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瑞香
【摘要】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是通過閱讀,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學生進行知識學習和理解的關鍵。
【關鍵詞】興趣;主動性;習慣
在不長的教育過程中,我明白了一個深刻道理:教學的重中之重是立德。育人是教育之根本,我們教育人不是要把學生培養成一個什么都會的天才,而是教會他做人的道理。而小學生這個年齡階段像是一顆嫩綠的幼苗,需要我們春風化雨般地滋潤,他們的內心干凈純凈,需要我們幫忙引導進入人生的正常軌道。這個內容的進行有一個主要途徑閱讀。
閱讀教學是小學學習中的重要內容。在閱讀教學上,我們提倡學生從探究和創造的性質上進行,也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多思維的進行,還有朗讀和默讀的培養,在閱讀的過程培養自己的閱讀習慣,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觀點。但是,文學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這是我們教師應該思考的,筆者有以下幾個觀點可供采納:
一、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閱讀
閱讀是人思維到一定范圍是的必須途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有閱讀自發期,渴望了解世界,渴望得到更多,在這個時候,閱讀成為必不可少的行為。有時,我的學生會問我一些我也沒有辦法回答的問題,當遇到這種情況,我會和學生一起學習,和學生一起翻閱書籍尋求答案,在這個過程中,我和學生的學習是相互的,學生帶動了我的探究能力,我帶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課堂上,我會給我的學生講一些新奇的故事,并告訴他們我是從哪里看到的,還會推薦學生幾本我認為適合的書,當然,學校也有關于小學生必讀書籍的推薦列表,學生自己發現閱讀,自主閱讀,在閱讀中尋找樂趣。
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我總是要求學生在閱讀是必須準備三樣東西:筆、筆記和字典。筆用來劃出文章中的好詞佳句,以及給不認識的字詞注音注釋。筆記本是摘抄下自己認為寫的不錯的詞句,還可以將自己閱讀的心得寫下來,形成自己的文學小倉庫。字典是我們學習的老師,任何不認識的字都可以問字典,閑來無事也可以翻翻字典,認識不認識的字,也挺有意思!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益于閱讀的高效獲取知識。
三、使閱讀成為興趣
都說“興趣是一切事物最好的老師”,興趣不僅僅是人們對于某件事物熱情洋溢具有沖勁兒,還使人轉注其中,想要不斷探索追求,在浩瀚的興趣深崖里傲游不停。作為老師,不該讓閱讀僅僅是成為學生提高語文素養的一個工具,更應該讓閱讀成為學生的愛好,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要,這樣,才能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揚起一道飽滿的風帆,使學生的精神世界不斷處于充電狀態,不斷學習,不斷閱讀。
四、體悟閱讀
在閱讀之后,我總是要求我的學生寫讀書筆記,沒周檢查一次。這不僅何以檢查學生的讀書情況,還可以和學生的心靈世界進行交流。曾經我的一位學生在讀杜甫詩集時了解到杜甫晚年窮困潦倒,一家人在一搜破船上艱難度日,甚至是有病不敢治,不禁潸然淚下,想到自己這次考試成績也不太理想,有些悲觀消極,在讀書筆記里委婉表達。我讓學生把自己這次考試比作一口井,當自己在井里看井時是什么感受,在井邊看井是什么感受,在樹上看井是什么感受,在房頂看井是什么感受,在云上看井是什么感受,在宇宙之外看井又是什么感受,在太白金星上看井又是什么感受。這樣一一寫下來,學生心里不由霍然開朗,不再郁結了。體悟閱讀是總結學習的過程,學生可以寫自己的閱讀過程、閱讀體會,或是結合實際生活將閱讀中學到的知識運用。
五、深入閱讀
閱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好書也不是一次就能看明白的,需要不斷學習不斷變更知識觀念。如莎士比亞的巨作《哈姆雷特》一書,多說一千個人可以讀出一千個哈姆雷特來,確實如此,一位學生在他的讀書筆記中寫到:“第一次閱讀《哈姆雷特》僅僅覺得哈姆雷特最終和其叔父同歸于盡非常惋惜,第二次覺得是必然,哈姆雷特是一個典型的人文主義者,也是一個完美主義者,理想和現世互相沖突,才會導致最終的悲劇。”學生再讀哈姆雷特走了新的認識。是的,人在經歷過不同的經歷和不同的年齡階段讀書的主題是不一樣的,就像以前我很喜歡郭敬明現在卻喜歡史鐵生一樣,人的思維方式一直在變化,得出的結果也在變化。
閱讀不單單是學生,最重要的是老師也應該重視閱讀,把閱讀當成自己一生的必修課,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