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浩然
摘 要:高中文言文學習是廣大高中生面臨的一個難點,也是教師教學的難點,同時又是傳播、繼承、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關鍵點。通過分析文言文教學的現狀問題,提出改善和提升文言文教育效率和效果的若干措施。
關鍵詞:文言文;教育;思考
文言文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精髓部分的集中體現,是幾千年華夏文化傳承的載體。歷史沉淀下來豐富的文言文素材有美好山川的描繪、有倫理道德的思辨、有勵志奮進的情感抒發。是我們窺探中華歷史,了解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學習文言文一方面有助于當代青年人繼承、發揚優秀的文化傳統。同時也增厚自身的文化底蘊與文化素養。
一、文言文學習對當代高中生的意義
作為現代漢語的源頭,學好文言文對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更好地學習現代漢語大有益處。在高中語文中,我們在學習魯迅先生的文章時常常遇到許多文言文特點的用語和習慣表達,包括典故、成語、格言、警句等。這時如果有較扎實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就便于我們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同時,由于文言文精煉、簡約、表達精準的特點,我們在寫作中尤其值得借鑒和運用。一般具有深厚古典文學基礎的學生,往往容易以精煉的語言描寫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表達清楚作者的思想感情,容易寫出結構嚴謹、行文流暢、用詞優美、更具感染力的現代文。更重要的是,作為中華文化積淀的精華,文言文作品中蘊涵著深厚的人文精神、人文情懷、人生哲理,而高中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期,正處于心理成熟的關鍵期,正處于人格樹立的培養期,通過文言文的學習對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歷練學生的心智都大有益處。
二、高中文言文教學的現狀問題分析
由于文言文普遍創作時間久遠,語言結構、用詞方式與現代漢語區別較大,給閱讀和理解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相較于文言文,大部分學生更喜歡現代文學作品如現代詩歌、散文、小說等,對于文言文則除了課本上必須學習的內容外,不會再涉獵其他。這一現象導致高中生普遍文言文基礎薄弱,融會貫通的能力不足。我們從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對現狀問題進行分析。
(一)學生應試導向過重,對文言文的趣味性和美感理解不足
在高考應試的大背景下,大部分學生學習文言文是為了應付以高考為最終目標的各類型測試,學習的內容也只是語文教材中所涉及的幾篇文章,很少會在課外閱讀時翻閱文言文書籍,學習方法也變成了機械背誦、反復默寫、段落翻譯、字詞記憶等考試所涉及的內容。由于課外積累較少,學生很難形成文言文語感,對除課文外的文章一接觸就感到陌生,難以理解,往往感到索然無味,毫無興趣。也就很難去靜心品味文言文的美感、歷史價值、哲學意義等更深層次的東西。難以感受文言之美、文言之趣了。只有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文言文的價值和意義,逐步擺脫應試學習的怪圈,激發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扎實文言文基礎,才能在學習中體味文言之美。
(二)教師教學方法單一,拓展延伸內容不夠
目前,大多數高中語文老師在教授文言文時都采用宣貫式教學,即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被動地聽。講解方式一般也就是字詞解釋、翻譯語句、用詞方法等,重點強調字詞的記憶、課文的背誦和段落的翻譯。這樣教學的好處是上課效率高,講授內容充足,每節課所需完成的教學任務和進度容易掌控。但往往學生在下面接受信息的程度差異很大,有一定古文基礎的學生較容易跟上老師的節奏,古文基礎較弱的學生,一般容易走神、聽不懂、跟不上節拍。而且對課文的歷史背景、作者創作的意圖、所蘊含的審美價值等往往迫于教學課時的限制,教師無法深入講解,也影響學生對文章的深度理解和對文言文興趣的培養。
三、提升高中生文言文學習效率和效果的思考
文言文學習面對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應試目的性過強、教師教學手段單一、教學內容平淡枯燥等現狀,我們可以通過改進和改善教與學的模式來提升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度和主動性,提高教師課堂的趣味性和知識性,促進學生文言文學習的效果,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底蘊。
(一)調整課程體系,確保足夠的教學時間
文言文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全文誦讀、通篇理解到背景解析、思想感悟,一篇優秀文言文作品的學習需要充裕的時間才可以完成。語文教師迫于課時緊張,一般只能重點講解字詞和翻譯句子,關于寫作背景、作者介紹、文學常識等方面的知識一般都無法深入講解,而這些知識恰恰是學生加深理解文章、體味作者思想、感受文章審美價值的關鍵。因此,在不增加課程內容的前提下,適度增加文言文教學的課時量,讓廣大學生對每一篇經典作品都能夠學精、學透,逐步培養融會貫通的能力,增強文學審美能力。
(二)重視誦讀環節,加深文章的理解
高中課本中的文言文素材大多融合押韻、對仗、修辭、排比等多種寫作手法,作者所表達的感情不僅體現在字里行間的文字上,更有在韻律、氣勢上的表達。因此,文言文的學習不僅要理解文章中字、詞、句的具體內容,更要通過反復的誦讀來感受作品的韻律美、層次美,來感受古人的心境,來體味作者的感情。初讀文章感知文意、熟讀文章感悟情感、品讀文章體悟韻味,只有對文章的反復誦讀,我們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精髓,感受古文之美。
總之,在高中文言文的學習中,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其重要性和價值。通過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來改善課程系統,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和加強文言文的現實運用,提升文言文學習的效率和效果。充分發揮文言文對于學生文學素質提升的關鍵作用,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李書娟.提升高中生文言文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7.
[2]王晶.高中文言文閱讀中元認知策略訓練的實驗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2010,30(29):42-4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