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標課程的改革,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也發生了相應改變。對小學語文教學來說,作文是一個重點,又是一個難點,作文教學的創新不僅能夠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還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本文由此略作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創新
一、 引言
創造力是一個深奧而又經常會受到人們爭論的定義。斯騰伯格曾指出:創造力是一種創造新穎、適用的產品的能力。目前國內普遍認為創造力就是按照特定的目的,憑借已有的信息,產生出新穎、獨特、具有社會利用價值產物的能力或特性。它主要包括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想象。創造性思維是利用與眾不同或新奇的方式去處理問題的過程。創造性想象是根據特定目的,在頭腦中通過改造,創新出新形象的過程。
從目前國家提倡的“素質教育”和2011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均可看出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必要性。通過對相關研究的閱讀,筆者發現主要的培養措施如下:給教師注入與時俱進的教學觀念和教法,更改教師角色。筆者也認為在語文教學中要想培養、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先要做到的就是改變傳統的教師教育理念,建立創新型教師隊伍;再要運用恰當地培養方式。另外,筆者還在此前提出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這些方面進行了相關闡述。
二、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創新的意義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創新的目的具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通過對教師培養學生創造力的現狀進行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其次,通過探求問題存在的原因,進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最后,真正地實現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創造力水平進行提高的先進理念。讓學生成為獲得知識技能、全面和諧發展的對象,在學習中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能動性;讓老師更新傳統的教育教學觀點,明確了解到培養學生創造力的關鍵性,并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以達到為國家、社會教育出創新型人才的目的。
文章預計會對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產生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就理論意義而言,素質教育是一種以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和實踐能力為主的教育,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有利于他們的全面和諧成長,其發散思維和創造性想象亦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訓練。創造力的培養還可以引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助于他們形成恰當地自我效能感,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但近來關于“如何對學生進行創造力的培養”文章數量并不多、文獻資料不足。這就導致對“在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創新理論意義重大。
就實踐意義而言,如今的實際課堂中,還存在些許教學方式偏于傳統的教師。譬如:以教師、課堂為中心,以學生的成績為評價的唯一標準,教學中也只重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機械識記,忽略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對其創造力的培養。筆者針對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具體可行的措施,有助于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和效率,為教師對學生多種能力和思維的培養和發展提供可供參考的教學方法。因此,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創新的實踐意義也比較強。
三、 小學語文作文創新的教學方法
(一) 創新性作文教學
作文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教師要提倡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積極幻想,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創造力。按類型出發,應多讓學生寫組合、圖畫、科幻作文。按評價出發,教師應倡導鼓勵性原則,運用新穎獨特的評價語言。
通過閱讀四年級兩個班級的作文評語,筆者得到以下信息:一個班級的作文評語中26.7%是屬于傳統的評語類型,而另一班級60%的評語是屬于無實際意義的。諸如:直接批注優良等級,用“字跡工整,語句通順,表達清晰”之類言語加以評價。教師在評價學生的作文時,應用心去閱讀、去聆聽學生的心聲,對富有創造性的想法要及時鼓勵,盡量運用新穎獨特的評語。
(二) 培養學生創造力
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持有不同的看法:有些教師認為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非常可行,并且表示自己在教學中經常會采用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教學策略;有些教師則有著截然不同的回答,她認為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存在阻礙因素,不甚可行,并且闡述了自己不甚清楚培養學生創造力的相關方法。同時,筆者還進一步地了解到這兩位教師現在所帶的班級是剛接手的,而且初次測驗得到的數據表明兩班當前的創造力水平相當,這就保證了研究的可行性。緊接著,對這兩位語文教師的課堂進行觀察記錄,從中確定了她們在教學中的不同之處:有些教師重視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并靈活地采取多種教學方法;而有些教師在教學中沒有體現出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只偏重傳授書本知識。最后,筆者再次對兩個班級進行托蘭斯創造性思維測驗,前后兩次測驗的間隔時間為一個月,根據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進行評分。
參考文獻:
[1]朱艷紅.讓寫作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的探討[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09).
[2]劉效會.試析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J].課外語文,2017(21).
[3]王香萍.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效果[J].中國校外教育,2017(21).
[4]周慶華.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J].好家長,2017(34).
作者簡介:
仵娜娜,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內蒙古烏海市烏達區幸福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