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婧文
摘 要 互聯網技術的出現已經徹底改變了人們的工作與生活方式,以網絡為傳播媒介的新媒體的出現同樣改變著人們的工作與生活方式,給我國的傳統媒體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新媒體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增加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文章將主要介紹新媒體背景下新聞傳播的特點及其發展趨勢。
關鍵詞 新媒體背景;新聞傳播;互聯網;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06-0046-02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出現,改變了新聞媒體傳播信息的方式。在計算機網絡技術出現之前,新聞媒體主要通過報紙、雜志、電視及電臺等向人們傳播新聞事件,這些傳播媒介各具特點。報紙、雜志等能夠長時間的存儲新聞信息,電視由于既有聲音、還能顯示視頻及圖片等,因此傳遞新聞信息時更加直觀生動。但是,傳統媒介在傳遞新聞信息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受時間、地點等的限制,這就導致傳統媒介不能進一步的得到更好的發展[ 1 ]。新媒體是伴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出現而出現的,它不僅具有傳統媒體的特點,同時不會受時間、地點等的限制,目前已成為新聞媒體傳播新聞信息的主要方式。
1 新媒體的概念與特點
傳統媒體主要是指報紙、雜志、電視及電臺等載體。新媒體則是指依靠計算機網絡技術傳播新聞信息的載體,新媒體傳播信息時主要采用數字技術,具有傳播范圍更廣、互動性更強、傳播方式更加多樣化等特點。目前,新媒體的常見傳播方式包括QQ、博客、微信等。隨著移動網絡技術的普及與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了智能手機作為上網的工具,這就加快了新媒體的發展速度,為新媒體傳播信息增加了新的渠道,同時也使得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 2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比具有許多不同之處,傳統媒體在傳播新聞信息時,社會大眾被動的接受信息,發布的內容也由發布者決定,新媒體在傳播新聞信息時,社會大眾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性的接收信息,社會大眾也可成為信息的發布者。
綜上所述,新媒體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傳播信息的方式多種多樣。新媒體是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出現而出現的,它的存在離不開互聯網,現代人們常用的社交工具,如移動電話、個人電腦等同樣離不開互聯網,而互聯網最大的特點是資源共享,因此,依托互聯網存在的新媒體,在傳播信息時其傳播范圍更加廣泛、傳播信息的方式也多種多樣。
第二,信息發布者更加多樣化。互聯網的出現,使得社會大眾不再是信息的被動接收者,社會大眾也可成為信息的發布者與傳播者。
第三,傳播的信息內容更加豐富。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現代人們通常會通過發日志、發朋友圈等方式與朋友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互聯網的出現不僅縮短了人們交流的距離,同時也使信息傳播的速度更快、傳播范圍更廣,信息傳播不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發生了新聞事件,都會瞬間被人們知曉。
第四,實時傳播新聞信息。傳統媒體是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內向人們傳遞當天的新聞事件,新媒體由于依托網絡傳播新聞信息,因此,傳播與更新速度非常快,新媒體傳遞新聞信息的載體包括各種軟件及各類網站,這些軟件和網站會實時更新最新的新聞事件,這就使得新媒體在傳遞新聞信息時也能實時更新新聞事件[ 3 ]。
2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的傳播特點
2.1 新聞傳播的快速性
智能手機、個人電腦與網絡的結合,使得人們足不出戶也能知曉世界各地發生的新聞事件,人們通過這些終端便可在網絡或各種軟件實時了解到當前發生的新鮮事。新媒體在傳播新聞事件時的快速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傳播速度更快。傳統媒體是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內向人們傳遞當天的新聞事件,新媒體背景下,人們可隨時隨地通過網絡發布自己的所見所聞,因此,新媒體背景下人們獲得信息的速度更快。第二,信息傳播的范圍更廣。傳統媒體是在固定時間向人們傳遞信息,比如各大電視臺的新聞聯播都是在固定時間內播報當天的新聞事件。而新媒體由于依靠網絡傳播信息,用戶只要接入了網絡,便可隨時隨地查看當天的新聞事件[4],并且如果有用戶感興趣的內容,用戶還會將它發布在自己的朋友圈、微博或者QQ空間等各類社交平臺,這就擴大了新聞信息的傳播范圍。
