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娟
摘要:在“互聯網+”時代,分享正在從熟人之間的小范圍內進行的一種人情行為,逐步演變為互聯網世界范圍內進行的一種經濟行為。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分享經濟正在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態勢與新理念。
關鍵詞:分享經濟;互聯網“+”;新態勢;新理念
一、分享經濟的概念與內涵
(一)分享經濟的概念。
分享經濟,是指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通過互聯網平臺將分散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從而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地實現供需對接。分享經濟能夠有效化解目前市場上存在的供需對接不暢、成本高、效率低等問題,從而能夠更好地滿足用戶日益增加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
(二)分享經濟的內涵。
分享經濟是經濟發展的新形態、新理念和資源的優配置。首先,分享經濟是隨著信息革命的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新型經濟形態。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支付等現代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及應用,使得分享經濟迅速發展;其次,分享經濟的理念更加適應信息社會的發展。信息社會崇尚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在分享經濟時代,一個人與社會分享的越多,他所得到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也越多;再次,分享經濟是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交易的,互聯網的特性,使得分享經濟進行資源匹配的成本得到大幅度的降低。因此,可以說分享經濟是供需進行對接的最優資源配置方式。
二、分享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新態勢
我國許多分享經濟初創企業基本上創立于2011年前后,2014年分享經濟企業建立的數量大幅度增長,分享經濟在我國各行各業出現蓬勃發展的勢頭。2015年以來,分享經濟繼續保持高速發展,目前正處于分享經濟發展的黃金期。
(一)分享經濟仍將保持高速增長。從市場交易額來看,2017年我國分享經濟市場規模約為5.3萬億元,比2016年同比增長43.8%;從參加人數來看,截止2017年底,我國各行各業參與分享經濟的人數有近6億多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觸并接受分享經濟。預計未來幾年,分享經濟的年增長率仍將保持在40%左右,而分享經濟交易規模占GDP的比重,2020年將達到10%以上,2025年比重將達到20%左右。
(二)分享經濟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我國正處于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而分享經濟的這種發展模式可以全面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擴大有效供給、推動傳統產業滿足中高端的需求。隨著寬帶中國戰略和智能制造2025的深入實施、“互聯網+”的更廣范圍的應用,分享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進程將進一步加快。
(三)分享經濟重塑就業形態。分享經濟的運行模式孕育形成了一種更加自由靈活的新型就業形態。就業崗位的創造能力和市場的匹配能力獲得大大提高,增加大量的靈活就業崗位,就業的形式也越來越多的以 “平臺+個人”這種形式出現。
三、分享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新理念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資源環境約束趨緊,轉型發展需求迫切。分享經濟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難得的重大機遇,分享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理念。
(一)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從供給來講,分享經濟模式能夠調動全社會最優質的資源參與到整個生產過程中,可以促進并實現生產制造的網絡化、智能化。從需求來講,分享經濟模式能夠讓用戶參與到生產過程當中,從而更好地滿足用戶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
(二)促進發展農業現代化。分享農業可有效地推動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分享農業是指利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整合分享分散的涉農資源,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的現代農業經濟活動的總和。分享經濟進入農業領域可以大大盤活現有農村的閑置資源,提高土地、設施、設備等的利用效率,創造更多的農村就業崗位,在互聯網的環境下,也可以實現農產品質量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三)促進服務業優化提升。分享經濟人人參與、人人受益、文化共享獨特模式和理念,正在改變著我們對服務業的認識和實踐。高速發展的分享經濟開創了服務消費新時代,并且引領服務產業優化升級,并開創服務產業的新格局、新體系。
四、我國發展分享經濟的有利條件
近幾年來,我國政府目光長遠,高度重視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堅持以開放的姿態擁抱新產業、新業態,大力提倡普及發展分享經濟。從目前我國的現實情況看,我國發展分享經濟存在以下三大有利條件:
(一)轉型發展的強大需求推動分享經濟快速發展。
我國資源豐富,但是人均資源占有量較低。因此,用有限的資源以傳統的方式來實現大量剛性需求會受到很多制約。而分享經濟正是解決人均資源供給不足的有效途徑。當前,我國正處于發展動力轉換的關鍵時期,分享經濟的快速發展將有利于培育經濟新動能、化解轉型期痛點,從而實現發展動力轉換。
(二)網民大國紅利促進分享經濟高速發展。
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數量達到7.72億,占全球網民總數的五分之一,普及率占比達到55.8%,超過全球平均水平近4個百分點。同時,全國手機用戶已超過13億戶,數量龐大的網民和手機用戶群體給我國分享經濟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有利優勢條件,在全球范圍進行競爭時,可大大提高我國分享經濟的競爭力。
(三)現有分享企業的成功實踐有利于分享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全球互聯網企業市值排行榜前十位中我國企業有四家,分別是: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這些公司的成功經歷可以給我國致力于發展分享經濟的相關創業公司提供許多可行經驗。而滴滴出行、小豬短租等企業的崛起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加入分享經濟行業。領先企業的成長路徑和相關經驗為分享經濟領域的初創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
參考文獻:
[1]分享經濟:供給側改革的新經濟方案[M].中信出版社,馬化騰,張笑榮,孫怡,蔡雄山.2016.
[2]分享經濟促進就業:內在邏輯,運行機制與策略啟示[J].沈亞平,田秀娟.未來與發展.2017(12).
[3]農業分享經濟的創新機理及其實現形式[J].李碧珍,陳若芳.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2).
[4]共享經濟成因、內涵和商業模式研究[J].王宇婷.價格月刊.2018(07).
[5]我國分享經濟發展態勢及國外經驗借鑒[J].劉嘉琪,張曉蘭.發展研究.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