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曉華 魏冠義
【摘 要】高職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在專業課的內容設置中也要確保理論夠用,但由于學生的理論基礎良莠不齊,專業課理論教學存在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現象,如何按照學生感興趣的模式實施理論教學,讓學生“在做中學”非常重要。文章對“學習海報法”專業課理論教學模式實施方法、適用課程及改革建議做了詳細的論述,為教師提高專業課理論教學效果及學生學習興趣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學習海報法;理論教學;主動性
中圖分類號: G712;F230-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03-0101-002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Theory Based on “Study Poster Method” Teaching mode implementation and research
QI Xiao-hua WEI Guan-yi
(Zhengzhou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Zhengzhou 451460, China)
【Abstract】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ocuses on developing students ability of applying technology.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are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theme of “application”. However, due to the mixe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students, there is a phenomenon that the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is not enthusiastic about the students learning, how to implement the theory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patterns of interest of the students, and enable the students to “do middle school”Very important. The paper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method of implementation, teaching method and reform proposals of “Learning Poster Method”, and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and help for teacher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professional course theory and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Key words】Learning poster method; Theory teaching; Initiative
1 高職教育課程教學模式的特點
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基層和生產、服務一線的高素質高技能專門人才為目標,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高職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在課程設置中確保理論夠用,并且加大實踐教學比重。課程建設與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高等職業院校要積極與行業企業合作開發課程,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規范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嘗試學生主動參與的多種教學模式以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2 專業課理論教學的現狀
高職教育雖然倡導“重實踐輕理論”,但一些專業課的理論學習也是必須的,在教學計劃中仍占有一定比重。但在專業課的理論教學實施中存在一種“學生難學、教師難教”的現象,學生抱怨、老師抱怨、企業也抱怨。目前推廣行動導向課程模式、學習情境開發等,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生的興趣和動機為基礎,通過親身實踐活動進行學習,注重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主張打破學科界限,按照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和心理邏輯來編排課程,提倡學生“在做中學”,知識來自于經驗。在專業課程的理論教學中,大多數老師都有這樣的苦惱:自己很有激情地講授,學生卻無精打采;一節課的授課任務認真完成,學生卻回應極少;教師這種滿堂灌的方式導致教師很累,學生也很累,教師和學生同樣心存疑慮。其實專業課內容本身就相對枯燥,我們傳統的授課方法把時間填滿了,學生沒有時間參與、沒有精力思考。盡管教師花了很大精力備課,在 PPT中引入生產實踐的圖片、動畫、錄像等素材,講述也繪聲繪色,前半節課學生還興致勃勃,后半節課已經沒有回應。其實,我們也該思考,是哪里出了問題?
3 “學習海報法”理論教學模式實施方法
職業教育輕理論重實踐,提倡實踐能力提高,但輕理論不是無理論,那我們必須要上的部分專業理論該如何改革呢?我在德國的教育模式及學習培訓中得到了啟發,其實無論是實踐教學還是理論教學,重要的是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實踐教學可以采用項目化教學讓學生動手訓練, 理論教學也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學習海報法等,目的是讓學生參與,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學習海報法”就是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將某一部分或都一章節內容呈現在紙上,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學習海報要簡潔、美觀,而且能突出重點,讓讀者很明確地看出要表達的內容。學習海報不能是廣告宣傳,應該從內容上體現專業性,從外觀上體現美感,要寫上小組成員的姓名,雖然都是理論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卻大大提高。
