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瓊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人們對文化的需求也伴隨著其發展共同飛速發展,現今社會的人們對我國的傳統文化也越發的重視起來,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所在,是精神和知識的傳承。傳統文化包含了各朝各代五千年文化之精髓。在我國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要將傳統文化與教學結合,而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是最為合適也是最為有效的途徑。因此,本文主要對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滲透;傳統文化
前言
中華民族有歷經五千年的文明與文化傳承,中國也是一個擁有五十六個民族的大家庭,且每個民族都有自身的傳統文化,因此,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涉及廣泛,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學不僅是要學生學會相應的知識,還需要學生如何應用語文知識來應對生活中的事物,以及還要有效培養學生為人處事的態度以及健康的身心。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不僅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還能夠讓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同時實現全面發展[1]。
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能夠有效的陶冶學生的情操,傳統文化能夠有效凈化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美德。另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因為,傳統文化與語文知識密切相關,諸多的語文知識都來源于我國傳統文化。教師應該在掌握學生心理和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將語文課文文章精華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可以深度掌握相關知識,陶冶情操。
傳統文化是一種傳統文化,其核心內容為文化,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可以反映一個民族特征、精神、文化、道德等多方面內容的一種文化。我國的傳統文化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對人們都有較為深刻的影響[2]。通過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初中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寫作和閱讀理解能力,最主要的能夠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現今時代我國傳統文化氛圍日漸淡薄,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已經迫在眉睫,其能夠有效解決我國傳統文化危機,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提供重要保障和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
(一)將傳統文化融入課文中
在我國初中語文課本編寫過程中就融入了很多的傳統文化內容,這些傳統文化內容都是十分具有教育意義的,在滲透過程中能夠無形中提高學生的寫作和理解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三個年級采用分層次、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在豐富學生語文學習內容的同時,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進而提高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例如,在講解《論語十則》中,就融入了傳統文化,比如“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中,就明顯的表現出傳統文化在學習方面的倡導[3]。而《傷仲永》文章中的傳統文化內涵則說明后天學習和教育的重要作用。其中利用仲永的故事來告知學生通過對自身長處和學習潛能的了解,并在學習中不斷努力而得來的成就比天賦更加重要,如此不僅能夠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還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綜合語文能力。
(二)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科技的發展,我國的絕大多數的教學課堂都配備了多種多樣的多媒體設備以輔助教學。因為多媒體教學能夠以直觀、生動的方式將教學內容展示給學生,還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提升教學效率,因此,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已經得到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為學生營造一個傳統文化學習的良好氛圍。比如在文言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就十分有效。因為文言文教學一直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更是難點,學生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很難理解文言文中的一些詞匯,進而嚴重影響了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進而也導致學生無法接受良好的傳統文化教育,因此,在文言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就可以針對教學內容為學生播放一些教師自己制作的PPT教案或者一些與文章相關的視頻,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專注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例如,在講解《登岳陽樓》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并配合播放合適的音樂,進而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氣氛中進行學習,也讓學生在這樣的氣氛中可以深刻了解到作品的創作背景,同時還能夠領會到作者所要傳達的情感,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三)更加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內涵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僅僅為學生講解課本上的大綱知識點,還要對其傳統文化更深層次傳統文化內涵,從而實現對教材內容的拓展和延伸,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和汲取傳統文化內涵。另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外閱讀活動中提高對傳統文化知識的汲取,豐富學生自身的語文素養。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利用多種渠道深入研究和挖掘傳統文化內涵,促使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傳統文化精髓。再者,教師也可以利用多種多樣的活動、渠道和方法獲取更多的傳統文化內容,在教學活動中充實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形式、學習形式,從而拓寬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和傳統文化知識的角度,同時在不同角度豐富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確保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發展。
總結
綜上所述,我國初中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語文知識水平,于此同時加強我國初中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理解,從多方面綜合性提高我國初中生的整體素質,從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不僅能夠培養學生擁有良好的傳統文化素養,也為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實現學生更為長遠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鄧攀.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實施策略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
[2]楊盛榮.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8(14):62-63
[3]鐘劍連.文明長久 淵源傳承——論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