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威 于亞楠
摘要:校園文化是學風的重要載體,對學風建設起到導向和激勵的作用,而學風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學風建設與校園文化建設本質上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系。因此,探討新形勢下校園文化對高校學風建設的影響,對構建和諧校園和培養高素質人才具有重要而又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校園文化;學風建設;解決方法
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它體現了一所學校的學風與校風。而學風是一所學校在治學精神、治學態度和治學方法等方面的風格,也是其知、情、意、行的綜合表現。學風建設對學生成長起著重大作用,也對學校的發展和建設產生深遠的影響。但隨著時代發展,對于90后的學生們來說,學風的培育單純依靠思想教育的方式缺乏新鮮感和趣味性,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因此,將學風建設融入校園文化建設,是新時期學風建設的重要手段。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依靠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不僅能給師生創造一個有形而莊重的心理“磁場”,還能在無形中統攝全體師生的靈魂,通過其精確的導向性,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魅力。
一、校園文化對學風建設的作用
(一)文化建設是學風建設的精神引領
青春期學生的心理,生理尚未成熟,極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而缺乏人生方向。研究表明,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在青少年時期就已基本定型,要讓他們對社會,對人生有正確的理解,就必須在日常生活中樹立正面形象,正確引導其思維與行為。健康的校園文化,總是具有積極向上的精神,無形中使學生受到感染,受到影響,對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具有重要價值,同時實現對學風建設的精神引領。
(二)文化建設是學風建設的氛圍烘托
校園文化中科學、文明、有益、有趣的精神文化活動能夠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能夠營造文明、健康、高品位的文化氛圍和精神氛圍。學生耳濡目染,能在不經意間提高審美情趣、道德修養,增強對先進文化、高雅文化的感受力與領悟力。通過校園人文景觀建設,如校園建筑、雕像、園林等實物,以及軟文化建設,如校風、校訓等,培養廣大師生的人文精神。形成一種良好的學術和文化氛圍,有利于促進學風的建設。
(三)文化建設是課程建設的有效源泉
校園文化是隱性課程的主要組成部分。校園情境中的各種人際關系、各種制度、各種環境對學生產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就是隱性課程。例如,“英國的國家課程規定了環境教育的三個視點:‘校園情境中關于環境的知識,‘為了環境的價值觀、態度、積極行為,‘在環境中通過環境的素材”,這些視點是建構環境教育課程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創建和諧校園的過程就是拓展課程資源,開發課程資源的過程,也是學風建設的重要過程。
二、以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學風建設的主要舉措
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滿足師生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和追求,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通過我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實踐,我們深刻認識到,在學風建設中,高品位的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必須做好堅持“四性一化”的工作內容。
(一)堅持校園文化活動的思想性
充分利用黨課、團課與“兩課”陣地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充分利用報刊、廣播、櫥窗和校園網絡等多種形式加強校園文化的宣傳,對學生進行熏陶和教育。同時利用優秀人才先進事跡報告會來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引導學生奮發向上,樹立崇高的理想和成才目標,努力在全校范圍內形成拼搏奮進、立志成才的積極、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以促進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觀。
(二)堅持校園文化活動的學術性
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必須注重學術性,通過校內專家講壇經常舉辦一些學術報告和講座、專題討論會、專業知識與學科競賽和學習研討會等,在師生中廣泛進行學術交流,營造學術氛圍,不斷增加校園文化的知識含量和科技含量,有利于學生培養刻苦的學習態度。
(三)堅持校園文化活動的實踐性
充分利用社團活動、知識競賽、外語角、學生科技技能訓練、社會實踐、科技下鄉等活動的開展,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團體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造能力。同時要充分發揮大學生社團的自主功能,在加強團委領導作用的前提下,放手讓它們大膽地開展諸如科技、文學、書畫、演講、歌唱、舞蹈、器樂、曲藝、集郵、棋牌、攝影、公關禮儀等各項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培養學生踏實嚴謹的學習方法。
(四)堅持校園文化活動的創新性
創新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主旋律。在新形勢下,開展豐富多彩的貼近學生學習、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實際的校園文化活動,需要我們不斷地開拓進取。比如,在低年級開展與名師對話活動,對學生的人生導航與學習指引可起到重要作用。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知識的更新、就業壓力的增大,有意識地通過心理咨詢和體育活動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強健的體魄,以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五)堅持校園文化活動的制度化
規章制度是校園文化建設和學風建設的根本保證,它可以保證校園內學習、工作、生活的正常進行,并協調校內人與人之間、不同群體之間的行為關系。和諧有序的校園環境必將為學校和師生員工的發展帶來活力,它對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可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有益于師生員工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高校必須根據自身的辦學理念,改善自身的軟硬件環境,加強監督與管理,營造濃郁而溫馨的學習氛圍,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調動廣大師生員工的主觀能動性,逐步造就嚴謹高雅、務實進取的校園文化建設精神。
總之,以促進學風建設為出發點,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突出思想性、學術性、實踐性、創新性,堅持制度建設,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是促進學風建設行之有效的途徑與方法。高校應該把校園文化建設和學風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特別是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新時期,應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積極探索學風建設的新路子、新方法,一切從實際出發,求真務實,不斷進取,努力營造一種良好的校園氛圍,為培養新時期合格的創新型人才多作貢獻。
項目來源:2017年度河南省高校輔導員工作精品項目。
作者簡介:宋威(1980-),男,講師,研究方向:學生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