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百花,易 鵲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5)
藥用植物學是中藥及藥學相關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為后續中藥鑒定學、中藥化學、中藥學等課程學習奠定基礎[1]。該課程內容包括三大部分,分別為藥用植物的形態學、藥用植物的內部構造和藥用植物的分類學部分,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其中藥用植物的分類學部分教材列舉了一百多科常見藥用植物,內容多且容易混淆。如果用單一教學方法進行授課,學生容易失去學習興趣。經過多年探索,筆者嘗試綜合應用多種教學方法,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使教學內容通俗易懂,而且提高了學生對藥用植物的識別能力,提升了教學效果。
PBL教學法是以問題的設計和解決為核心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是通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分析并解決問題來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將教學重點和難點設計成問題,學生通過自學,全面系統地掌握相關知識點,并初步分析、解決問題,完成教學任務[2]。例如,學習蓼科植物時,教師先引出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人形何首烏,然后向學生提問:傳說中的人形何首烏自然界中是否真的存在?何首烏是哪個科的植物?何首烏有何形態特征?霸王洗發水有烏發作用,是因為含有何種中藥?何首烏的入藥部位有哪些?何種類型的何首烏才有補肝腎、烏發的作用?蓼科植物有哪些形態特征?這些問題需要學生預習課本知識、查找資料、分析思考后才能解決。學生通過預習和查找資料,提出自己的見解,記憶更加深刻,激發了學習興趣和創新動力。
項目教學法是將教學內容分成若干個項目,教師圍繞項目開展教學,學生全程參與、探究、感悟、體驗。藥用植物的形態學部分可以采用項目教學法。例如,選取“葉”作為項目教學內容,把全班學生分成4組,一組采摘不同形狀的葉,一組采摘不同類型的葉,一組采摘不同脈序的葉,一組采摘不同葉序的枝條。每組針對任務展開討論,制訂小組計劃并形成書面文件。項目完成后各小組派選一名代表匯報本組項目完成情況,教師綜合各方面情況進行客觀評價,評出名次,給予一定獎勵。項目教學使學生學習興趣大幅度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得到加強,同時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交流能力也得到提升[3]。
藥用植物種類繁多,形態特征復雜,難以記憶。通過比較可以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加深對藥用植物的理解,避免混淆,便于學生理解、掌握。如白首烏和何首烏兩種藥用植物只有一字之差,學生很容易混淆。若比較兩種藥用植物的不同之處并歸納列表,學生則在短時間內就能識別和掌握(見表1)。

表1 白首烏與何首烏的區別
直觀教學法是指應用圖文、掛圖、實物演示、模型、語言描述、多媒體、現場參觀、視頻等直觀手段來組織教學。直觀教學法是目前傳授知識最生動、最快捷、最樂于被學生接受的教學手段之一,也是藥用植物學教學中應用最普遍的一種教學方法。在藥用植物學教學中運用多種直觀教學手段,能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培養立體思維以及觀察和表達能力[4]。
藥用植物學教學中,采用整體聯系教學法,能將局部變為整體,將零散變為系統[5]。例如,上課時教師可以展示一株學生熟悉的蒜和蒜子,告訴學生蒜下面白色細長的像胡須一樣的根所組成的根系為須根系,多為單子葉植物的根系,蒜為單子葉植物。白色細長根的上部為白色的鱗莖,因長在地下,為變態莖。蒜子就是成熟的鱗莖,從外到內剝開,最外層是白色膜質鱗葉,接著露出肉質蒜子,為肉質鱗葉,把所有蒜子都剝下,剩下的圓盤狀結構為鱗莖盤,中間細長桿為地上部分的莖。白色鱗莖上部為葉,條形葉,中間有平行脈,因葉柄上只有一葉片,所以為單葉。大蒜為百合科植物,具有百合科植物的一般特征。這樣由一株植物聯系到根、莖、葉等形態學知識和百合科分類學知識,將教學內容有機聯系起來,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收到了較好的效果。6實訓教學
實訓教學是藥用植物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目前我校實訓教學包括室內實訓和室外實訓。室內實訓有顯微鏡室觀察藥用植物內部構造,標本室辨別植物形態和植物分類;室外實訓有校內藥植園和校外實訓基地實訓,室外實訓基地為衡山野外實訓基地。每年五、六月份,藥用植物生長茂盛的時候,我院將中藥專業學生送往實訓基地,培養其野外工作能力,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藥用植物學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不僅要求教師有豐富的知識,還能因人制宜、因課制宜,不斷創新教學理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藥學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春生.論《藥用植物學》教學改革[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7,23(16):1-3.
[2]秦佳梅,劉雪蓮,張秋菊,等.問題式教學在“藥用植物栽培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4,35(3):72-73.
[3]李光鋒,陳玉秀.項目教學法在《藥用植物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4(4):95-96.
[4]紀寶玉,裴莉昕,董誠明.直觀教學法在藥用植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藥學教育,2012,28(2):36-38.
[5]王德群.整體聯系教學法在藥用植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藥學教育,2012,28(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