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徐峰
(江蘇省新沂市第三中學 221400)
將高中數學教學與生活化聯系起來,可以增強數學知識的實用性.高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趨勢也對高中數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一方面需要確保為學生設計編排的內容具有知識性,另一方面也需要保障知識的生活化,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各種生活化的案例可以幫助學生在概念的理解、作業的思考等方面有更好的認知,這對于學生和教師而言是雙贏的結局.
要達到高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目的,首先需要教師將教學觀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是簡單地把書本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但是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是需要與生活實際充分聯系的,在生活實際的基礎上來將數學知識傳授給學生.在數學課堂中,教師主要是進行引導和講解的工作,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故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這樣才可以將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充分聯系起來,這對于學生的學習而言,也是更加有利的.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需要自主對數學產生思考.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而言,數學對于學生過于抽象,他們對于學習的興趣也無法得到提升.生活化的數學可以由教師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這樣可以活躍教學氛圍.
教師在教授學生關于數列的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舉個生活中的案例來讓學生對于數列的概念有更加清楚的認識.比如說,教師的家里養了兩只小兔子,它們兩個一個月后會長大,長大以后,它們每個月可以生兩只小兔子,那么一年以后總共會有多少只小兔子呢?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可以讓學生產生興趣,學生可以通過想象或者是構圖的方式來得到最終的答案.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一方面可以在學習中體會到樂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完成相關的教學任務.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可能會通過舉出幾個數字來進行分析,讓學生來對數列有一定的了解.數字過于抽象無趣會讓學生對于學習提不起興趣,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而言可以更加高效地獲得數學知識.
我們從以往的教學課堂中可以很明顯的發現,教師將自己設定為課堂的主體,學生是被動接受知識的,他們在課堂中很少會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這樣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感覺到沉悶,這不利于學生學習數學.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需要教師根據實際生活中的情況來為學生創設一個教學的情境,讓學生可以感受到數學教學的實用性,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是緊密聯系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熱情,學生的主動參與可以將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
比如說教師在上課的時候給出這樣的一個案例:有一家制造商,他們制造的瓶子是球型的,主要是用作于飲料的包裝.其中瓶子的半徑是r,每個瓶子的制造成本是0.8πr2分,每當售出100mL的飲料的時候,企業可以獲利2角,對于制造商而言,他們可以制造的瓶子最大半徑是6cm.教師給出這個案例以后可以提問學生以下問題,第一,當瓶子的半徑為多少厘米時,制造商可以獲得最大的利潤?第二,當瓶子的半徑為多少厘米時,制造商獲得的利潤是最小的?這個案例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通過情境的創設可以更好的參與到課堂中.教師通過情境的設置也可以將復雜抽象的問題進一步形象化,更方便學生的理解.
對于教師而言,教材是相當重要的,教師的授課內容是根據教材來進行設計的.為了可以更好地到達生活化教學的目的,教師需要充分利用教材,使得教材的作用更好地體現出來.教材中的內容大部分是由理論知識組成的,其余的部分由案例和習題共同構成,這對于學生而言教材內容過于復雜,并且實用性無法體現,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對于教材的合理使用來增強教學與生活的聯系.
比如說,高中數學教材中對于函數類的問題大部分都是使用圖形來進行解釋的.教師可以通過更多的生活案例來更好地讓學生理解.像這題:某一個養殖場會定期購買飼料,它每天需要飼料200公斤,每公斤飼料的價格是1.8元,飼料的保管等費用是每天每公斤0.03元,每次購買飼料的運費是300元.那么這個養殖場多少天購買一次飼料可以使得每天支付的價格最小呢?這種生活化的題目會給學生一種數學是來源于生活的感覺,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對于理論知識可以有更好的掌握,同時他們也可以利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這樣可以更好地促進數學教學的發展.
生活化的數學教學將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充分結合,這使得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更加到位,并且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更好的鍛煉,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數學教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