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
繪本,是指包含有文字和繪畫的閱讀教材。在繪本閱讀指導教學中,文字和圖片同等重要,老師利用繪本教材中的圖片和文字,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完成教學目標,并在教學的過程中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
一、 目前小學低年級語文繪本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缺少指導,學生表達無序。繪本教材是指帶有文字和圖片的教材,它與普通的圖書、教材有著本質的區別,繪本教材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側重于圖片的指導教學,圖片中隱藏著很多小細節、線索,是幫助學生進行閱讀的關鍵。但是由于低年級的學生觀察能力較低,對于事物的觀察是籠統的,不夠全面和細致,觀察完也很難用語言完整地表達清楚。
教學脫離實際,學生無話可說。小學生的思維是以直觀形象為主,寫話的興趣在實際的、具體的情境中更容易被激發出來。但是由于一部分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結合學生的生活,單一地依靠課本進行教學,缺少實踐教學活動,這就造成學生在進行寫作和表達的過程因沒有親身體驗而無法流暢地寫話。
教學過程中評價方法單調,學生熱情不高。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采用單一的大眾式評價方法,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無法引起學生對于文字的學習興趣。
二、 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指導的策略探討
1.加強對繪本閱讀的引導。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通過對繪本閱讀教材的運用,來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如在《春天來啦》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并對學生加以引導。在課堂上掛一幅春天的景物掛圖,問學生春天美麗嗎?學生一時很難具體回答,教師可以通過圖畫對春天的小草、小花、小動物進行一一介紹,并描述它們在春天展現出來的特征,然后引導學生按照由小及大、由近及遠、由主到次的原則進行觀察,使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或規則進行表達、描述,讓學生在進行寫話過程中能夠有一定的次序,提高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為寫話方面提供一定的基礎。同時也需要加強引導學生對繪本內容的理解和感悟,以此來提高教學的實際效果。對于繪本故事來說,雖然較為簡短,但是看似簡單的故事中蘊藏著較為曲折的故事情節,蘊藏較為豐富的情感,能夠用簡單易懂的故事來激發學生的個人感悟。比如說在繪本《逃家小兔》中,小兔子對媽媽說:“我要跑走啦!”“如果你跑走了,”媽媽說,“我就去追你,因為你是我的小寶貝呀!”這些簡單的話語,能夠反映出深刻而溫暖的親情。
2.與小學生的現實生活進行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繪本也就是畫出來的書,這也就意味著繪本中的文字較少,其中的圖畫本身需要將文字所蘊含的意思表達出來。基于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培養書面表達能力的目標需求,需要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開展繪本閱讀。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大都在10歲以下,智能正處于發展階段,大腦中的詞匯量不完備,在進行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大量超出學生理解范圍的內容,就會影響到繪本教學的實效性。因此,小學低年級的語文閱讀指導教學要多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比如在繪本教學《鼻孔的故事》中,老師要結合內容多與學生生活進行聯系。當學生看到圖畫中男孩說自己的鼻孔比女孩大,再將自己鼻孔與祖父比較的時候,發現遠沒有祖父鼻孔大,學生可以根據這個情景來展開想象,思考自己到了那個年紀的時候,鼻孔是否也會這么大。在另外一個方面,也可以開展一些課外實踐教學活動,帶領學生進行特定環境的教學,并結合學生的家庭進行教學,或者根據繪本內容,組織學生進行相應的表演,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充分認識到繪本中所表達的情感,通過素材的積累,讓學生在進行繪本閱讀時候,能夠有較深的體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自身的寫話能力。
3.通過科學的教學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進行繪本教學的過程中,小學低年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在意老師的評價,老師一句不經意的夸贊就會使學生學習勁頭十足。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語文繪本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多以鼓勵性的評價來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從而使學生對寫話產生濃厚的興趣。在繪本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想獲得繪本閱讀課堂教學的良好氣氛,老師就要善于借助教學評價,比如在課堂教學的評價中,老師可以采用“比喻恰當”“某某同學的回答很有見地”等鼓勵式的評價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今后的寫作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另外,繪本閱讀存在于學校和家庭之間,可以在繪本閱讀教學和評價當中強化學校與家長的合作,教師可以邀請家長共同參與關于繪本閱讀的評價,以此來使家長構建更加完整清晰的繪本閱讀觀念。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江蘇師范大學附屬實驗學校)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