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洋
【摘 要】改革開放以后,我國與其他國家在經濟上的交流日益增多,彼此間貿易往來日益密切,對外貿易的規模不斷擴大。同時,匯率變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也逐漸變大。基于此,本文在梳理人民幣升值的原因后,重要分析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外貿進出口的積極和消極影響
【關鍵詞】人民幣升值;摩擦;進出口貿易;匯率
一、前言
當前世界經濟低迷,部分發達國家面臨著經濟停滯乃至后退的困境。在這種環境下,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與眾多發達國家的貿易順差不斷增大、外匯儲備日益增多、甚至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這種反差使得部分發達國家把自身經濟衰退原因歸結為人民幣的匯率被嚴重低估。國際中“中國威脅論”“中國輸入通縮緊縮論”的言論層出不窮。出于緩解國際壓力以及從自身未來經濟發展考慮,2005年,中國實行匯率改革。而匯率作為國際市場商品價格體系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該國家的外貿進出口將產生巨大的影響。而在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外貿進出口變得愈加重要,如何抓住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機遇以及如何應對其帶來的挑戰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人民幣升值概述
我國自1994年實行盯準美元匯率制度,自此近10年間匯率基本沒有變化,直到2005年的匯率改革,改用一籃子貨幣政策,匯率才出現變化。自2005年匯改開始,人民幣匯率大致經歷了快速上升期(2005-2008)、由于金融危機的調整期(2008-2010)以及緩慢增長期(2010-2014)。
人民幣升值原因主要分為內部和外部兩方面,內部為中國經濟的長期穩定性增長,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經濟水平不斷提升。一般而言,經濟快速增長,出口和吸引外資會增加,該國貨幣需求旺盛,幣值上升。但由于1994-2005年人民幣盯準單一美元,匯率一直保持固定,在周邊國家貨幣升值時,人民幣匯率基本沒有進行調整,因此2005年匯改一實行,人民幣就持續升值。外部因素主要是日漸擴大的國際雙順差以及不斷增加的國際壓力。由于中國長期處于貿易順差狀態使得一些國家認為人民幣被低估,同時也是為了解決與中國貿易中長期的經常性項目逆差要求人民幣升值,
三、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1.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積極影響
(1)降低進口成本
人民幣升值,提高了該貨幣的購買能力,對于一些能源、重要戰略物資及大宗商品等外貿依存度較高的物品,如石油、航天設備、大豆等,人民幣升值將極大降低進口成本,增加此行業的盈利能力。現階段我國進口依存度較高的行業主要包括油氣、電力設備、航空設備等。對于企業而言,它也會大大利于其進口國外原材料、高新技術設備,可以用原本相同的資金引進更多的商品以及先進的科技人才,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及價值,促使企業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現出口產品逐漸由廉價低端向中高端產品類型發展。對于個人而言,從海外購買一些商品價格會相對降低,人們可以用同樣的錢來買到更多的東西。
(2)減少貿易摩擦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2014年貿易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量已經兩年持續位居榜首,且貿易順差的增速超過了進出口貿易總額的增速。長期以來處于巨大的貿易順差之中,導致我國對外貿易中摩擦不斷。一些西方大國為保護本國制造業的發展,甚至為中國產品設置貿易壁壘或制定反侵銷法案。人民幣升值后,國外商品價格變得更低,促進進口抑制出口一定程度上縮短貿易順差額,減輕其他國家對于中國出口產品的貿易限制以及低價傾銷訴訟議案。這對減少貿易糾紛,緩解貿易摩擦,建立和諧穩定的貿易關系有著重大作用。此外,在貿易條件方面,我國目前出口主要集中于幾乎無技術含量的低端產品,以不斷消耗本國資源來獲取利潤,而進口主要集中在科技水平較高的產品,進口商品價格遠遠高于出口商品價格,這說明我國貿易條件極差。人民幣的升值,提高了出口產品價格的同時也削弱了進口產品價格,同時也促使相關企業不斷改革創新,實現產品的價值增值,從而不斷縮小進口和出口價格比,改善貿易條件。
(3)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調整
