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我國在政治、經濟、科學文化、軍事等綜合國力上有了質的提高,在經濟、科技等國家硬實力的飛躍式發展下,我國的教育事業等軟實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全國實行了九年義務制教育,一些發達的一線城市甚至普及到了十二年。無論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語文都是必讀科目。語文是一門多功能基礎性學科,旨在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與智力的發展,追求其綜合性能力,使其全面發展。然而,作為高中教育中的基礎學科,應試教育的模式使高中生學習語文的目的只是為了升學,學習的興趣、熱情和動力嚴重缺乏。如何有效調動高中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主動性是高中語文教學的焦點和難點。在此立足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潛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來做的研究。
關鍵詞:高中語文;興趣;被動;主動;引導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老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問題
1.講話語速過快,隨意性強,方言夾雜,重點不明確
在教學中很多老師出現語言表達不夠嚴謹、精煉,而且自己往往沒有覺察。雖然許多老師備課充分且對自己要講的內容很了解,但講話的速度過快,夾雜方言還不時說些其他故事,使學生分不清楚重點在哪里。
2.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只注重教材的鉆研或者照本宣科,而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認識水平。在教學時只顧自己講得酣暢淋漓、照書發揮,不管學生是否真的理解透徹,使課堂氣氛沉悶。“提問法”是在教學中老師經常運用的方法,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感,但時常是老師自問自答,不僅難以起到開啟學生的思路,還間接地挫傷了老師的教學積極性。
3.教學方法枯燥乏味,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目前許多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出現離開了PPT和書本就不能講課的現象。僅僅滿足于對教材內容干癟、簡單、機械地重復,很少設計鉆研出較新穎的教學方法,在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下過分強調死記硬背和刷題,沒有注意到語文是一門人文學科,需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沒有在學習中正確有效地引導學生,不注重激勵、表揚、啟發學生,而更多的是批評、指責,挫傷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造成課堂效率低下。
(二)學生在高中語文學習中的問題
1.對語文學習缺乏興趣
在功利實用主義的影響下,學生把時間更多地投入到數理化當中,而語文這種需要長時間堅持和學習且效果并不顯著的學科自然便受到冷落。人文的養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語文學習的自身特點需要通過閱讀、感悟去獲得。
2.語文學習習慣不好
學習習慣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習質量的好壞,認為我們的母語就是漢語,從小到大不需要花費過多的時間也可以學好,是目前普遍性的觀點。這個認識首先不論對錯與否,我們應該明白任何不傾注時間和精力的學習都是不可能學精的,尤其是像語文這樣的學科更加需要我們平時的積累。
3.學習方法不當
正確的學習方法是提高語文學習效率增添動力的有效途徑,在學習的過程中,一部分同學并沒有養成預習的好習慣,如果沒有事先去預習,那么老師講解你可能聽得云里霧里,就算聽懂了,你也失去了自己思考和拓展的時間,不能更好地立體把握文意。
4.學習動力減弱
因為每個學生學習的動機不同,所以學習的動力也就不同,動力所能持續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失去對語文學習的欲望,不僅阻止了點燃學習的激情,并且學生無法將學習的欲望轉化為動力,導致了學習效果不明顯,更加失去了學習信心和動力,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的結果。當然,學習氛圍不夠濃厚也是導致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被動學習”的重要原因。
二、如何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
(一)老師應該怎樣提高學生的主動性
一是教育學生必先激發學生的興趣,語文老師應該有正確的語文教學理念,改正過去在語文教學中急功近利的態度,幫助學生重新找回學習的樂趣和信心。依靠老師的指導加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了解語文,學習語文,讓學生了解到語文課本上的文章也可以像網絡小說那樣有趣。二是以身作則,語文老師的態度將影響學生對學習語文的態度,教師要用積極的態度去對待學生和教學。三是改變創新教學方法,老師不再一味地照本宣科,注重與實踐相結合,積極活躍課堂氛圍,回歸“語文本位”,不再向學生灌輸數理化英語才是最重要的思想,從而排擠語文。學生參與到其中來,自己去感受人文的美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動力。四是鼓勵、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皆盡可能地為其創造一個思想自由、學習自由的環境,發掘其潛能,讓學生對自己有進一步的認識,增加其自信心,從而使其主動學習語文。
(二)學生自身如何主動學習語文
一是積極探索激發語文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去閱讀、鑒賞、品味語文的魅力,從心底愛上這門學科。二是團結合作,借助外部的力量來提高學習能力,和同學一起討論、實踐語文學習的方法。三是擺正自身的態度,思考為什么要學習這門學科?學習了語文能給自己帶來哪些東西?一個班可以有很多學生,但是只有一個老師,正所謂眾口難調,當老師不能適應你的學習習慣時,你要努力去適應老師的教學方法。四是學習方法的改變,用對了方法,語文學習就能事半功倍,學生應該努力培養自身的“語文素養”,拓展視野,加強閱讀,并且從心里認可學習語文是件快樂的事,不需要外部約束力,自己主動地學習。五是客觀認識自身的特長,從特長中找到自己的優勢增添信心,為語文學習找到動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李瀟.高中生語文學習動力研究[J].四川師范大學,2012.
[2]徐舒.高中語文學習興趣缺失原因及激發對策[J].語文天地,2014(4).
作者簡介:常笑雨(2000—),女,漢族,遼寧省撫順市人,單位:撫順一中。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