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姍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新媒體、新技術在教育的各個領域已經被廣泛的使用,緊跟時代潮流,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應運而生。計算機應用基礎是電視廣播大學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也是全國公共基礎課的統考科目。為了使學生的學習更加高效,可以順利通過全國統考,并在工作實踐中掌握運用計算機技術,文結合相關計算機教學實踐經驗,對新媒體、新技術在基層電大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創新探究。
關鍵詞:新媒體、新技術;計算機教學;探究
21世紀是移動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計算機技術越來越受到社會各行各業的歡迎,成為人們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馬云曾說:“未來三十年屬于用好‘互聯網技術的人”。互聯網技術下,新媒體、新技術不斷涌現,并滲透到教育的各個領域,對基層電大的教學也帶來了新的教學思路、教學方法。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電大學生統一必學的一門課程,內容主要包括Windows7操作系統、Word 2010文字處理系統、Excel 2010電子表格系統。這些課程是計算機教學中最基礎的部分,滿足了學生對未來發展的需要,如何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輕松高效的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是值得教師去思考的問題。
一、基層電大計算機教學中學生的主要存在的問題
1、工學矛盾突出
近幾年,基層電大學員年齡趨于青年化,這些學生多數是上班族且有大部分學生平時除了工作還要兼顧家庭。尤其是二胎政策的開放,青年群體本是二胎的生力軍,在基層電大當地,二胎比較普遍。作為二孩的父母,既要兼顧家庭又要兼顧工作,工學矛盾和家庭矛盾日益加劇。雖然上課的時間安排在了周末,但是學生的到課率還是不能達到100%,經常會出現學生臨時請假的情況,有少部分學生很難抽出時間進行面授,缺乏與教師的互動交流。
2、基礎差異性大
基層電大的學生來自各行各業,文化層次和年齡結構參差不齊,有些學生已是本科學歷,而有些學生確是高中學歷。文化程度的差距會使得學生對上課知識點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一樣,有些學生已經學過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有一定的基礎,很快就會用office軟件;而對于另外一些從來沒有學過的學生來說,需要一步一步仔細的講解與演示。學生原有水平不一致,會對課堂的教學帶來一些影響,不易于教師把控課堂教學進度。
二、基層電大計算機教學的現狀
1、過于依賴傳統教學
以電大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例,到目前為止,計算機應用基礎授課還是以理論課堂講解的方式為主,按照課表安排的時間學生集中在機房統一面對面的授課,教師在上面講解,學生坐在下面聽,講到操作的部分,教師進行演示操作以便加深學生的印象。然后留部分時間讓學生自己進行實踐操作,并通過相關習題的練習鞏固本節課的知識點。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形式單一,缺乏吸引力,會讓學生覺得上課枯燥乏味。
2、學生的學習需求存在差異及學習動力不足
基層電大的學生就讀電大,大部分的學生是為了來拿張對工作有用的文憑, 平時上課對課程的學習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上課的時候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而僅僅是少部分學生可能對自己的要求比較嚴格,或有計算機方面的需求,上課會聽得特別認真。學生需求的差異性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凸顯出來。
除此之外,基層電大的學生普遍會存在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入學時還興致勃勃的要好好學習,可是過了一段時間,他們的學習動力會被工作和生活中的瑣事所消磨,形成得過且過的思想。平時不會花很多心思在學習上,只是到了考試前才會臨時抱佛腳,希望能順利通過考試,但每次計算機全國統考總會有學生考試不通過。
3、缺乏運用新媒體、新技術課堂教學的手段
新媒體、新技術是以網絡技術作為學習工具,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現階段已經出現了許多新媒體、新技術,例如微視頻、微信、云計算、虛擬現實、電子交互、智能手機等,但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是循規蹈矩得完成教學工作,忽視新媒體、新技術的特性,沒有將其與電大計算機教學進行融合。
三、新媒體、新技術在基層電大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初探
根據以基層電大教學現狀的分析,結合電大學生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不完全適用于電大計算機教學。新媒體、新技術的大量涌現為電大計算機教學打開了全新的教學思路,可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1、利用微課點綴課堂教學
微課是指基于教學設計思想,使用多媒體技術在5分鐘左右的時間就一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的一段音頻或視頻。在遇到重難知識點,特別是講解操作步驟時,老師可以針對性的做一個微課,發給學生讓學生重復的學習,直到掌握這個知識為止。微課的特點是短小精悍,并可以重復播放,傳輸方便。微課不僅適用于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也適合學習者個性化、深度學習的需求。比如課后,教師可以把微課的內容發到群里,供學生們課后學習,有些學生上課沒掌握的可以課后繼續學習或討論。
2、利用手機APP進行學習
計算機教學中實踐操作內容的比重還是比較大的,word或excel中的一些知識點,只能去操作過才會加深印象記住,當然經常不去操作也會忘記。現在的智能手機功能都很強大,技術也已經很成熟,學生可以在手機或ipad上下載word和excel的APP軟件,即使在外出差也可以隨時打開手機APP軟件學習新知識。孰能生巧,多去操練,自然而然考試就沒問題了。或者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還可以下載相關的學習APP軟件,例如word教程、office教程等進行在線自主學習。
3、建立班級微信群
微信是當前最流行的通信手段,我們也可以通過這個平臺進行學習上的交流,交流的方式可以更多樣、形象生動,不僅僅只是文字間的傳遞,還可以通過語音、圖片、視頻媒體進行網絡上的實時交流。例如在當某位學生遇到難題或疑問時,可以隨時發起提問,在線的老師或學生就可以第一時間做出解答,或者大家展開討論,這樣的討論氛圍是在課堂中無法實現的,在課堂中很多學生面對面反而會尷尬,不善言辭,而在微信群中卻能暢所欲言,有討論、有思考的學習形式會讓學生的學習更有效。
四、結束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以上幾種學習方式,突破了傳統的電大教學模式,緩解了學生工學矛盾、基礎差異大等問題。通過新媒體、新技術的引入,學生的學習不僅僅只限于課堂,學生可通過微課、手機APP軟件、微信群隨時隨地進行學習,也充分體現了個性化的學習方式。這種輕松自然的學習方式,給學生帶來了很多便捷,為學習提供了積極向上的學習動力,讓學習融入到工作生活中,學習自然而然的發生了。當然,新媒體、新技術還有很多,例如云計算、虛擬現實、創客等,在不遠的將來,新媒體、新技術在電大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將更加廣泛、深入。
參考文獻:
[1] 陸銘.加強實踐教學、強化應用能力、增強社會適應性——計算機基礎課程實踐教學的探索 [J].計算機教育.2008 (23)
[2] 孫億文. 新媒體技術在現代教育實踐中的應用研究 [J].美與時代(上半月);2009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