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艷
摘要:基于小學語文教學如何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文分為五點進行描述:利用教材內容,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利用優美段落,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利用寫作手法,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人物形象,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利用課外閱讀,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關鍵詞:小學語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課外閱讀
引言:在小學階段,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課程,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政治觀念,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培養合格的接班人與建設者。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如何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探究。
一、利用教材內容,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小學語文教學材中,收錄的文章多數是具有德育價值的文章,其中蘊含很多中華文化,是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1]。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學習,以此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提升學生道德情感。如《黃山奇石》、《日月潭》、《珍珠泉》等等,描述我國山河美景,抒發對國家的熱愛;《瑯琊山五壯士》、《圓明園的毀滅》、《開國大典》等文章,寫出我國人們的對祖國的熱愛,對侵略者的厭惡等等。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利用典型的文章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此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和思想品德,為學生日后學習奠定基礎。
二、利用優美段落,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語文課文中,有很多優美的句段,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合理利用教材內容,向學生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此健全學生人格,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揮自身想象力,對句子描述內容進行想象,將抽象的內容直觀化,以此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例如,學習《觸摸春天》中“春天來了,小區的綠地上花繁葉茂,桃花開了,月季花開了,濃郁的花香吸引著安靜。這個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連。”這句說,可以看出文章中小女孩對春天的喜愛,對自然的熱愛,文中語言雖然很平淡,但是將女孩對春天的喜愛描繪的非常清晰,教師可以利用此激發學生對自然喜愛之情,培養學生的情感體驗。再如,《黃河是中怎樣變化的》這一文章,文章主要對黃河的過去和現在進行描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了解黃河變化的原因和內在聯系,以此培養學生保護大自然,愛護大自然的情感。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文章,通過閱讀文章,了解文章內涵,進而使學生感受文章的語言美、意境美,以此培養學生的思想品質,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
三、利用寫作手法,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語文課文中,作者一般會利用寫作手法將文章情感突顯出來,如象征、夸張、比喻、對比等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寫作手法向學生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此培養學生品質與思想。例如,學習《秦兵馬俑》這一文章時,文章中“走進大廳,站在高處鳥瞰……真像是當年秦始皇統帥的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這句話利用比喻的手法,不僅寫出兵馬俑數量之多,從側面可以看出兵馬俑的氣勢磅礴[2]。此外,“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其對兵馬俑的規模數量的描述。通過“個性鮮明”這一詞,雖然可以想象到兵馬俑的神態豐富,但是也能從側面看出對我國古代人的智慧和技藝的肯定與夸贊,通過對兵馬俑個性的描述,發現每個兵馬俑的神態不同,個性不同。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對兵馬俑的描繪,看出其在我國歷史文化中的重要性,有利于培養學生傳統文化觀念,同時對我國傳統文化發展與傳承具有促進作用。
四、根據人物形象,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小學語文課文中,有很多關于對人物描述的文章,文章通過對任務的描述,表達社會現狀或者是一些情感。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文章中人物形象,向學生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此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品性。以《地震中的父與子》為例,文章通過對父子之間的描述,講述了父子之間情感,通過文章中的語言、動作、神態的描述,寫出父親對兒子的愛及兒子在父親身上汲取的精神力量。在教學中,教師應重點分析人物,引導學生在人物的學習中,了解文章反應的問題,以此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世界觀,為學生后續發展奠定基礎。
五、利用課外閱讀,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小學語文學習中,課外閱讀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知識面,同時拓展學生眼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閱讀課外文章,以此培養學生文學素養,為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平臺[3]。在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及時指導,將課外閱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所收獲,有所成長,以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和道德思想。在教學中,教師應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制定相關的閱讀計劃,幫助學生有目的,有計劃的開展閱讀活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情況,為學生推薦閱讀科目,在課外閱讀文章主要以積極正能量的文章為主,如人物傳記、名著、科普類書籍等等,在教室可以布置閱讀角,學生之間相互借閱,以此提高學生閱讀量,培養學生閱讀習慣。通過課外文章閱讀,培養學生閱讀習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文化素養,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閱讀情況,組織相關的活動,如讀書比賽、寫作比賽等等,以此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利用這種方式,向學生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此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向學生滲透核心主義社會價值觀,有利于學生品質和人格培養,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以此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積極樂觀的心態,為社會主義事業發展與建設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李炯.高職語文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5):26-27
[2]孫慶杰,張光林.小學語文教學如何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探研[J].才智,2018(25):86-87
[3]譚寶繁.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教育現代化,2018,5(31):37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