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燕
(江蘇省如東縣掘港高級中學 226400)
物理作為高中課程的必修科目,是一門基礎學科,在課堂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對于學生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的培養有重要作用.真學課堂的構建有利于這一目標的實施,能提供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平臺,讓其在問題驅動下積極交流,充分質疑,以此促進教學反饋,落實課堂目標,提高學生物理素養,推動其全面發展.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也是學習的主人.在設計問題情境時,要充分意識到這一點,面向全體學生,理性看待個體間的差異,將其作為首要因素考慮,靈活把控問題難度,充分發揮情境作用,兼顧不同層次學生需求,以此落實課堂目標,實現整體提升.
根據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我會將問題通過認知水平高低分類,以此適應不同層次學生需求,照顧到更多學生,以此增強學生信心,提高其課堂參與度.這樣一來,就能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促進真學課堂的構建.具體實施時,我會準確把握學生“最近發展區”,靈活設計問題,避免問題過難或者太易,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在教學“探究平拋運動的規律”這一內容時,我就圍繞教材設計,結合學情安排有梯度的問題,層層遞進,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循序漸進,在問題驅動下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一般,對于問題設計,我會遵循從易到難的原則:1.什么是平拋運動?2.平拋運動和豎直運動兩個方向上的運動分別是什么運動?3.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上的運動各有什么特點?4.你能用自己的話總結平拋運動嗎?問題呈現后,我會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將容易的先解決,理清思路,之后開展小組探究,提供交流平臺,讓其各抒己見,發表看法.最后,我會在班級討論,指名小組代表匯報,之后引導多名學生課堂交流,最終全班同學達成共識,得出結論.這樣一來,就能提供學生自主、探究的平臺,讓其根據能力解決問題,通過小組合作發揮團隊力量,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培養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實現整體提升.
通過這樣的設計,充分考慮學情,圍繞學生設計問題,借助情境激發學生,充分調動其積極性,讓其在逐步深入中探究問題,以此得出相應規律.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好引導工作,及時提供幫助,促進學生認知,以此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談及物理,大部分高中生都一臉無奈,覺得很難.物理本身是一門自然學科,高中階段主要探究物質結構和相互作用及其運動基本規律,具有很強抽象性與思維性,對于學生能力要求較高,加之學科本身包含很多枯燥的理論,學生覺得有難度很正常.
為了將學生從以往枯燥的學習中解脫出來,在設計問題情境時,要在注重高效的同時,充分發揮真學課堂的本性特點,積極踐行服務學生的宗旨,適當增加趣味,以此活躍課堂,一方面能激發學生興趣,點燃其探知熱情;另一方面能調動思維,促進發散、碰撞,無形中深化知識理解,有效解決問題.那么,如何設計才能增添趣味呢?這就需要我們充分了解學情,運用學生能接受、易接受的方式提問問題并引導探究.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嘗試著將抽象的概念引入到生活中有趣的故事中,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這樣就能將枯燥、乏味的公式、定理變得有趣,以此吸引學生,實現課堂效率的提升.在教學“運動的 認識”內容時,我就先播放各種物體運動的畫面,吸引學生注意力,之后自然引入新課,結合實際提問:1.請同學們結合剛才觀看的影片,回顧已學內容,提出有關運動的話題;2.假如你是拍攝者,在看到這一景象時,你會如何描述?3.在描述物體運動時,我們要了解物體各部分運動的區別嗎?這樣一來,學生就會被問題吸引,主動參與課堂探究中,在趣味引領下積極思考,尋找問題答案.在這一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學生思維動向,及時調整,適時點撥,以此落實目標.
通過這樣的設計,不僅能激發學生興趣,還能突破傳統,借助問題導學,在活躍課堂上調動學生思維,讓其主動探究,以此促進問題解決.需要注意的是,要合理安排,不能耽誤太多時間,以免模糊重點,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高中階段以規律探究和概念理解為主,鼓勵學生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深化知識理解,嘗試著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立足真學課堂,最大限度發揮學科作用,以此解決實際問題,落實教學目標.
物理作為一門自然學科,涉及的知識面很廣,學生要掌握的內容很多.因此,在設計教學時,我就會根據學生需要設計多元活動,以此優化教學,一方面加強理論講解,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內在規律;另一方面強化實驗探究,提供實踐操作的平臺,結合問題情境展開引導,以此深化學生理解,讓其扎實掌握要點.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充分融入課堂,在體驗、操作中探究、創新,從不同角度審視問題,發現并掌握新知識.在真學課堂中,我會根據教材創新實驗設計,以電學實驗為例,我讓學生提前準備實驗器材:電動勢為3伏的干電池、一個電阻量程為0~20Ω的滑動變阻器、一個電阻為500Ω的定值電阻、一個量程為15毫安,內阻為100Ω的標準電流表以及開關S和導線若干.在此基礎上,我會提問:你能否運用這些器材設計測量電路,成功測量出實驗中電表的內阻?對此,學生十分感興趣,隨即展開,在這一過程中,考慮到問題難度,我允許學生合作、交流,一起完成實驗,以此提高效率,并且促進思維發散,實現創新能力的培養.
這樣一來,不僅強化了實驗探究,在真學課堂上提高學生實踐操作的機會,讓其在問題與興趣的驅動下積極思考,逐步滲透到高考環境中,不斷提升解題能力,還培養其學科興趣,讓其在實踐、探究中感知學習樂趣.
總之,在真學課堂上靈活運用問題驅動是促進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手段,不僅能突破傳統,激發學生興趣,還能活躍課堂,調動學生思維,充分發揮其主體性,讓其在問題情境中思考、探究,不斷提升綜合能力,最終實現學科素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