3.1 適用的課程及實施分類
在多年的專業課理論教學和課堂組織模式實施中發現,“學習海報法”理論教學模式比較適合專業課的課堂理論教學,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解決學生學習沒興趣、教師授課沒有成就感的現狀。有些理論課概念較多,學生不愿意聽,內容也不容易記憶,通過這種主動參與、集體學習的方法達到學習效果。以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傳感檢測技術》課程為例,該課程知識點瑣碎、課程內容不成體系、涉及學科面廣等特點,雖然在教學中嘗試過很多辦法,教學中也盡量少理論多應用,引入大量生活中趣的應用實例,學生的熱情度也很難一直保持。在布置的課外完成的傳感器品調查、寫小論文的作業中,不少學生也處于應付的狀態。為了高效地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最大限度地有所收獲,“學習海報法”實施幾學期以來,學生評價較好,學生的理論課學習效果也大大提高。
根據理論內容的多少或課程安排,可以適時調整學習海報的制作內容。比如兩課的理論內容,教師可以用一節課略講,留一節課讓學生分組完成學習海報,這種稱為課堂完成型,平時方便實施,學生制作出的成果短小精悍,耗費時間較短。課堂完成型可以限定時間,通過訓練讓學生有團隊意識、時間觀念。如果想分章節練習或階段總結,這些內容較多,不易在課堂上完成,可稱為課外完成型,這種形式完成時間不好把握,學生是否獨立完成不易界定。課外完成型不是為了課堂教學的實施,是為了督促學生課外復習,在主動學習中找到樂趣。制作學習海報的宗旨在于讓專業學習變得有趣,充分發揮學生的個人特長,讓學生找到學習成就感,學習效果自然得到提高。
3.2 課堂組織及實施方法
“學習海報法”理論教學模式的實施受到許多實際條件的約束,教師在嘗試實施的過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對于40人左右的課堂,可以要求學生迅速挪動桌椅,自主組成4-6人的小組,小組制定組長,有領導力或號召力天賦的學生一般會主動承擔,如果有人沒有小組或大家不主動成組,教師就要積極干預,這個過程一定要快。在第一次實施的過程中,教師要全程引導確保高效,能夠在有限的30-40分鐘內完成任務。比如每五人一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組內自主分工,讓學生明白是一個團隊在完成一件任務,雖然任務很小,但時間有限,從這個學時過程鍛煉學生的紀律性和職業意識。學生的參與度非常高,討論很熱烈,無論學生討論的是分工問題還是專業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積極主動性的目的已經達到。分組后,教師給每個小組發A4紙、簽字筆、彩鉛等常用工具,而且給每個小組制定編號,教師在實施過程中隨時觀察每個組的行動狀態,根據參與情況動態調整下次實施的方案。其實任何學生天生都有一種欲望,都希望被認可、被贊揚,他們會在組內選擇適合自己的任務或角色。在每個小組內,他們會有人策劃海報的版面,有同學愿意精讀教材選取素材,有同學擅長繪畫而樂意為海報增添新意,有同學希望能執筆展現自己的一手好字,即便不很主動學習的同學也會承擔起時間規劃員的任務。要想在限定時間內把專業知識以簡單、有趣的方式呈現出來,是要花費一番心思的,第一次沒有經驗的情況下確實會出現思路很好但沒做完的遺憾,也會出現為了完成而敷衍了事的情況。
在“學習海報法”理論教學模式實施的過程中,我會隨機抽查詢問小組的分工情況、設計思路及是否遇到問題。我發現學生還是有一定思想的,他們為體現一定的公平性,每一組內的分工方法和制度也各不相同。大部分小組是以上述的特長分工法,但也有小組是以任務分工的,也有小組是無序不分工的。以任務分工的小組比較有意思,自己自愿選取一部分知識點,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寫在海報上,大家仔細閱讀教材知識或網絡查詢,學習海報雖然沒有統一風格但也百花齊放。最讓教師和組員頭疼的就是總有個別同學是事不關己的那一類,一個小組只有2個人在埋頭苦干,他們則還與平時課堂一樣或玩手機或發呆,既然是一個小組,努力的同學自然會有抱怨。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會適當調整小組,最好的辦法是鼓勵他們自己解決,選組一個相對積極的當組長,讓他們把有限的版面分清板塊,每一塊按名字實行承包制,如果個別同學沒有完成,他自己那一部分就空白,不但影響組內成績,也沒有個人成績,用這種激將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全員參與度。
由于提前給學生講明了海報內容、要求及限時規則,一到下課就收走成果。第一次會有時間把握不好的小組,他們會在下一次學習海報制作任務重總結經驗。在學習海報的制作過程中,學生主動確定素材,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看了好幾遍本節內容,這種方法遠比教師單純講授或要求自主看書效果好得多。最重要的一點是,學生已經在這個小小的活動中鍛煉了團隊合作意識、體驗小組工作情境,學習過程變成工作過程,任務引領、全員參與的學習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學生自然很關注自己勞動成果的評價方式及評價結果,在評價方式制定中盡量多問問學生的意見,目的就是提高課堂活躍度和學生的激情,讓專業理論課學習不再枯燥。
3.3 評價方式
學習海報的評價方式做好采用等級評價或分類評價,比如我們采用貼近生活的方式來增加趣味性,既然是靈活學習,就不能死板地采用打分的方式。比如可以打A、B、C的等級,學生好像已經不那么樂意了,比如可以評出最棒策劃獎、最專業獎、最佳團隊獎等,還可以給出一些最具潛力獎等等。由誰來評價呢?學生給我了很好的答案,可以在本班內小組互評,可以全班同學一起來評價,也可以把作品放到其他班級進行班級互評,不管是哪種方式一定要讓學生參與。最好的方式是把各小組的學習海報編號、提前拍照,放在課件里用幻燈片放映,學生對這種直觀評價充滿激情。有了這樣的學習、評價過程,好像是多少分已經不那么重要了,因為學有所獲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4 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及建議
在“學習海報法”理論教學實施過程中一定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比如課程內容比較多時如何選材,這種教學法比較耗時間如何完成課堂教學任務,進行幾次過了新鮮勁學生沒興趣怎么辦……在本人對《傳感檢測技術》課程多年的理論教學及實施過程中發現,教師要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和學生的上課狀態判斷。比如某次課堂內容比較少,就可以抽出30-40分鐘嘗試實施學習海報法;如果課堂內容并不少,但由于內容多知識相對枯燥,學生已經無精打采,那么再繼續講下去已經徒勞,這個時候可以采取略講的方式,快速給學生串講一下,抽出時間來進行學習海報制作;學習海報法盡管能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也不宜經常采用,學生也有倦怠期,他熟悉規則之后會減弱興趣,因此教師需要在實施過程中根據學生狀態適時改變方法、調整規則,在摸索中改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