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民愛
摘要:語文學習是所有學科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小學語文在小學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成為廣大教師和家長關注的焦點。同時,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進入了教師和家長的視野,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就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展開了分析以及討論,希望給予相關人士一點意見。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應用
一、合作性學生有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語文是語言的主體,語言文學的內涵博大精深。學好語文有助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是素質教育的必要條件。在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對祖國愛國主義精神和對語言文學的熱愛。愛國主義教育在政治課上更注重真理,相對枯燥,學生往往煩人。學生自然愛動,采取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愛國情操傾注于語文教學的相互滲透,將其發揮積極的作用。學生愛自己、尊重學生、尊重教師、愛學習、愛集體、熱愛學校,推而廣之才有可能熱愛家園,熱愛祖國。在語文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協作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相互關心,共同進步,使學生能夠投入更多的精力進入學習之中。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可以相互啟發,回答疑問和疑惑,幫助他們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在探究課文的真諦的過程中感受祖國河山的美好,英雄人物的可愛可敬。學生的自主學習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但不同于學生的自學,教師也發揮著“教”的主導作用,當學生在相互討論、啟發的過程中出現偏差時,教師要積極、正確的引導。
二、合作教學的開展
1、激勵合作興趣。學生的第一個情感特征是興趣,態度和自我認知的復雜情感組合,學生的情緒上影響他的學習行為。以熱情和興趣進入學習任務的學生學得更容易,速度更快,并且比沒有興趣和激情的學生更高的成績。首先,教師應該提高學生對合作學習的興趣。其中,游戲、比賽是一些非常好的方法。這些游戲和比賽將整個班級或整個班級的學生整合在一起。教師要把重點放在課文或知識點結構體系中問題的巧妙概念設計上,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強烈學習知識的愿望,促使學生在生疑、解疑的過程中獲得新的知識和能力,并因此體味到合作學習的歡樂、滿足。
2、把握合作時機。我們應該花時間學習合作學習,通過合作過程的示范來直接闡明合作學習的全過程。如:利用多媒體,展示別人合作學習的過程,然后引導學生總結合作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合作學習中,成員是相互依存的,老師以整體表現為依據獎勵,使小組成員形成一個整體。這樣會產生一個積極的學生群體,這對那些動機、毅力、責任心相對較弱的學生會產生積極的群體壓力,從而進一步產生學習的動力,提高學習效果。
3、培養合作技能。小學是兒童社會發展的關鍵階段。孩子們合作行動的能力是未來成功適應社會的基礎。一位羅馬哲學家塞內加說:“當你教別人的時候,你就相當于又學了一遍。”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合作獲得工作經驗和學習經驗。學生需要共同學習,達到共同的目標。在語言合作語境中,學生尋找有利于自己和集體其他成員的成果。要使學生學習合作學習,首先要引導教師學習合作學習。只有提高教師合作教學的能力和技能,才能保證課堂教學中團體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特別是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為合作學習教學設計,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了有利條件。非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培養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
三、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1、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團隊合作作為語文教學目標的重點之一,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實施。這就要求教師要努力提高學生團隊合作的整體意識,并有針對性分配任務和作業,讓學生能感受到合作的樂趣,同時也能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更愿意與其他學生建立深厚的友誼,共同合作。這樣,學生就可以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使他們在未來的發展中能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
2、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要更有效地學習,需要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愿意并能夠與其他學生分享。這樣,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同時有效地分析他們的知識掌握情況,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引導學生表達的能力,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對于同一個問題,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勇敢地思考和提出異常的意見。通過學生的表達,教師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認識自己的問題,從而做出有效的調整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
3、鍛煉學生做筆記的能力。學習語文主要是詞匯知識過程的積累。因此,學生具備記筆記的基本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基礎知識,而且可以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從而更好地構建未來語文知識體系。教師需要培養學生記筆記的習慣,培養學生記筆記的能力。例如,在學習重點詞匯或者句子時,通過記筆記,學生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提高學習效率,鞏固中文基礎知識。
4、給與學生發展的空間,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小學階段對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習慣非常重要。因為學生比較年輕,心理不是很成熟,所以會受到外界的極大影響。這就要求教師應該肯定和鼓勵學生,讓學生有更強的學習自信心。同時,教師要給予足夠的時間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合作學習空間,保證合作學習的效率,保證學生掌握語文知識。
四、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效果
1、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合作意識是教學的義務和責任。依靠教師的講課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自覺地將學生融入合作學習,巧妙地培養學生的合作,使學生學得更好。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合理設計教學活動,運用合作學習模式,有效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合作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進而對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的研究。隨著合作學習模式的不斷應用,學生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形成合作意識,增加師生互動的機會以及學生交流的機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還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達到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2、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合作學習模式下,通過實施小組討論會,鼓勵每個學生發言,觀察每個學生的表現,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具體建議。學生的口頭表達在一定程度上是培養能力。在闡述同一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采取不同方式表達,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健康、全面成長。
3、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運用合作學習模式,不僅增加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而且增加了師生互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和討論新知識,并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自己學到的東西感興趣。這反過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楊建元. 論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 2015(28).
[2]劉永寧. 淺談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運用[J]. 中外交流, 2017(14).
[3]劉實.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