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教育應從娃娃抓起”這句話的正確性不容懷疑,幼兒時期孩子形成的習慣往往會成為孩子成長中難以改變的“本性”,一個人一生的發展就始于幼兒時期。很多人都已對幼兒教育已經有了足夠的重視,卻因為應試教育的影響,將幼兒教育過早的等同于了“小學教育”。應用體育游戲教育可以使幼兒教育回歸“幼兒化”,使素質教育從幼兒學段開始,使全面發展與能力發展從幼兒學段開始。
關鍵詞:幼兒教育;常見;幾種;體育游戲
幼兒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開始,目前幼兒教育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幼兒教育過分的“學前化”,很多幼兒園在這一時期為了迎合家長的“需求”,為了迎合社會的“滿意度”,將幼兒教育變成了“小學教育”。這樣顯然是不符合幼兒天性以及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幼兒時期的孩子增長“見識”,提升能力,其實不是由“知識”學習來實現的。體育游戲教學是幼兒學段最適宜學生身心發展的教學方式。下面我結合教學實踐來談談幼兒教育中常見的幾種體育游戲。
一、“走路”游戲
走路是每一個四肢健全的人最常進行的“體育活動”,也許因為過于平常所以常常被人們忽視,其實,對于幼兒時期的孩子們來說,“走路”游戲可不簡單。走路是每個寶寶都要經歷的重要階段,從呱呱落地到慢慢爬行,再到直立行走,每一次轉變對于孩子來說都是一個質的飛躍。但是幼兒階段平衡力掌握得還不好,幼兒在玩耍過程中,即使走路,也經常會有跌倒的情況發生。針對這種情況,訓練孩子們走路過程中保持平衡力,就顯得十分重要。我在進行教學過程中,開展了一項鍛煉孩子們平衡力的競走游戲,叫作“競走彩虹橋”,我在地上粘上三條彩色膠帶紙,然后將孩子們分成三組,每個小組成員只能雙腳踩在“彩虹橋”上通過,到達“對岸”之后,取出瓶子里面的“彩虹糖”(彩虹糖我是用乒乓球涂上五彩斑斕的色彩做成的),然后再通過“彩虹橋”返回到團隊的一邊,擊掌為號,下一位小朋友再出發。以此反復,哪一隊最先取完所有的“彩虹糖”歸隊為獲勝。小朋友們興致高昂,歡呼聲、吶喊聲不絕于耳,都給自己的團隊成員加油助威,玩得不亦樂乎。每個參賽的小朋友也都非常認真,他們雙腳走在“彩虹橋”上,張開雙手保持平衡,生怕自己會從“彩虹橋”上掉下來。后來我還教給孩子們,走有很多方式,有快走、慢走、競走等多種方式,小朋友既玩了游戲,又學到了體育知識。這個游戲很好地鍛煉了小朋友的平衡感,也讓他們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體會了“走”的感覺和含義,還學習到了很多和平時不一樣的“走路”,鍛煉了他們腰部和腿部的力量,培養了他們運動的協調性。
二、“蹦跳”游戲
通過觀察不難發現,讓幼兒時期的孩子“不跳”遠比讓他們“蹦跳”難得多,孩子不停“蹦蹦跳跳”的這種現象一直會持續到小學階段。幼兒階段最喜歡蹦蹦跳跳,這個階段也是幼兒發展跳躍能力最好的階段。幼兒教師可以在平時教學中加入跳躍性的體育活動,發展幼兒的跳躍能力,使幼兒的行動更具有協調性。我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組織孩子們玩一種最“古老”的游戲,那就是“跳房子”,“跳房子”不僅有單腿跳的運動,還有雙腿跳的運動,還有單腿換雙腿跳,雙腿換單腿跳的交換跳躍運動,非常適合培養孩子們的跳躍能力。我在讓孩子們玩“跳房子”之前,會先讓孩子們先隨意玩一會,或者帶著他們慢跑一會,然后再帶孩子們玩“跳房子”的游戲,這樣孩子們的手腳已經活動開,不會在跳躍過程中發生扭傷、摔倒的事故。同時我也將“跳房子”的游戲進行了創新,變成了“蓋房子”的游戲。我一般會將孩子們組成兩組,每個小組有一個沙包,先畫一個方格,將沙包扔到格子里再揀出來,哪個小組成員全部完成之后,再在第一個方格子基礎上再加一個格子,將沙包依次扔進兩個格子再單腿跳揀出來,第四、第五層為“同樓層”,可以使用雙腿跳躍式將沙包揀起,以此類推,哪個小組蓋房子最先蓋到十層,哪個小組就取得了勝利。小朋友們玩得很好,有的小朋友單腿站得不太穩,別的小朋友會相互扶持一起跳,大家玩得都很開心。這個游戲不僅讓孩子們學會了相互合作,培養了競爭意識,同時在游戲中培養了孩子們的跳躍能力,在跳躍的基礎上掌握平衡能力。這個游戲由易到難,一點點增加難度,對于小朋友來說也是一種鍛煉和超越。
三、“跑步”游戲
學會“走路”的孩子就開始“跑”,幼兒時期的孩子,他們跑步的時間遠遠長于走路的時間。跑步對于孩子來說好處很多,可以鍛煉孩子的心肺功能,有助于孩子全身性運動器官的發展和釋放,有效促進孩子腿部的生長,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忍耐力。但是現在因為家長對孩子的寵愛,很少讓孩子參加跑步運動,教師可以在這方面彌補孩子的運動不足,在教學中添加跑步類游戲,讓孩子在游戲中得到鍛煉,愛上跑步。比如,我在教學中組織孩子們玩“貼人”游戲,小朋友們手拉手圍成一個圈,然后和周圍小朋友兩個人一組分成小組,我先站在圈中央,閉上眼睛隨意指出兩個小朋友一個前面跑,一個后面追趕,如果前面跑的小朋友感覺到累了,就可以隨意地貼到某個兩人小組的一邊,緊貼的小朋友不動,另一個小朋友成為被追逐的對象。游戲一開始,追逐的孩子飛速奔跑,被追逐的孩子使勁躲閃,旁觀的小朋友個個都很著急,仿佛自己就是被追趕的人,又恨不得自己跑起來去追逐別人,真是既興奮又緊張。還有的小朋友被“貼住”之后,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抓住了,此時被抓住的小朋友和大家都會笑作一團,孩子們在歡樂的氣氛中奔跑、游戲。這個游戲既讓孩子們參與到了集體游戲中,又讓孩子們體會到了跑步的樂趣,還培養了孩子們的反應能力。讓孩子多參加體育鍛煉,可以讓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長。在活動中,孩子們還會開動自己的腦筋產生各種奇思妙想,培養了孩子運用智慧進行創新的能力。
綜上所述,每一個時期的孩子都有屬于本年齡段的天性與身心發展規律,不符合孩子發展規律的教學行為,會使孩子“厭學”“懼學”。對于幼兒時期的孩子來說“動”的教學方式遠比“靜”的教學方式適宜。體育鍛煉對孩子們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兒教師在教學中要多運用創新性思維,根據孩子的特點,開發出更多、更適合孩子們參與的游戲活動,讓孩子們在游戲中進行體育鍛煉,在學習體育知識的同時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