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肩負著為語文學習打好基礎、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和樹立學生正確閱讀觀的重任。但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著“事倍功半”、甚至“事倍功無”的問題。本文根據筆者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簡要分析了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原因,以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低下的原因,提出了幾點有效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
母語教學一直是其他學科進行教學的基礎,小學語文更是基礎的基礎。小學語文對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和整個人生階段的學習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換句話說,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就是以一篇篇閱讀文本為依托,來讓學生進行語音、基礎漢字、句法語法、行文規范等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正是因為閱讀教學如此重要,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師和小學語文工作的熱愛者以及研究者,才會不辭辛苦的對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進行研究,并試圖找出最佳的教學方法來改進教學,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 提升閱讀教學的原因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陳壽也說過:“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因此,筆者認為,增強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就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作用,不僅能夠增強小學生與他人交流溝通的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語文知識,從而提高語文成績。同時,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關鍵時期,也是重要的學習過程。在小學階段,增強語文閱讀有效性,不僅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還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也為小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低下的原因
(一) 缺乏教學感染力
研究表明,同一篇文章由不同的教師進行講授時,其帶給人們的感官以及氛圍的營造方法都是不同的。而這其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教學感染力。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擁有良好的感染力,能夠使詞語的閱讀更為悅耳,教學的姿態更為優雅,氛圍的營造更為輕松。而將上述這些行為進行結合能夠讓學生跟自己形成閱讀共鳴,從而達到感染學生的目的。反之,如果教師沒有做到上述這些行為,就會缺乏足夠的教學感染力,從而導致教學受到制約。
(二) 單一的教學方式
單一的教學方式也是閱讀教學有效性低下的影響因素之一。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1. 語文閱讀課的形式缺乏特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缺乏足夠的變化與激情,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2. 語文閱讀課不具備針對性,致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每一篇課文的備課和授課無法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導致教學工作的開展受到阻礙;3. 教師教學工作中的創新受到制約。單一的教學方式形成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師對課堂授課缺乏足夠的掌控。正是由于這種原因導致教師的教學中只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根據教案按部就班地展開教學卻沒有很好地正視問題。
三、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 增強教學感染力
小學語文教師要想在閱讀教學中實現打動學生的目的,就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教學感染力。通過感染力不僅能促進師生間的交流與溝通,還能促進小學生對閱讀學習的參與更為積極。通常來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感染力的增強可以通過以下兩點來進行:1. 教師在課外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通過閱讀范圍的拓展,來提高自身的閱讀教學能力,并苦練聽說讀寫的基本功。2.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課外練習的能力有意識地融入到教學中,并從中汲取經驗。比如,教師在授課之初可以利用教學導入的練習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在教學導入的練習中需要對課文進行閱讀,以此來掌握課文的背景、中心以及表達出來的情感,從而選擇出最為適當的教學導入方式并實現教師與課文相互融合的教學效果。此外,教師還可以依靠學生達到教學導入,以此來增強教師的教學感染力。比如,教師在實現依靠學生來達到教學導入環節時,可以指引學生主動對課文進行預習,并將基礎的導入方法傳授給學生,從而提高學生學習閱讀的積極性。不僅如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增強教師教學感染力以及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式還有提問、板書與師生共同閱讀等方式。
(二) 豐富教學方式
首先,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小組競爭的方式。由于小學生心理年齡偏低,存在較強的好勝心理。而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在閱讀課堂教學中,將學生進行分組,并開展有關閱讀的競賽方式,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促進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蘊含著豐富情感以及濃厚意味的文章開展朗讀競賽。這樣不僅能夠增強學生記憶、朗誦的能力,還能夠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其次,教師還可以將課外閱讀的方式傳授給學生,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能力。學生在經過教師的指引下,在課外閱讀相關的文章,不僅可以擴展學生閱讀的視野,還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能力,從而促進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增強。同時,還能讓學生自主學習與自主思考的能力在課外閱讀的方式中得到鍛煉。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對課外閱讀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決,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夠激發學生閱讀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進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綜上所述,閱讀是開闊學生視野的重要手段,教師利用有效的教學引導學生閱讀,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還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這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義。為此,老師在課堂上應該不斷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高效率地完成閱讀任務。
參考文獻:
[1]馬玉英.淺談如何打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門[J].學周刊,2015(04).
[2]趙培香.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研究及啟示[N].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01).
[3]蘇天慧.如何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J].文理導航(下旬),2016(10):78-79.
作者簡介:
劉漢美,山東省日照市,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西湖鎮范家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