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敏
摘要:情感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從熱愛和尊重學生出發,以積極的情感,引人入勝的教學語言和手段,去激發和誘導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情感,撥動學生的心弦,振奮學生的精神,從而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使學生受到陶冶,思想得到感染,進而形成情緒記憶,促成信念的產生,行動的轉化的一種教學方法。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如何進行情感教學呢?
關鍵詞:初中政治;情感教育;積極探索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在政治課中,教師和學生更多的注重效果。表現為一是以教為中心,學圍繞教轉。教師多重視理論知識的灌輸,忽視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和情感教育,其結果是學生越來越多地表現為言行分離,德行分離。二是以教為基礎,先教后學。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重知識講授,輕教學情感投入。教師以說教者的形象在講臺上,生硬地將知識塞給學生,這種填鴨式的課堂教學,必然會引起學生對政治課的反感,久而久之學生自然會失去對政治課的興趣,甚至出現教師講得津津有味 ,學生聽得昏昏欲睡的場面 。為此 ,我在政治課的教學中,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政治課中滲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一)教學性質決定了必須在初中思想政治課中滲透情感教育
初中思想政治課是對學生系統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初步的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以及有關社會科學常識教育的必修課程。與其他課程相比,思想政治課在教學上更應該體現出情感的滲透,否則就變成空洞的理論說教,枯燥無味,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更不能達到政治課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原則決定了必須在初中思想政治課中滲透情感教育
知行統一原則是政治學科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則。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有機地融入情感,才能達到知行統一的效果,只有把傳授知識同陶冶情操、提高覺悟有機地結合起來,政治課的實效性才能體現出來。
二、初中政治課中滲透情感教育的實施方法
(一)營造氣氛
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情緒應該是快樂的、積極的、親切的,這樣才能營造一種輕松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狀態下學習,當老師面帶微笑、懷著喜悅的心情走進教室時,學生也會因此感染了老師這一積極情緒,從而倍感親切、溫暖、快樂。這樣,學生神經放松,情緒飽滿,也就會敞開心扉,使課堂充滿應有的生氣和活力,從而更好地發揮主體功能。
(二)“修煉”語言
語言能夠打動人的心,完全是因為它包含著一種激情、一種心靈深處的心聲,是一種靈魂和情感的流露。一堂課效果的好壞,教師的激情性語言往往對學生產生極強的感染力,能收到極好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教師的語言修養、運用藝術在課堂中往往起到特別的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要想施教于學生,教師自己首先要進入角色,揮灑真情,用激發學生情感的語言,把課本中無聲無情的文字變成有聲有情的語言,使教學語言如出我口,如出我心,以此來感染學生,增強其藝術表現力。如在初三講述“捍衛國家尊嚴”一節時,我談到舊上海外灘碼頭輪船上遍布外國國旗,公園門口豎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慷慨激昂,義憤填膺;講到新中國的成就與輝煌,揚眉吐氣,興奮之情溢于言表。這樣較那種平鋪直敘地講解,更富啟發性,更能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從而進一步激活學生的情緒,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對是非的辨別能力,學以致用,真正貫徹了素質教育的要求。并且使學生學會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師生之間也多了一次情感交流。
(三)精選事例
揀取一些學生所關注和感興趣的事件和典型事例,既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開闊學生的視野,同時,又能增強思想政治課的魅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激發他們的積極情感體驗,更好地啟動學生的思維活動,使課堂活起來。書上的例子大多比較簡單,有的例子時間較遠,我就進行增補或系統形象化。如講“為人民服務”的內容時,我適時地補充孔繁森的例子,講徐洪剛為了保護受辱婦女,赤手空拳同四個持刀歹徒博斗,身中14刀,用背心托著流出的腸子追歹徒達五十多米,最后倒在血泊里。悲壯的語調,贊嘆的表情,形象的手勢象磁鐵般地吸引住學生,他們深深地被英雄事跡所感動。精講這樣的事例,師生之間的感情就容易溝通,學生也才能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課堂教學也就能按照老師的教學計劃和教學要求進行,課堂教學的目標和任務就會圓滿完成
(四)用對方法
政治課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采用靈活多變和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創設生動活潑的課堂環境和愉快合作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愉快、活潑的氣氛中學習,受到教育,提高他們的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能力。如在各年級的教學中我都曾嘗試讓學生來當小老師,在預習討論的基礎上,派一位代表上來給同學講課。雖然講的不一定很好,但充分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講述初一第一課家庭與父母時,騰出一定的空間讓學生進行情感體驗:當你受到父母的關愛時的感受如何?當你孤獨無助的時候又是怎樣的感受?想想父母在受到孩子的孝敬的時候,他們的心里有些什么感受?(勞累時捶捶背;端上一杯茶;知道家里經濟困難,主動不要零用錢……)在學生充分體驗的基礎上,放一段事先錄制好的學生家長感受的錄音,必將更加激發學生內在的孝敬父母之心。討論:我們現在和將來分別可以為孝敬父母做些什么?在學生各抒己見之后,鼓勵學生從現在做起,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少年,將來使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在自己身上閃閃發光。(按道理行事),這樣實實在在的情感溝通,有效地激發和提升了學生內在的美好道德情感,也使教材和學生的距離很近很近。
總而言之,在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只要我們善于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就必然會換來學生的激情和熱情,也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