策,鼓勵不同的經濟組織進入到本國市場中進行投資。發展中國家對國際貿易大部分保持著積極態度,少部分保持著中立態度。因為發展中國家在資本、管理模式、企業建設、人力資源、科學技術方面尚居于劣勢,無法與發達國家的企業對抗,在貿易政策方面保護主義色彩濃厚。
(二)文化環境因素
國際貿易是不同國家之間進行的商業往來,是基于上下端產業鏈所進行的分工合作,各自發揮優勢,取長補短實現共贏。由于每個國家在文化環境、語言交流方面存在著較大差異,所以不同國家之間的經貿往來有著極強的區域限制性。以騰訊的社交產品微信為例來說,作為一款即時性的社交工具,微信滿足了中國人即時通訊的需求,在中國市場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國際貿易視域下,將微信轉移到歐美市場就不一定能適應當地的市場環境,難以滿足當地的社交通訊需要。除了語言文化因素影響之外,最主要的一點在于區域文化的限制性。生長在不同的環境中,每個人的價值差異有著極大的不同,這也就造成了當地市場需求的差異。因此,文化因素也成為了限制區國際貿易發展的主要因素。
(三)市場環境因素
跨國經濟往來中,對國際貿易業務影響最大的便是市場環境因素,這也是決定國際貿易發展質量及效益的直接因素。有市場就注定有競爭,企業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提高產品質量,以更為先進的工藝加工制作產品并保持合理的市場價格。國際貿易主體大多是跨國公司,這些企業為了獲得市場,在技術、產品、人才、管理機制方面會不遺余力的加大投入,以求占據主導位置。這也就導致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跨國公司的市場競爭尤為激烈,經常會出現大規模打“價格戰、貿易戰”的情況。
三、針對當前影響國際貿易業務主要因素的控制策略
(一)制定積極合理的政策應對機制
在現代市場競爭機制中,為了有效避免因政策因素對國際貿易業務帶來的影響,跨國企業有必要制定積極合理的政策應對機制,及時做好風險管控。因為每個國家有著不同的經濟政策,有的國家政策保護色彩極為濃厚,給跨國企業進入本國市場帶來了一定的阻礙。為了有效避免因政策因素帶來的貿易波動,跨國企業先要組織相應的智庫部門,針對目標國家的經濟政策深入研究,制定好風險管控措施和計劃預案,避免應政策帶來的貿易風險。
(二)利用本土化人才
語言文化因素是影響國際貿易的主要因素,跨國企業為了打入國際市場,擴大貿易額,有必要針對目標國家的語言文化深入學習,一方面跨國企業要善于利用他國的人才,發揮人才的本土化優勢來擴展市場,另一方面跨國企業要在目標國家加大投資,帶動人口就業,給當地政府創稅增收,擴大市場貿易額,以滿足當地需求。同時,跨國企業要有計劃,開發適應于不同國家和地區銷售的產品,加快技術研發,搶占市場有利位置。
(三)創新營銷管理模式
針對市場環境因素給國際貿易帶來的影響,跨國企業有必要采用新的管理機制、營銷模式開拓市場,以求獲得用戶關注。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們的需求越來越多樣,為了有效應對用戶的需求變化,跨國企業必須堅定創新的原則和精神,優化管理機制,更新技術、管理機制,創新管理模式,以求獲得市場關注。因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更新管理模式、技術資源,加快創新步伐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只有堅持創新的發展原則,企業才能獲得用戶青睞,獲得新的發展機遇。
綜上所述,政策因素、文化環境因素、市場競爭環境是影響國際貿易業務的根本因素,是決定跨國企業能否取得市場關注的直接動力。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企業為了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快速開拓市場就要不斷強化組織管理架構,通過優化創新模式,運用他國本土化人才來開拓市場,進而獲得經濟利益。
參考文獻:
[1]薩達罕.中國和海灣合作理事會國家之間的雙邊貿易重力模型比較分析[D].(Saadeh Shaker Othman Saadeh).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2016
[2]劉爽.對外貿易與我國收入差距研究[D].遼寧大學 2016
[3]巴達瑪.論蒙中貿易的現狀及其發展前景[D].吉林大學 2013
作者簡介:張錚巖,籍貫:山西省太原市,學校:山東省淄博市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