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偉
目前,在國家大力倡導信息化、現代化的環境下,教育作為實現 “中國夢”的基礎性工程,就展現的越來越重要,職業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延伸,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各類型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中等職業學校正處于基礎教育和高職教育銜接的過渡期,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參與者,其培養的內容、方式直接關系到人才質量的高低。人才素質主要包括人文素養和技能水平。技能水平主要依靠練習和訓練,而人文素養則依靠通過家庭教育和學校德育教育來實現。中職學校近年來中職德育課程在學生教育中廣泛開展,因內容、形式等方面的原因,其教學效果仍然受到諸多問題的制約,當前中職德育教學工作現狀不容樂觀,中職德育教學目前仍處于探索期。
一、現狀
(一)德育課程方面
德育課程不受重視度。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專業知識,越來越關注技能的提升,依然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乃至社會,更多的把如何找工作,如何找一個好工作作為培養孩子的主要出發點,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作為培養人的理念,端正人生態度的內容卻被邊緣化,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作為基礎課程被放在一邊,德育教育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塑造學生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應該受到足夠的重視。
教學內容沒有結合學生興趣和愛好,教師教學手段單一。德育實際教學中過多地側重知識學習,德育教學內容往往局限于教材,理論性較強,缺乏趣味性,沒有結合學生實際需要和興趣愛好。案例也過于典型,與生活實際相去甚遠。內容與實際的脫節直接導致了學生學習興趣的轉移。當前互聯網已經發展成熟,然而很多教師仍然單純地用課件等單一的教學手段,在課堂上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甚至連案例討論也沒有。學生聽的昏昏欲睡,教師講的索然無味。課堂上互動少,師生呈現分離狀態。
(二)學生方面
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動力不足。中職學生普遍存在學習動機不強,成績落后,學習目標不明確,行為習慣不好,直接導致大部分學生對學習提不起興趣,不聽從教師的勸說,缺乏學習的意志力,無論是在學習態度還是禮儀修養方面,都有待進一步提高。
學生課堂收獲不多導致學生體驗感不強。作為學生來講,課堂體驗也直接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成效。學生在德育課堂中沒有得到心理方面的震撼,導致學生無法獲得體驗感或是滿足感,直接導致德育效果不強。而學生在游戲中獲得的滿足感較多,進而學生玩手機的比例越來越大。目前,無論是高中還是中職學校,學生玩手機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德育課程在維護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作用在弱化。
學生自身存在諸多的心理問題。在中職學校,很多學生都有一定的心理問題,比如學生自卑心理,學生見到老師后不溝通,不愿與教師交流,有的學生甚至疏遠老師或是排斥老師,教師無法走進學生心里,因而教師的話也無法在學生的心里產生波瀾,假如教師也沒有及時地主動了解學生,使得師生更加疏遠,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原因分析
(一)教學中的過多地強調說教,忽視了教育的作用,由于德育教材中存在著學生難以理解的哲學和政治詞匯,過于強調對學生日常生活行為規范和思維模式的培育,由于學生的基礎薄弱和認知能力有限,導致學生無法理解或理解困難,而中職學生普遍存在著缺乏克服困難的意志力和決心,所以學生干脆就不學了。從教師方面來講,教師由于忽視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過于注重學生專業技術方面教育,所以對德育課程缺乏客觀、全面的認識。從學生方面來說,由于缺乏對自己未來職業生涯的系統規劃,缺乏對德育深入的認識,使得在日常的學習發展中缺乏參與的興趣和激情。
(二)中職學校所制定的德育教學內容太過單一,靈話性不足。
導致中職學校德育教學的效果不佳。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化技術手段的不斷提高,德育評價水平依然是傳統的評價方式,傳統的德育評價往往來源于班主任老師的評語以及德育課程的考試成績。中等職業學校的德育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傾向于政治教育,比如,在很多學校中負責學生管理機構被稱為政教處,不利于學生德育教育的發展。
(三)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沒有充分認識信息化教學在德育教學的優勢,很多德育教師機械地將教材中的文字轉換為課件,播放給學生看,最多也只有圖片,這使得德育課程的內容與形式缺乏吸引力,學生看到文字后依然毫無興趣,這也導致信息化教學方式功能的弱化。
三、對策
(一)認識深化德育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學校應該從宏觀角度整體規劃整體學校的德育教育和管理工作,合理設置德育課程安排,整體梳理課程和管理體系,將課程設置與學生管理內容相結合。信息化模式下的中職德育課程,其本質就是信息化條件下的德育資源的整合和優化,是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來豐富中職德育課程的內容和方法,從而開展高質量和高效率的德育課程。
(二)在具體課程上,強化師生對于德育課程的認識,要讓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信息化教學方式在德育課程開展方面的價值和功能,激發學生德育課程學習興趣等方面的積極功能充分發揮出來,通過圖片、笑話、發人深省的微視頻、微課資源等資源,豐富德育課程的內容與形式,通過將聲音、圖片、動畫等多種元素融入到德育課程之中,避免了在德育課程教學上的單調、乏味,極大地豐富了學生學習的內容和形式,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德育課程中,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德育課程的價值。
(三)學校應該注重對教師進行系統化的信息化教學培訓,發揮教師教學的能動性和積極性,著眼于挖掘與發揮信息化教學的優勢和魅力,使教師能夠根據學校德育教育的整體規劃中,結合德育課程教學實際,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開展實際教學,在課堂上積極組織交流會、辯論會、小組比賽,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德育課堂中來,逐步學會運用信息化的模式實現中職德育課程的突破。
從當前的中職德育教學改革的開展情況來看,雖然信息化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豐富中職德育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形式,達到提升德育課堂教學的效果,但是教學效果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因此,必須通過德育課堂模式改革,優化信息化教學條件,發揮學校、教師和社會的力量,促進目前中職學校德育教育的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