中國出口雖然迅猛,為國家帶來了大量的外匯儲備以及極大的拉動國民經濟增長,但其主要依賴于廉價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優勢,產品主要為附加值低的低端產品。這類產品主要依靠消耗本國的資源,可代替強,不適應未來經濟的發展態勢。一方面人民幣的升值,使得這類企業賴以生存的優勢喪失,出口價格升高。在此環境下,一部分落后、低附加值的企業會被淘汰破產;另一部分企業則在破產風險下,不斷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進行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升級,同時打造自身產業特色,讓企業自身具有不可替代性。另外,人民幣的升值會降低進口商品的相對價格,從而大大地促進了我國進口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如此一來,產業結構逐漸調整,實現從粗放型出口產業向集約型產業結構升級的發展。
(4)打開國際市場
人民幣的升值在使得人民幣更具價值后,也提高了企業的綜合實力。在對外投資方面,中國企業在外直接投資成本降低,使其在外投資經營具有了成本優勢。此外,企業可充分利用全球資源,降低成本,在克服國內市場的狹小性后形成大規模經營并建立全球性生產營銷平臺。而我國目前缺少國際性的大型企業,人民幣的升值有利于我國企業走向海外,打開國際市場,擴大市場份額。
2.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消極影響
(1)降低出口產品競爭力
中國是出口大國,出口產品主要為勞動密集型的低端產品,即通過低價獲取市場競爭力、產品本身缺乏自身特色以及技術含量,可代替性強。而人民幣的升值將使得以美元標價的出口商品的價格相對提高,這會減少國外顧客對我國出口商品的需求。在此情況下,部分企業為維持其市場競爭力繼續保持低價,但很可能出現虧損最終破產。而若提高出口價格,必定降低其市場占有率,這對于外需依存度高的出口企業將產生極大的打擊。
(2)加大我國就業壓力
我國出口主要分布在勞動力密集型行業,此類行業提供著國內絕大多數的就業機會。人民幣的升值將極大的抑制此類行業的發展,首先出口規模縮小,工廠破產,大量勞動力失業;其次,企業為降低成本必然會提高產品技術含量,降低對低素質廉價勞動力的依存度,將進一步加大我國就業問題。同時,人民幣的升值,增加在華投資的成本,就業崗位進一步減少,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3)加大外匯風險
我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外匯儲備,人民幣的升值使得我國外匯儲備大量縮水。而在外匯儲備大幅縮水的同時,匯率杠桿的逐漸減弱也將導致我國出口商品的成本進一步提高,降低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此外,人民幣的持續升值,出口產品以美元進行交易,企業收入為美元形式,美元兌人民幣貶值,將使得企業利潤進一步虧損。而在我國目前的經濟環境中,企業對于外匯風險概念了解較少,尚沒有一個有效的金融避險工具,這極大的阻礙了我國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4)減少外資引進
而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規模的優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國外投資者及國外的一些企業等,這些企業生產的產品除了在中國國內進行銷售外,還有一大部分將作為出口商品售向海外。而人民幣的升值,一方面使得國內勞動力、各類資源使用成本提高,降低外商直接投資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將降低該類企業的商品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優勢,從而使得利潤降低、投資減少。此外,隨著中國當地各類資源成本的上升,周邊的東南亞國家卻在大力投放各類優惠政策吸引外資以解決本國勞動力剩余問題,這使得我國外資引入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和更激烈的競爭。
四、總結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各國之間逐漸發展成為一個聯系日益緊密的整體,外貿在一國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人民幣的升值對我國外貿發展具有深刻的作用,我國政府企業應抓緊時機,充分延伸人民幣升值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有利影響,而通過不利影響制訂相應解決方案,從而促進我國外貿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維金.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企業的有利影響[J]. 對外經貿,2015,(03):18-19.
[2]王良杰,郭彬.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 價格月刊,2016,(04):42-46.
[3]艾書琴.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及對策[J]. 企業經濟,2012,31(09):119-122.
[4]況明霞. 人民幣升值的原因分析[J]. 現代商業,2013,(27):258-260.
[5]彭婧涵. 淺談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外貿的影響[J]. 科技經濟導刊,2016,(34):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