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泓 龔 柳 孫季萍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腫瘤內科,浙江 杭州 310018)
胃癌是常見的一種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常見于老年人,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早期癥狀較為隱匿或僅有輕微癥狀,當出現明顯癥狀時,病變已屬中晚期〔1,2〕。因此,早期及時有效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胃癌的診斷主要依據病理檢測、影像檢測及胃鏡活檢等方法,難度大,確診晚,并且費用較高〔3〕。隨著近年來血清學、免疫學的不斷進展,由于具有操作快捷、費用低廉及痛苦小等特點,作為癌前病變及胃癌篩查的一種有效手段〔4〕。本研究探討老年胃癌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外周T淋巴細胞亞群、Dickkopf(DKK)-1、淋巴細胞活化基因(LAG)-1、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Ang)-2的表達及意義。
1.1臨床資料選擇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41例作為研究組。納入標準:①均經胃鏡下活組織病理檢查確診;②年齡≥70歲;③簽訂知情同意書;④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且批準。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惡性腫瘤如肺癌、肝癌等;②精神疾病者;③合并肺、腎、肝等功能嚴重異常者。觀察組男29例、女12例,年齡70~87〔平均(79.83±4.62)〕歲,臨床分期:Ⅰ期3例、Ⅱ期7例、Ⅲ期19例、Ⅳ期12例。另選同期健康體檢者40例作為對照組,男27例、女13例,年齡70~89〔平均(79.34±5.14)〕歲,兩組年齡、性別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腫瘤標志物檢測包括糖類抗原(CA)199、CA724、癌胚抗原(CEA),所有研究對象于清晨空腹采集外周靜脈血6 ml,離心,分離血清標本,置于-70℃下保存待測,離心條件:離心半徑15 cm、轉速3 000 r/min、時間10 min。采用化學發光法測定CA199、CA724、CEA含量,儀器為美國雅培公司i2000SR全自動化學發光儀,試劑盒均來自上海博湖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操作嚴格依據試劑盒說明書檢測。
1.2.2外周T淋巴細胞亞群檢測所有研究對象于清晨空腹采集外周靜脈血3 ml,將其放置于EDTA抗凝管中,且依次加入10 μl CD3+、CD4+、CD8+抗體,放置于室溫條件下避光孵育30 min,然后加入溶血素200 μl于每管中,于室溫條件下避光放置15 min,裂解紅細胞。觀察溶液澄清透明后,加入1 ml的預冷磷酸鹽緩沖液(PBS)中,再放置于室溫條件下以15 cm為離心半徑、3 000 r/min為轉速、12 min為離心時間,分離血清,然后再滴加100 μl的1%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測定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應用美國BD公司的流式細胞儀及配套試劑。
1.2.3DKK-1和LAG-1檢測取1.2.1血清標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DKK-1和LAG-1含量,儀器為日立76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盒來自上海雙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操作嚴格依據試劑盒說明書。
1.2.4VEGF和Ang-2檢測取1.2.1血清標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VEGF和Ang-2含量,儀器為日立76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盒來自上海恒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操作嚴格依據試劑盒說明書檢測。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軟件行χ2及t檢驗。
2.1兩組血清腫瘤標志物含量比較見表1。研究組血清CA199、CA724和CEA含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比較見表2。研究組CD3+、CD4+和CD4+/CD8+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2.3兩組血清DKK-1和LAG-1含量比較見表3。研究組血清DKK-1和LAG-1含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4兩組血清VEGF和Ang-2含量比較見表4。研究組血清VEGF和Ang-2含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血清腫瘤標志物含量比較

