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的不斷進步推動了教學方式的多元化發展,微課就是由現代社會教育發展產生的。所謂微課就是指運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當下我國已經有一部分的初中學校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微課,以改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不足,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進行有關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研究十分必要。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微課;應用研究
依托于計算機技術的微課教學是時代發展的新型產物,微課教學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應用是現代化課堂教學與時俱進的結果。初中語文作為基礎教學階段的核心課程內容,承擔著培養學生基礎美學,作品鑒賞,邏輯分析的課程教學功能,需要在多樣化的課程教學中應用煥發課堂潛力,而微課教學就應運而生。
一、 微課的基本概述
(一) 微課的概念
微課是一種依托于現代信息技術而發展出來的新型教學方式。而初中語文課程教學與微課的雙向結合就是傳統教學與現代信息教學概念的綜合產物。初中微課教學的制作主要是以初中語文課程教學內容為主導,依托于電子視頻,音響的輔助呈現形式,進行初中語文微課教學的立體化呈現。微課教學相比較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具有明顯的優勢特征,主要表現在呈現方式的多元化,教學內容針對性強,可反復查閱,適用于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參與學習,并且能夠以視頻、音樂、動畫等多種媒體表達方式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培養學生對初中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所以,將微課教學應用于初中語文課堂,對改善課堂教學效率具有一定的優勢作用。
(二) 微課的特征
首先,微課具有明顯的先進性。微課的發展需要依托于先進的現代信息技術,所以微課的存在與現代科技緊密相連,也就具有明顯的先進性。其次,微課具有顯著的靈活性。微課依托于豐富的信息表現方式,不僅能夠在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中輔助教職人員,還能夠在反復觀看中幫助學生提前預習,課后復習學過的課程內容,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最后,微課的運用具有明顯的針對性。由于每一節微課的時間較短,微課教學都會針對初中語文課程內容進行針對性教學,在針對一個知識難點的教學中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提升教學針對性。
二、 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一) 開展趣味性課堂教學
情景創設是教學人員在初中語文課堂常用的教學方式,在情景搭建中讓學生切身理解課文內容,認真思考任務背后的心理脈絡。而微課的應用,能夠充分發揮視頻、音樂等媒體信息作用,讓學生在外部感官沖擊中更容易進入情境之中,引發學生的獨立思考。比如說,老師在講解《花木蘭》的課文時,可以通過有關花木蘭的影視作品,主題曲目為教學切入點,結合電影情節的人物呈現,讓學生圖文并茂的了解花木蘭其人以及背后所彰顯的精神價值,充分調動學生的課程參與積極性,深入對文本思想的內容理解。
(二) 運用微課分解知識點
微課教學的針對性是相較于傳統教學方式的突出優點,因此,微課教學需要充分調動對知識點的分解之潛在優勢。一節微課大致保持在8分鐘左右,可以針對這一知識難點進行針對性的內容講解。比如在初中語文課程的教學中,老師在教授互文這一修辭手法時,可以針對互文概念中的真實難點,創建一個微課內容,為幫助學生掌握初中語文課程中的難點與重點,老師也可以專門創建一個微課專題,促進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程度,提升初中語文課程的教學效果。
(三) 運用微課開展相關的課程實踐活動
適當地運用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中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也是調動學生的課程參與積極性,營造和諧課堂教學氛圍的重要嘗試。老師在初中語文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微課教學的多媒體性能,全方式、立體化的呈現課程內容,調動和激發學生的感官體驗,然后采用辯論或者團隊比賽的形式,引發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思考,誘導學生開展自主式的探索學習,以實現教學效果的改善與提升。比如說,在學習《皇帝的新裝》這一課文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與其話劇表演,然后將學生的表演以微課的形式記錄下來,不僅能夠讓學生在親自參與中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也可以通過實踐表演的形式培養學生對初中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
(四) 運用微課幫助學生搭建課程體系
初中語文課程的知識點較多,需要老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系統的搭建課程體系,將各大知識點有效的串聯起來,才能夠在最大限度內提升語文課程的教學效果,而微課的運用能夠有效地幫助老師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比如說,在引導學生復習古詩文專題時,老師可以將其分為古詩詞欣賞以及文言文閱讀兩大部分,在初中語文的日常課程學習時,老師需要利用微課教學引導學生加強對這兩部分知識的復習,幫助學生建立系統性的知識網絡體系,提升對課程內容的掌握程度,在各大知識點的融會貫通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邏輯分析能力。
(五) 運用微課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藝術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寫作亦是如此。目前,大部分初中學生普遍存在寫作內容空洞,辭藻活力,缺乏生活的真情實感等問題,出現這一狀況在于學生缺乏生活經驗,甚至與日常生活嚴重脫節,難以將自己的感情應用于寫作之中。在日常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微課讓學生加深對日常生活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表達出學生的針對感受。比如說,在學習以勤勞為主題的寫作課程中,老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觀看有關以“勤勞”為主題的影視作品,誘導學生加強對勤勞的理解程度,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融入自身的真實情感,表達對勤勞的體會,進而引導學生感恩父母,感謝社會。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微課可以為師生創造一個比較民主自由的課堂環境,幫助教師構建自由開放的課堂,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注重課堂的互動性,進而解決問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保證教學質量。所以,在初中語文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運用微課引導學生加深對語文課程內容的理解,提升學生的鑒賞、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 郭閩紅.微時代,大課堂——關于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思路與評價[J].決策論壇——管理科學與經營決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2016(9).
[2] 魯明.淺談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具體實施及運用[J].中華少年,2017(11).
[3] 樊治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微課的運用探討[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7(3).
作者簡介:魏紅梅,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康樂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