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碩
摘要:在初中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備課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備課的重要性相當于音樂家手中的指揮棒,具有統攬全局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備課時,一定要構建清晰的思路,使備課內容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本文將圍繞語文備課思路的構建展開討論,以落實宗旨,陶冶精神;提煉信息,創建情景;體現本質,激活思維;培養底蘊,設計個性為指導思想進行思路構建,以期為實踐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備課;思路構建
備課是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之前所要準備的工作,教學內容是圍繞備課內容進行展開的。備課就能充分體現預則立,不預則廢的道理。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意識到備課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地位。要把教學宗旨落到實處,對學生的情操進行陶冶,教師首先要做到對課本基本內容的深入了解以及對課本內容的深入研究,這樣才會在教學的過程中體現出教材的宗旨,達到讓學生領會教材內容的目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要具備提煉信息、創建情境的能力,這就需要一定的總結和想象能力。在深化教學內容的方面,要做到體現本質,激活學生的思維,要求教師具有相應的總結能力。最后要達到培養學生底蘊、設計個性的目的。本文對現代教學理念下的初中語文備課有一些粗淺的意見,僅供同仁們參考。
一、備課思路構建的具體內容
(一)落實宗旨,陶冶精神
在進行備課時,應該首先明確本堂課的教學目的,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要達到落實教學宗旨,陶冶學生精神的目的。這就要求在實際的備課過程中,教師應當首先認真鉆研教材,先入為主,以自己的思想去理解課文的內容,揣摩文章想要表達的思想,思考作者著重想要體現什么,再從文章的布局、結構、情感、語言特點等方面入手分析文章技巧的妙處。當自己形成了一個基本的認知框架以后,可以閱讀教參,對教參進行適當取舍,用來補充自己備課時的不足之處。此外,教師還應意識到語文學科的特點,它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往往涉及廣泛的知識面。所以,在對教材和教參深入鉆研的前提下,還應廣泛涉獵各方面的材料,做到博中取約,在課堂上真正做到游刃有余。只有在強大的文化氛圍影響之下,才能真正實現陶冶學生精神的目的。
(二)提煉信息,創建情景
在對教學目的充分掌握的前提下,針對課文內容,要有能夠提煉出核心信息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根據信息內容創建相關的情境,循循善誘。將學生的想象力引入設定好的實際場景,這樣就使得文章內容更加具體、生動,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印象,更有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內容就好比對他講述一個故事,故事往往是以敘事的手法表達了一定的思想、情感或是道理。如果學生理解了課文所要表達的道理,那么對他的人生會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而這往往是一個通過影響思維進而改變行為的過程。所以,在意識中,教師不應忽視任何一篇文章的力量,因為那是生命之于另一個生命的滋養。
(三)體現本質,激活思維
在教學活動中,為了讓學生在思維上與文章所表達的思想進行交流,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首先得具備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即就是從表象中總結出實質性的內容的能力。只有將本質性的思想旁敲側擊地滲透給學生,才能引發學生的思考,思考會帶動思考,文章里的思考首先得引起教師的思考,然后再經由教師引發學生的思考,教師扮演著橋梁性的作用,仿佛從天神那里取得火種,傳遞給學生們,再由他們一個個地傳播給人間。所以,教師要充分意識到只有當教育能引發思考的時候,才真正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四)培養底蘊,設計個性
要在備課過程中注入培養學生文化底蘊,塑造個性的觀念。而要實現該目的,就要求教師在教授環節全身心的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感,實現老師與學生互動的高效課堂。盡量向學生們傳達課文的要義,結合教師自身積累的知識,講述相關的歷史事件、人物典籍,讓學生多聽、多說、多思考、多表達;創建相應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中,創造一個文化的氛圍,使其真正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從而愛上文化課的學習,主動自發地向文化靠攏,這樣通過教師的引導、影響加之自身的努力,經過時間的發酵,就會潛移默化地培養出文化底蘊來。而針對學生個性的培養,要注重從思維入手,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跟自身的經歷有關,而學生的主要活動場所是學校與家庭,在家庭形成的性格是最終性格的基石,學生在學校的經歷與自身最終性格的形成密不可分,任何事情的發生都要經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教師必須要意識到改變的過程只能通過不斷地影響去完成。或許在每一次嘗試過后,都會失落。但不必操之過急,抱著順其自然的心態,只要清楚地明白自己是孩子發展道路上幕后的一只無形的手,默默在引導他走向屬于自己的路就可以了。通過影響思維進而影響性格。
二、結論
備課不僅僅是單純地寫教案,因為再細致的教案內容也無法完全代替課堂教學活動。同樣,教學水平的高低并不取決于教案的詳細程度,因為備課的靈魂不在于寫得多詳細,而在于擁有什么樣的構思。精巧的構思會把學生引至更高的發展階段。所以,要達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讓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教師應該結合教學目的與備課構思為一體對學生展開教育活動。在教授知識的環節中,全身心的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老師與學生互動的高效課堂,避免讓課堂成為一個人的舞臺,沒有學生參與的課堂,再優質的備課質量也杯水車薪。所以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還有很長一段路要去探索,但優質的備課構思卻是實現成功教學的前提條件,本文就備課構思方面的意見進行了闡述,以期為實踐教學活動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