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英俊
【摘 要】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我國制造型企業面臨“轉型升級”,成本核算是現代制造型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部份并服務于企業的戰略目標,成本核算工作是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當前我國制造型企業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建議。
【關鍵詞】制造型企業;成本核算;重要性;戰略;創新
成本核算對制造型企業的戰略成本管理、經營決策至關重要,我國制造型企業由傳統、簡單的加工到現代、智能制造,經歷了一個飛速發展的過程,但企業的成本核算及戰略成本管理水平卻未得到較大的提升,需要努力探尋并思考、分析問題的根源,創新理念、系統和方法,提高成本核算水平,以適應現代制造業飛速發展、轉型升級等戰略發展的需求,實現現代戰略成本管理。
一、制造型企業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諸多制造型企業面臨“轉型升級”,成本核算是制造型企業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服務于企業的戰略目標,企業想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必須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客觀、準確的成本核算信息為企業經營預測、戰略決策和分析提供重要支撐,更好地成本核算與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制造型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也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濟效益、戰略轉型升級及長遠發展,把制造型企業成本核算與管理提升到戰略高度勢在必行,如果制造型企業想要成功進行戰略轉型升級、獲得競爭優勢并得到更好、長遠發展,就必須提升成本核算與管理水平。
二、制造型企業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
1.成本核算不準確,核算方法過于簡單
很多制造企業的職能部門如采購、倉庫管理不到位以及成本核算意識不強,他們可能認為成本核算只是財務部門的事情,加之企業部門的溝通,協調不足,經常看到采購部,倉管滯后,遺漏提報當期的成本單據、資料,造成財務部成本核算的不及時、不準確。
當前許多制造型企業的成本算方法仍然過于簡單、粗略,按產量分配制造費用的結果常常少計多歩驟、低產量產品的成本,而多計高產量產品的成本,很多企業就直接用預算成本對實際成本進行核算,成本核算的不準確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成本核算的不及時、完整、準確將影響制造型企業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不能有效提供戰略決策支持。
2.企業成本核算范圍狹小,實時管控不足
隨著現代制造業的飛速發展,制造成本在產品成本構成中所占比重正逐步降低,而研發、設計成本和營銷成本等的成本比重日益提高,當前許多制造型企業的成本核算仍以生產制造過程的耗費為重點,成本核算范圍狹小,現代制造型企業的產品價值創造活動越來越偏向前端的研發設計及后端的營銷,倉儲管理等活動,故制造型企業的成本核算范圍還僅停留在生產制造成本上顯然與企業的價值創造活動不相匹配,造成成本核不準確,甚至失去核算的意義。
此外,成本核算需要熟悉企業的生產流程和各個關鍵的歩驟,熟悉車間的生產情況。有些企業雖然也有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從外部購買所謂的ERP,進銷存等系統,但實際運用效果大多不理想,系統數據報表與實際總相差甚遠,成本數據經不起審計。
3.缺乏創新、先進的成本核算理念
我國的制造型企業成本核算水平相對落后,缺乏創新、先進的成本核算理念、系統與方法,多數企業還是傳統的成本核算理念,基本是借鑒和學習外資企業,國外等類似企業的一些較先進的系統和方法,沒有戰略發展、價值創造的成本核算理念,缺乏創新、獨立研究開發的系統與方法。少數企業在開始引入較先進科學的成本核算方法如作業成本法,目標成本法,但仍存在運用不足的問題,生搬硬套只能是“水土不服”。