表2 兩組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比較

表3 兩組血清DKK-1和LAG-1含量比較

表4 兩組血清VEGF和Ang-2含量比較
胃癌發生、發展是多基因參與的一種漸進性演變過程。早期胃癌主要經手術切除治療后生存率高、病情轉歸理想,但對于中晚期胃癌患者手術切除率低、死亡率較高〔5〕。目前,早期胃癌診斷率較低,這與臨床上缺乏早期有效的篩查指標相關。
腫瘤標志物主要是由腫瘤細胞分泌或者機體對腫瘤的生長產生反應而分泌的物質。很多情況下,一種腫瘤細胞可產生多種腫瘤標志物〔6,7〕。CA199是黏蛋白型的一種糖類蛋白腫瘤標志物,主要存在于胃腸組織中,目前已將其作為胃癌診斷為較可靠的一種腫瘤標志物〔8〕。CA724是新型的一種腫瘤標志物,主要是一種高分子糖蛋白,是目前用于胃癌診斷的最佳腫瘤標志物,對胃癌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9〕。CEA較為復雜的一種含糖蛋白質,其廣泛于內胚葉起源的消化系統腫瘤中存在,對胃癌、大腸癌的療效判定具有重要意義〔10〕。近年研究顯示,胃癌患者血清CA199、CA724和CEA較健康體檢者明顯上升〔11〕。本研究表明,老年胃癌患者血清CA199、CA724和CEA含量異常升高,可作為胃癌診斷的輔助指標。
目前,臨床證實胃癌發生、發展與免疫功能關系緊密,當機體免疫功能失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測腫瘤的進展和預后。宿主對腫瘤組織存在自然抵抗作用,機體的免疫應答可部分清除腫瘤細胞,而在抗腫瘤方面由T淋巴細胞階段的細胞免疫發揮重要作用〔12〕。在外周血T淋巴細胞中,CD3+、CD4+在免疫應答中具有擴大和促進免疫反應的正向作用,而其中CD8+具有抑制細胞免疫進程的負向作用。而CD3+、CD4+、CD8+在正常機體內保持著較為穩定的一個動態平衡〔13〕。本研究表明,老年胃癌患者細胞免疫功能明顯下降。
DKK-1和LAG-1是近年來新發現的惡性腫瘤篩查指標,其中DKK-1主要對Wnt/β-catenin通路具有抑制作用,且參與癌細胞惡性生物學行為的調節;而LAG-1主要對細胞的增殖和活化具有抑制作用,且可參與癌細胞的免疫逃逸過程〔14〕。DKK-1是Dickkopfs家族的一員,其一可與Wnt的LRP5/6結合后影響受體復合物的形成,從而阻礙Wnt信號通路;且可直接與膜受體結合促進細胞的增殖和遷移〔15〕。LAG-1是免疫球蛋白家族中的一種負性共刺激因子,與配合結合后可抑制T淋巴細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從而導致癌細胞發生免疫逃逸,通過檢測LAG-1能夠評估腫瘤的惡性程度〔16〕。本研究表明,老年胃癌患者血清DKK-1和LAG-1含量明顯升高。
VEGF具有促進血管內皮細胞遷移、增殖及誘導血管生成,促進小靜脈和尾靜脈通透性增加等作用,其與腫瘤浸潤性生長和腫瘤血管形成密切相關。有研究顯示,胃癌患者血清VEGF含量明顯升高〔17〕。Ang家族是新型的一類血管生成調節劑,其中Ang-2能與Tie-2受體結合后不能引起Tie-2磷酸化,從而阻斷血管形成信號,同時還能夠離斷血管周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的結合,此外,Ang-2還能夠有效地刺激內皮始祖細胞的增殖,進一步促使新生血管生成。目前,Ang-2在胃癌、結直腸癌等多種腫瘤細胞中檢測到Ang-2的生成〔18〕。本研究表明,老年胃癌患者血清VEGF和Ang-2含量明顯升高。
1高鳳云,陶永明,鄭嫦娟.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在胃癌診斷及預后評估中的價值〔J〕.腫瘤研究與臨床,2014;26(3):183-6.
2余國行,卿毅,顧咸慶,等.血清多腫瘤標志物胃癌診斷判別方程的建立及其臨床意義〔J〕.重慶醫學,2012;41(3):249-51.
3焦艷.腫瘤標志物對胃癌診斷及預后的評估價值〔J〕.實用癌癥雜志,2013;28(6):614-6.
4王洋,王歡,莫佳美,等.血清腫瘤標志物在胃癌診斷中的價值〔J〕.現代腫瘤醫學,2014;22(4):883-5.
5高鳳云,陶永明,鄭嫦娟.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在胃癌診斷及預后評估中的價值〔J〕.腫瘤研究與臨床,2014;26(3):183-6.
6于海濤,劉秀娜.CEA聯合CA199、CA724、CA242在胃癌檢測的診斷價值〔J〕.醫學檢驗與臨床,2013;13(4):15-6.
7何思春,龐紅全,焦鑫,等.胃癌患者血清CA724、CA199、CEA檢測的臨床意義〔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0;7(19):2058-9.
8陳海燕.CA724、CEA、CA242、CA199腫瘤標志物聯合檢驗在胃癌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藥導報,2012;9(31):97-8.
9徐煒,盧敏,韓峰,等.血清CA199、CA125、CA724、CEA聯合檢測診斷胃癌的價值〔J〕.山東醫藥,2009;49(19):78.
10吳玉波,劉干忠,王永良.血清CEA、CA199、CA724聯合檢測對胃癌的診斷價值〔J〕.疑難病雜志,2012;11(1):50-1.
11孫潔,孟祥軍.血清CA199、CEA、CA125、CA724聯合檢測在胃癌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4;5(12):1936-9.
12牟莉,錢榮.腹腔鏡與開腹胃癌根治術在進展期胃癌中的臨床療效及對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3):64-6.
13汪正廣,齊東江,李嘉嘉,等.中晚期胃癌患者術后化療聯合黃芪顆粒治療對生活質量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14;49(12):1771-4.
14魏禮清,向春香,胡建華,等.DKK-1在胃癌患者血清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4;31(7):19-21.
15潘理會,李春輝,佟曉波,等.Wnt信號通路的組件蛋白DKK-1、β-catenin及CyclinD1在胃癌中的表達與相互關系〔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15):2517-9.
16江露,吳昌平,蔣敬庭.淋巴細胞活化基因-3分子在惡性腫瘤中的作用及意義〔J〕.國際免疫學雜志,2013;36(1):10-4.
17徐秀連,王崇樹.Maspin、iNOS及VEGF與胃癌關系的研究現狀〔J〕.腫瘤預防與治療,2013;26(2):107-11.
18劉少平,董衛國,胡欽勇,等.外周血血管生成素-2表達與胃癌淋巴結微轉移及預后的關系〔J〕.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34(2):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