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楚林 宋芊
【摘要】研究生課程建設是學科發展和研究生培養的重要內容,通過對西部高校地質類學科研究生課程建設基本特征和具體實踐措施進行分析、總結和對研究生課程建設現狀進行思考,找到提升研究生課程建設和研究生培養質量的舉措。
【關鍵詞】研究生 課程建設 培養質量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postgraduate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 and postgraduate training. By analyzing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al measures of graduation course construction of geology disciplines in university of China,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ostgraduates construction to find ways to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postgraduates and postgraduates Quality measures.
【Key words】Postgraduate; course construction; training quality
【基金項目】青海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劃項目(2016-ZJ-720)資助;青海大學研究生示范性課程建設項目(qdyk-160103)資助;青海大學校級核心課程建設項目(2016ZYHXKC16)資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1-0013-02
近年來,西部高校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逐年增大,學科發展水平也越來越高,而其中,研究生課程體系建設和課程教學水平對本學科研究生教育和人才培養質量有重大影響,如何提高研究生課程教學質量已經成為研究生培養單位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對于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學科的研究生教育和培養過程而言,課程體系和課程設置涵蓋地質、礦產、資源、環境等多種交叉學科和專業,通過課程建設積極探索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方式,對提高本學科的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總結并研究改進本學科碩士研究生課程體系和教學方式的工作具有重大的意義。
1.西部高校研究生課程建設基本情況
1.1研究生課程設置簡介
高校關于地質類學科的課程設置大體方案一致,主要包括專業核心課程、專業必修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
1.2師資隊伍情況
高校非常重視學科發展和學科建設,配備了較強的師資隊伍。以我校為例,研究生課程主講教師隊伍穩定,專業課程100%是由高級職稱或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授課。在師資隊伍的確定方面,充分發揮本單位的培養主體作用,學科負責人積極組織本學位點教師開展授課交流、課堂觀摩、教學研究等活動,不斷提高主講教師教學水平。近年來,同時各高校會積極開展學生對開設的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等核心課程進行學生評教和總結。此外,教師間會開展相互聽課、督導與系領導聽課等綜合評價機制。
1.3研究生課程教材使用情況
西部高校為保障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其所開設課程的使用教材和參考教材全部通過“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教育教材網”進行分類查找和收集。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地球科學領域學科類教材上百種,研究生課程教材全部選取精品和經典教材。其中包含十一五、十二五規劃教材、精品課程教材。通過對各高校所使用的教材進行統計發現,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地質出版社共出版了50余種,占所使用教材的90%以上。
2.研究生課程建設的實施與實踐
通過上述認識,構建一套科學合理的研究生課程建設體系是提升學科建設和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基礎和重要措施。以我校為例,為加強研究生課程建設、提高和改進課程教學質量,采取的措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制度和管理機制建設
近幾年來,國家全面部署了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并先出臺了多個規范性文件,學校研究生管理部門也隨之出臺了多個地方性重要管理文件。這些文件為本學科研究生培養和課程體系建設指明了方向,為規范研究生教育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據。我們結合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梳理已有的相關管理制度,同時針對研究生培養管理過程中的薄弱環節進一步全面、系統、科學地做好整章建制工作,通過完善相關管理制度,促進研究生培養和課程體系的規范管理。
2.2研究生示范性課程建設
按照研究生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要求,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組建了核心教學團隊,積極申報國家級、省部級和校級等不同層面教學研究和科研項目,促進了教師教學水平和研究能力提高。
2.3教學條件建設