4.核算系統成本較高且成效不佳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相信越來越多的企業家老板,管理者能意識到成本核算與管理的重要性,但是這些先進科學的成本核算系統和方法很難在企業中推行,實施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實施這些先進科學的成本核算系統、方法的成本較高且成效不佳,導致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1)一般制造型企業都是外購或外包開發成本核算系統,能發揮較大作用,功能強大齊全的通常收費都比較高。另外,外部人員短時間內不可能對企業的生產過程和產品特點等了解的十分透徹,導致成本核算系統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應用成效不佳。
(2)系統相關操作人員和成本核算人員素質不高。系統相關操作人員操作不當,操作錯誤屢見不鮮,企業成本核算人員多數在成本核算方面的專業性不強,不能靈活應用系統數據信息、核算方法,對本企業其他職能部門的流程不熟悉,等等都將導致再先進科學的成本核算系統、方法在企業中應用成效不佳。
5.成本核算制度缺失或不健全
我國很多制造型企業的成本核算制度嚴重缺失或不健全,可能由于企業的不重視或者欠缺專業的成本核算人員,很多企業并沒有制定相應的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對象、程序和原則等混亂、不清晰,成本的分配、結轉不規范,隨意性較大,沒有堅持權責發生制和歷史成本原則,經常見到很多企業待到實際支付了貨款財務才進行成本入賬。
三、加強制造型企業成本核算的建議
1.改進成本核算,提高成本核算的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
(1)財務部主導成本核算工作,加強成本核算的督導和宣貫。成本核算不只是財務部門和財務人員的工作,它需要企業各職能部門、全員共同參與和配合,企業財務部需主導成本核算工作,及時提供與企業成本核算相關的督導、宣貫,強化全體員工的成本核算概念。
(2)更新成本核算內容,拓展成本核算范圍。制造型企業成本核算不僅要關注產品制造成本,更應關注研發、設計、營銷、售后服務等一系列企業活動所發生的所有資源消耗,使企業的成本核算數據信息更準確并與企業的價值創造活動相匹配。
(3)進行實時的、全價值鏈活動的全過程成本核算、追蹤。精確的成本核算是一種建立在進銷存、生產和財務都準確的基礎之上的企業活動,現代戰略成本管理要求企業成本核算實時,貫穿于企業的研發、設計、進貨、制造,倉儲,出貨等全價值鏈活動的全過程。
2.創新、改進、引入先進科學的成本核算思維理念、系統和方法
創新、轉變思維理念,積極引入作業成本法等較為先進科學的成本核算方法。現代制造技術環境和產品成本結構的巨大變化,迫切需要我國制造型企業創新、改進、引入先進科學的成本核算思維理念、系統和方法,以適應現代制造業飛速發展、轉型升級等戰略發展及戰略成本管理的需求。
以作業成本法為代表的成本核算系統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升成本信息的相關性、可靠性,與傳統成本核算相比,作業成本法因其“相關性”提高而大大提升了成本核算的精確度。
3.降低成本核算系統應用成本,提升使用功效
針對制造型企業實施先進科學的成本核算系統、方法的成本較高且成效不佳的問題,建議企業做好以下工作:
(1)提高成本核算人員的專業水平。企業需定期為財務人員提供成本核算的相關專業培訓,根據企業存在的成本核算方面的問題,為部門、員工提供交流學習的平臺。
(2)結合企業自身生產流程和特點,購置或開發符合企業發展,戰略成本管理的成本核算系統。同時企業要針對成本核算工作制定切實有效的考核和激勵制度,獎勵與懲處并舉,使企業成本核算相關部門和人員富有成效地進行成本核算工作。
4.建立、健全企業成本核算制度
制造型企業需重視建立成本核算制度,聘請專業成本核算人員或機構,結合自身企業的產品、生產和經營特點,制定有效的成本核算制度,運用制度進行成本核算管理。
四、結束語
隨著現代制造企業的飛速發展和商業環境的深刻變化,以及生產技術和工藝的提升,產品的生產過程、成本結構都發生巨大變化,也變得相應復雜起來,加之我國制造型企業自身的特點和經營發展模式,造成我國制造型企業成本核算還存在一些問題。企業應根據自身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創新、改進成本核算思維、理念、系統和方法,找到問題的根源和相應的解決方案,做好成本核算工作,提高企業成本核算數據信息的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為企業的戰略成本管理以及戰略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持,促進企業在激烈的變革和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和良好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辛志平.當前工業制造業成本核算問題及解決對策初探[J].現代經濟信息.2015(10).
[2]張凱迪.加強制造業企業成本核算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