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芳
摘 要:作為農村的班主任,自身的責任非常重大,除了要完成本學科的教學工作,還要幫助其他科任教師的教學,并且還要安排班級的日常管理活動、參加或組織各種會議,壓力非常大。在班級管理中,要幫助學生在學習上獲得進步,并在思想道德、為人處世等方面獲得成長,因此,農村初中班主任教師要明確自身的重要性,掌握科學的教育方式,引導學生向著正確的道路前進。
關鍵詞:農村初中;班主任工作;教育管理;策略
初中的學生正處在人生的重要階段,在學習上壓力比較大,心理上比較敏感,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作為他們的班主任,如果在這個時候依然把重點放在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忽略了教育管理工作,就有可能會影響學生的心理發展。因此,初中班主任教師在日常工作中,要對學生做出積極的引導,提高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一以身作則,為學生做出表率
初中學生的感情非常細膩,此時的他們已經不再像小學時一樣懵懂無知,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但是在行為上還是比較幼稚的,在他們看來,只要是教師和家長能做的事,他們都能做,而且會潛意識地進行模仿。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儀表和儀態,穿著得體、儀態大方、待人謙遜,這是作為一個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其次,教師要明確自身的職責,不要把生活中的消極情緒帶到課堂之中,試想:如果班主任教師每天穿著拖鞋、畫著濃妝、染著五顏六色的頭發就來上課,還在課上莫名其妙地發脾氣,這個課堂氣氛能好嗎?學生會怎么想?能配合老師的工作嗎?肯定不會!而且還會有樣學樣,產生叛逆的心理,對教師產生抵觸。所以說,教師在對班級工作進行規劃之前,首先要對自己進行正確而全面的審視,在工作中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時刻保持教育的激情,通過多種渠道對學生進行管理,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努力,從而引導學生的行為。
二加強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除了家長以外,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應該是最親密的,因為班主任不僅要做好自己負責的科目的教學,還要對其他任課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解決,并且主持班級的會議召開、安排班級的各項日常活動。但是就目前農村初中的情況來看,絕大多數學生對班主任都是“敬而遠之”的,平時最怕和老師溝通,路上遇見了都想掉頭就跑。出現這種情況最大的原因,就是師生之間的溝通出現了問題,教師在平時對學生過于嚴厲,尤其是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問題的時候,沒有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分析,而是武斷地認定學生在課上不聽講、不好好學習,長此以往,學生失去了傾訴的欲望,還有的教師習慣在課堂上點名批評,覺得能夠起到“激將”的作用,但是卻忽視了初中生的年齡特點,造成了相反的效果。因此,教師在平時要注意和學生的交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并且多關心學生的生活,針對他們面對的困難給出合理的建議[1]。
三分析學生心理,加強針對性的疏導
初中階段是整個教育過程中最特殊的一個環節,首先,它是義務教育連接高中的轉折點,其次,初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的關鍵點,情感、認知、意識等都在迅速發育,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心理會出現很多的波動,有的時候這些波動會表現得比較明顯,比如上課開小差、暴躁、早戀、上網吧等,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傳統的教育方式都是批評、叫家長、寫檢查等,但是這會在很大程度上損傷孩子的自尊心,覺得沒有人理解自己,甚至在不斷的批評聲中懷疑自己是個壞孩子,從而對自己的行為產生一定的放縱性。在這一方面,“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訴我們:堵不如疏。與其把學生的這些表現當作洪水猛獸來激烈抵制,不如采取溫和的方式來進行疏導,給他們講解青春期的相關內容,引導他們正視自己的心理變化,并進行有效的自我調控。
四定期家訪,做好家校的互動聯合
初中學生即將面臨中考,很多家長都會把學生的課余時間用補習安排得滿滿的,對于學生表達的想法,很多父母都是“大家長”做派:好好學你的習,這些用你管嗎?一點都不著調。這樣“包辦式”的強制措施,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從而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發展。因此,班主任教師應該定期進行家訪,向家長宣傳正確的教育理念和辦法,并對學生在學校的表現進行反饋,充分認可學生身上的優點,以期獲得家長的支持,促進家長對班級管理的參與性,做好家校的互動聯合,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2]。
五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班主任教師在進行班級教育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適當地放下對學生成績的要求,以身作則,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同時,要多關注學生的變化,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問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有叛逆行為的學生,要本著不放棄的原則,從學生的內心出發,進行有效的疏導。
參考文獻:
[1]彭結梅.論新時期如何做好農村地區初中畢業班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J].教師,2017(12):123.
[2]莊建亮.淺談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常見問題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7(8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