2.2 新聞傳播的互動性更強
在新媒體背景下,人們在瀏覽新聞信息時可發表自己的觀點,比如發送視頻彈幕、留言板發表評論等,新聞媒體企業在看到用戶的留言后,可以將其作為改進播放內容等的依據,以此提高用戶滿意度,如果新聞為圖文形式,新聞媒體還可根據用戶的點擊率了解新聞的受歡迎程度。因此,在新媒體背景下,新聞傳播的互動性更強。
2.3 新媒體傳播的娛樂性
由于新媒體比傳統媒體的互動性更強,因此,也增加了它的娛樂性。在傳統媒體時代,人們只能被動地接受信息,人們也不能及時對其進行評論。而新媒體時代,人們可對自己感興趣的新聞進行評論,然后可能會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引發大家共同討論,這就增加了新聞媒體的娛樂性。另外,新媒體傳播的內容更加多樣化,除了國內外大事、還有娛樂新聞、體育新聞、美食旅游等新聞,用戶可以選擇的內容較多,并且發布信息的人員也不再像傳統媒體那樣一板一眼,他們可以在發布信息的過程中,加入自己的個性特點,這也增加了信息的趣味性。
3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的傳播趨勢
3.1 新聞傳播的大眾化趨勢
計算機網絡技術出現之前,人們主要依靠傳統媒體被動地獲得新聞信息。新媒體是在計算機網絡技術出現之后誕生的一種新型媒體,它與網絡的結合,使得新聞信息已經漸漸走向大眾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新聞信息的發布者會以不同形式提供不同的新聞內容,以方便不同需求的用戶查看。第二,現代人們經常會采取轉發、推薦等方式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這樣的一個過程實則擴大了信息的傳播范圍。
3.2 新聞傳播會越來越普遍
目前,新媒體在網絡時代背景下,已經在媒體行業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西方發達國家,如美國,新媒體已經占據了媒體行業的大部分市場。美國時代周刊就曾在自己的報道中提到過,全球將逐漸邁入數字娛樂信息時代,數字娛樂將逐步成為主要的娛樂業[5]。在日本,大多數的傳統媒體也已經成功轉型為新媒體。與這些國家相比,中國的新媒體才剛剛起步,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實現傳統媒體向新媒體的轉型。
3.3 新聞傳播向多樣化方向發展
傳統媒體主要通過報刊、雜志、電視、電臺等傳播信息,正是由于依托的載體會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因此阻礙了傳統媒體的發展。但新媒體不會受傳播載體、時間及空間的限制,使得傳播信息的方式更加靈活多樣。新媒體傳播信息時的多樣化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新媒體傳播的信息不僅僅包含文字,還包括圖形圖像、音頻、視頻等,這幾者的結合會使傳播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第二,在新媒體時代,人們可通過手機、電腦等設備實時獲取新聞信息,這就使得新聞的傳播方式更加多樣化。
第三,在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者不僅僅只包含媒體工作人員,還包括普通社會大眾,這就使得信息傳播者的數量也在隨之增加。
3.4 媒體與受眾間的理性互動將成為主流
文章在前面已經提到,在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互動性更強,人們可通過網絡平臺暢所欲言,但在發表評論的人員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惡意中傷者,如果不及時制止這些行為,必然會打消信息發布者的積極性,還會減少平臺點擊率。另外,我國目前在這方面尚未構建完善的法律體系,為此,理性互動將是新媒體未來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4 結論
新媒體的出現,拓寬了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渠道,新媒體傳播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傳播的形式更加多樣化,傳播的范圍也更加廣泛。在新媒體背景下,信息傳播的速度更快,互動性更強。隨著網絡的日益普及和新媒體的發展,信息傳播會向著多元化、大眾化及更加文明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羅彬.論新聞傳播活動中的責任倫理[J].新聞愛好者,2017(12):39-42.
[2]張博,雷錦,樓文高.新聞出版領域大數據應用模式研究[J].出版發行研究,2017(12):31-34,97.
[3]李思屈.承載文化自信 打造新時代產業增長極——《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十三五”發展規劃》讀后[J].中國出版,2017(21):12-19.
[4]王一帆,王星.新聞出版行業流動資產結構分析[J].中國出版,2017(21):58-62.
[5].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十三五”發展規劃[J].中國出版,2017(2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