高校通過積極籌措資金,加強支撐學科的專業實驗室建設。同時經過幾年努力,現已基本完成研究生課程野外實習基地建設,我校地質類學科現已形成相對穩定的校內外實習、實踐基地,場地、設施及指導教師均能滿足研究生實踐教學的需要;學校現有的中外文圖書、期刊、電子圖書資源,能滿足教師的日常教學、科研和學生專業學習需要,師生提供了豐富的電子圖書資料。
2.4研究生野外實踐教學
研究生野外實踐教學是地質類學科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環節之一,按照我校研究生培養方案開展實踐教學,有利于培養研究生工程實踐能力、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同時研究生進行科學實驗和工程實踐過程中,按照地質類學科的特點和研究生培養方案的要求,給予研究生充分的制度和經費支持,這樣極大地滿足了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
3.國外高校地質類學科研究生課程建設的特點
國外同類學科研究生課程建設的現狀和特點:
探究國外相關學科碩士研究生課程教學的成功之處,能有效促進我們研究生課程教學和培養模式的提升。通過收集、閱讀、整理相關資料和文獻,選取了幾個典型高校同時對他們的研究生課程建設現狀和特點進行總結,具體情況如下:
加州理工大學是美國大學頂尖工學院之一,有關學科課程設置的基本情況包括:(1)該校的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非常重視地球科學基礎理論的學習,認為這有利于學生夯實基礎,增強實踐認知能力;(2)該校提供的學科選修課程也豐富多樣,不僅涵蓋了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應用緊密相關的課程,如地質地震學、工程力學等,也包含諸多國際前沿研究方向的課程;(3) 該校在研究生課程設計上更重視學科發展和跨交叉學科的設置,他們要求學生深入實驗室擔任助理工作,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掌握了學科的最新前沿發展。
英國也非常重視研究生課程的內容和培養方式,尤其關注課程內容的綜合,重視和地質專業相關的課程學習,增加學生知識廣度和研究能力。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相關學科研究生課程的設置特點有:(1)學校將課程分為核心課程和選修課程兩大類,要求學生除必修核心專業基礎課程外,不同專業還要進行選修課程;(2)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選修課程以工程實踐培養為導向,學校每學期開展內容多樣的講座,講座者大都在工程領域有很高成就;(3)英國布里斯托大學通過開設各種實踐課程來提高研究生的研究能力,來豐富學生專業知識。
4.對地質類學科研究生課程建設的思考
4.1需建立科學的專業教學管理和運行機制
在未來的學科建設過程中,高校應積極結合區域特點和社會發展對地質類專業人才的實際需要,首先要建立、健全和修訂、完善有利于本專業發展的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建設,不斷提升本學科辦學質量;強化內涵建設,提高教學質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注重特色和創新,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努力提高本學位點辦學實力,凸顯辦學特色。
4.2 完善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平臺,優化課程結構
高校應以教學平臺為基礎,集中優勢資源,重點建設實踐教學創新平臺;堅持以創新性專業人才培養為核心,不斷規劃教學過程;積極做好科研工作,促進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顯著提升。
4.3積極改革教學方式、創新教學內容
在教學方式改革方面,積極進行研究生示范性課程建設,主要以專業學位課程為主,兼顧專業選修課程。旨在激發任課教師參與教學改革、教學研究的積極性,通過對課堂教學方式、手段進行多方面的探索,側重于在某一方面有所創新。能在同類別課程教學中起到示范作用。重點在教材建設、教學方法和手段、課件開發、案例庫建設等開展一個或多個方面的改革創新。在創新教學內容方面,要求授課內容體現學科的前沿性、交叉性與綜合性。目標在于使研究生加強對前沿理論、交叉學科等知識的了解與掌握,要求通過具有創新意義的課程內容,能夠培養和加強研究生的創新思維、研究方法、實驗操作能力等等。
5.結語
綜上所述,今后在研究生課程建設方面,我們應積極轉變思想,全面推進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以適應社會對培養具有綜合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的要求,不斷深化本學科教學改革、加強教學內涵建設、強化研究生教育教學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章麗萍,趙張耀.《研究生課程體系的重塑與優化—浙江大學研究生課程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3(6):38-41.
[2]研究生教育質量報告編研組.《中國研究生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12)》 [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3]彭宇.《國內外大學力學學科碩士研究生課程體系比較》[J].教育現代化,2015(7):44-48.
[4]李玉蘭,孫銳.《國內外大學機械工程學科研究生課程教材的比較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2):37-39.
[5]Higher Learning in China, Quality Assurance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J].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1998.
作者簡介:
夏楚林(1977年9月-),男,漢族,湖北孝感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多金屬礦的成礦規律和成礦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