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Hiteach智慧軟件在教室中的廣泛應用,這些智慧技術不僅帶來教學環境“質”的飛躍,也給語文課堂教學提出新的方向。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這些先進的設備和軟件,讓它們觸及傳統課堂教學所難以到達的角落,讓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滲透于每一堂課中,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IRS系統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機融合,從而更加精細、有效、形象地開展課堂實踐活動。
【關鍵詞】IRS系統 教學策略 閱讀能力
隨著計算機與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智慧技術在課堂教學中被廣泛開發和推廣。HiTeach 三合一教學系統,是由互動電子白板、IRS即時反饋系統與實物提示機等教學輔助工具整合而成的軟件系統。它的出現使課堂教學呈現出了一體化、立體化、生動化的特點,同時,它也提出了一個新課題——如何最大程度發揮其功用。既要發揮其在教學上的便利性,又要使智慧教學更具價值性、效能性,教師在設置學習任務時,需要調動HiTeach的各種功能,環環相接,充分開啟學生的“聽、說、思”之旅,與教師進行積極的互動,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HiTeach作為一種智慧教學輔助軟件,能及時反映學生個人意見的工具多是IRS遙控器。但是面對遙控器上的幾個數字按鈕,許多老師想到的大多是進行選擇題和搶權——這確實是IRS遙控器的最基本的操作運用。但如果只是把它當做完成選擇題和搶權工具的話,就會大大限制課堂教學思維。借助IRS互動反饋系統這種新型的教學輔助設備,進行課堂互動反饋教學及課后測評數據分析,實現課后匯總分析和跟蹤評估,不但能及時關注到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能及時準確具體地作出有效的評價,更進一步的是,它能利用云端補救學習平臺進行教學管理活動,從而使得教學活動更加精細、有效、形象。經過近幾年的課堂實踐活動,我們發現利用IRS互動測評系統,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上有著顯著的功效。下面結合自己的課堂實踐,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IRS系統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機融合:
1.聚焦要點、多種選擇的策略,形成提取、整合信息能力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事實上,我們的學生面對語文閱讀總是存在“想當然”的毛病,文中明明提示了答案,他們視而不見;文中明明有線索可尋,他們卻找不到。然而,利用IRS互動測評系統,卻使這種“想當然”無處可藏。
如教學《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第一板塊:背景了解。師以“它是一個怎樣的組織?”引出文后的“資料袋”,通過默讀來完成閱讀任務一。
學生用IRS系統進行選擇。結果選A占50%,選B占6%,選C占0%,選D占44%。針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根據學生捕捉到的信息,隨機剪切“資料袋”相關內容,一一呈現后發現A項信息不正確。閱讀“資料袋”,關注這些輔助內容,提取關鍵的信息,利用IRS互動測評系統,有效反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予學生獨立的空間,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隨機剪切的現場生成,極大地體現了“以生為本”的課堂學習氛圍。
利用測評系統,并不是為了追求答案的準確性,而是在測評討論的過程中對學生提取信息、處理信息能力進行系統訓練。測評系統受益的不是部分學習動機強、閱讀能力優的學生,而是學習上需要促進、閱讀能力中下的學生。測評系統直觀地讓他們接受學習刺激,學會提取、整合信息的本領,學會聚焦文本,聚焦信息的重點。
2.引發矛盾、展開思辨的策略,提高比較評估能力
比較評估能力旨在讓學生形成批判性思維,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為此,我們經常利用測評反饋系統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干預,引發矛盾,從而展開思辨,在思辨過程中讓學生建立文本與自身的聯系。
如教學《猴王出世》第四板塊:比較閱讀,完成閱讀任務三。
學生邊讀邊畫出寫眾猴的詞句。反復讀這些詞句后,用IRS遙控器完成閱讀任務三。結果選A占30%,選B占40%,選C占10%,選D占20%。根據學生答題情況,教師讓學生再次閱讀課文,讀寫眾猴的詞句,抓住一個詞語或者一個句子,具體說說它在文中的作用。教師并提示作者這樣寫是什么表現手法。
從這個教學案例中不難看出,設計好的問題可以引起學生內部的已知與未知的矛盾,借以調動學生對文本展開主動、能動地自我活動,激發學生深入思考教材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比較評估能力。
引發矛盾可以有如下三種形式:①用否定來激發:提出同兒童的想法完全相反、對立的想法,否定、反對A=非A的必然性。②用類比來激發:提出相互類比的事物,比較分析兩者的異同,清楚地把握各自的本質。③用限定來激發:使學生只能按照一定的思路去思考的具有具體方向作用的提問。這些問題大都以開放性問題的形式呈現。
運用測評系統,就可以引導對開放性問題的課堂討論,直觀地發現學生不同的觀點,鼓勵學生對觀點進行說明,對同學觀點進行評論。特別是根據學生回答結果,進而開展討論,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快捷性和判斷力。真正有價值的學習,是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通過對矛盾的釋疑,讓學生自我尋找答案,從而遴選出所需信息,逐步獲得真知,而不是模仿別人的答案,人云亦云。
3.小組合作、同伴互助的策略,培養整合詮釋能力
整合詮釋是語文學習非常重要的能力,要求學生提取自己已有的知識,聯系文中未直接表達的信息,能夠做到:分辨文章整體信息或主題;考慮文中人物可選擇的其他行動;比較及對照文章信息;推測故事中人物的情緒或氣氛;詮釋文中信息在現實生活的適用性。這種能力的提高單靠一個學生自身努力,自身學習難以達到,為此,我們采用小組合作、同伴互助的策略,從整合同伴的所得起步。
利用IRS測評反饋系統,我們看到了智慧技術賦予課堂教學新的生命和活力。它不僅是技術手段上的一種革新,更是教學方式上的一場革命。無論是技術手段、或是教學方式的改變與創新,它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課堂教學更生動、更有效,讓“以生為本”的教學深入于每一堂課堂實踐中。而教師所需努力的方向則是在當前的智慧型課堂之下,繼續探索各種教學方式,真正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并在課堂實踐的基礎上,促進技術手段的進一步革新。只有適應了新教學環境的教學方式,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參考文獻】
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