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翠霞
(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一醫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四肢開放性骨折是臨床上常見的骨折疾病。該病患者可出現患肢腫脹、疼痛、活動障礙及骨折處出血等癥狀。目前,臨床上對該病患者主要進行手術治療。切口感染是進行手術治療的四肢開放性骨折患者常見的術后并發癥之一。此類患者在術后一旦發生切口感染,就會嚴重影響其切口愈合,從而不利于其術后康復。臨床研究表明,對進行手術治療的四肢開放性骨折實施手術室預防性護理,能降低其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率[1]。在本文中,筆者主要研究對進行手術治療的四肢開放性骨折患者實施手術室預防性護理對其術后切口感染發生率的影響。
將86例進行手術治療的四肢開放性骨折患者納入本研究。這86例患者均為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一醫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間收治的患者。這86例患者的排除標準是:1)患有四肢閉合性骨折。2)存在意識障礙或患有精神疾病。3)不愿參與本研究。將這86例患者隨機分為比照組(n=43)和預防性護理組(n=43)。在比照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20例(占46.51%),男性患者23例(占53.49%);其年齡介于22~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20±3.14)歲;其中,有股骨骨折患者12例(占27.91%),有脛腓骨骨折患者10例(占23.26%),有肱骨骨折患者13例(占30.23%),有尺橈骨骨折患者8例(占18.60%)。在預防性護理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19例(占44.19%),男性患者24例(占55.81%);其年齡介于23~7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7.86±3.59)歲;其中,有股骨骨折患者11例(占25.58%),有脛腓骨骨折患者10例(占23.26%),有肱骨骨折患者12例(占27.91%),有尺橈骨骨折患者10例(占23.26%)。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手術室常規護理,方法是:術前,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告知其手術的時間、手術的方式及在圍手術期需要注意的事項。同時,詳細了解患者的病情、手術史、疾病史、藥物過敏史、體質指數、營養狀態及進行各項術前檢查的結果等,然后根據掌握的信息為其制定護理計劃。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給予其安慰、鼓勵等情感支持,以改善其術前的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提高其對手術的信心。術中,協助患者保持合適的體位,并根據手術的需要及時調整其體位。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并將觀察到的結果及時報告給主刀醫生。同時,注意為患者保暖,避免其出現體溫過低的情況。在此基礎上,對預防性護理組患者進行手術室預防性護理,方法是:1)術前,遵醫囑為患者注射抗生素,以防其術中發生感染。在為患者清潔骨折部位及周圍的皮膚時,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避免其骨折端發生感染。2)術前,仔細檢查手術器械的清潔程度,確保手術器械達到無菌的標準。3)在獨立的手術室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術中不允許無關的人員進入手術室,同時盡量減少手術室大門開啟的次數。4)術中,規范地對患者進行消毒和鋪巾,并選擇透氣性好且富有黏性的手術薄膜保護其手術切口。5)術后2 h內,用含碘的消毒劑或含氯消毒劑對患者的病房進行消毒,并使用空氣自凈設備對其病房內的空氣進行凈化,以減少病房內細菌的數量,避免其發生切口感染。
術后,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切口愈合的情況。參照《醫院感染診斷標準》中的相關規定用丙級愈合、乙級愈合和甲級愈合三個等級評價兩組患者術后切口愈合的情況。丙級愈合:術后,患者切口愈合的質量一般或較差,出現較為嚴重的切口積液、紅腫及感染等情況。乙級愈合:術后,患者切口愈合的質量較好,未出現或出現輕微的切口積液、紅腫及感染等情況。甲級愈合:術后,患者的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現切口積液、紅腫及感染等情況。切口的甲級愈合率=甲級愈合例數/總例數×100%。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發生切口感染的情況[2-3]。
用SPSS20.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預防性護理組患者術后切口的甲級愈合率高于比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切口甲級愈合率的比較[%(n)]
術后,預防性護理組患者中有2例患者發生切口感染,其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率為4.65%;比照組患者中有6例患者發生切口感染,其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率為13.95%。預防性護理組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率低于比照組患者(P<0.05)。
四肢開放性骨折是骨科的常見病、多發病。該病患者普遍存在血管損傷、肌肉損傷及骨骼損傷等情況。目前,臨床上對該病患者主要進行手術治療。臨床研究表明,在對該病患者進行手術的過程中,若護理不當,就容易導致其術后發生切口感染,從而不利于其術后康復[4]。武麗媛[5]等指出,對進行手術治療的四肢開放性骨折患者實施有效的手術室護理,能降低其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率,促進其切口更好、更快地愈合。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預防性護理組患者術后切口的甲級愈合率高于比照組患者(P<0.05),其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率低于比照組患者(P<0.05)。可見,對進行手術治療的四肢開放性骨折患者實施手術室預防性護理,能降低其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率,促進其切口愈合。
[1]張瑞常,王招娣,廖燕冰,等.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開放性四肢骨折術后切口感染的影響研究[J].中國傷殘醫學,2017,25(2):67-69.
[2]陸彩干.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開放性四肢骨折手術切口感染的影響[J].醫學信息,2012,25(2):312.
[3]張京京.探討手術室護理對降低開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手術切口感染的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1):196.
[4]趙玲燕,王秀.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開放性四肢骨折手術切口感染的影響[J].包頭醫學,2016,40(2):87,125.
[5]武麗媛.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開放性四肢骨折手術切口感染的作用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5):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