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淑珍
摘 要:導課,即導入,對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課堂導入能夠將學生原本分散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集中起來,讓學生全神貫注地進入新課的學習。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緊密結合教學實際,淺顯論述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導課藝術。
關鍵詞: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導課藝術
導課,即課堂導入環節,又稱課堂喚醒環節。有人認為導入純屬作秀,甚至有人認為導入是浪費時間、是多余的。事實上,這樣的想法都是錯誤的。導入對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在課堂伊始,學生的注意力仍然是“七零八落”的。有的學生可能仍然在回味課間的某件趣事,有的學生可能依舊在思考上節課的某道難題,有的學生可能依然在做著手頭的瑣事……面對這些注意力分散的學生,如果教師一開始就開門見山大講特講,真正認真在聽的學生寥寥無幾。
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更多的學生盡早進入聽課狀態,導課不可或缺。教師“有意”的導入,對學生來說,正就是“無意”的喚醒。下面筆者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淺顯論述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導課藝術。
一、以“舊”引“新”——復習導入
知識之間都是相互聯系、彼此關聯的。如果學生找準了知識之間彼此聯系的線索,那么,他們不僅能夠建構起一個系統的知識體系,還能夠更加透徹地理解相關知識。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通過引領學生復習舊知識,引入新知識。對于學生而言,舊知識要么是非常熟悉,要么是比較熟悉的。無論是比較熟悉,還是非常熟悉,當教師一提到這些舊知識的時候,學生回顧舊知識的意識就會被喚醒。在這種無形意識的推動下,學生就會逐漸對新知識產生興趣,至此,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欲望就被徹底喚醒了。
比如說,在教學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表形態的塑造》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筆者就是通過復習舊知導入新課的。具體如下:筆者通過讓學生完成一些練習題目認真復習了前面三章的學習內容,學生重溫了大氣和水是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星球最富動力的兩大因子,而且是生物維持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然后,筆者峰回路轉,指出大氣和水的作用還遠不止如此,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千姿百態的地球表面與水和大氣的作用也是密不可分的。
在教師的步步引領下,學生若有所思地回顧舊知識。通過復習舊知識,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意識逐漸被喚醒。由此可見,通過復習舊知,教師可以成功地導入新課的學習。
二、借“情”激“趣”——情景導入
情景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在立足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精心創設一些形象逼真的教學情景,憑借這些教學情景,循序漸進地實施有效的教學。情景教學法可以運用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導入環節也不例外。在高中地理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在深入挖掘教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巧妙利用各種教學輔助手段,精心創設形象逼真的教學情景。當學生置身于這樣的教學情景中時,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被順其自然地激發。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環”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筆者利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創設了這樣的教學情景。教師以形象逼真的課件向學生展示了水形形色色的形態,奔流不息的江河、波濤洶涌的大海、晶瑩剔透的露珠、朦朦朧朧的水汽以及形態各異的冰雕等,就在學生贊嘆這些水的姿態之時,教師乘勢導入了新課“自然界中的水循環”。
循著教師的步伐,學生一步步走進了教師創設的形象逼真的教學情景之中。與此同時,學生對新課的學習也產生了無限的期待。由此可見,依托形象逼真的教學情景,教師可以成功地導入
新課。
三、設“問”生“疑”——懸念導入
學貴有疑。陳獻章說:“前輩謂學者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知識,又被稱之為學問。“學”和“問”是密不可分的。“問”是“學”的原動力。基于此,在高中地理課堂導入環節,如果教師能夠想方設法觸發學生的各種“疑問”,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課堂學習中去。換言之,高中地理教師可以通過設“問”生“疑”,巧妙地利用一些懸念導入新課。
《山岳的形成》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中的一部分內容。在教學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筆者通過設置疑問導入了新課。首先筆者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了喜馬拉雅山和維蘇威火山的美麗景觀。然后,筆者問道:“同學們,你們知道它們的成因有何不同?”
教師通過設置一些“疑問”導入新課,能夠在課堂一開始就迅速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導入新課的學習。由此可見,借助形形色色的疑問,教師可以成功導入新課。
綜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整體把握教材教學內容的前提下,以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為紐帶,引領學生通過復習舊知識導入新知識;教師可以在深入挖掘教材教學內容的前提下,以學生豐富多彩的實際生活為藍本,精心創設形象逼真的教學情景導入新課;教師可以在緊緊圍繞教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以各種妙趣橫生的問題為依托,巧妙設置各種各樣的懸念導入新課。
當然,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導入方法遠不止這些,教師還可以通過講述一些異彩紛呈的故事導入新課,教師也可以通過播放悠揚婉轉的音樂導入新課等。
總之,高中地理教師一定要在立足教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有意”導入新課,并借此“無意”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
參考文獻:
[1]王鐵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導課藝術[J].讀天下,2017(3):67.
[2]李雪敏.淺議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導課藝術[J].青春歲月,2017(22):98.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