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梁燕 ●本報記者 郭媛丹 ●任重
解放軍今天在臺灣海峽進行實彈演練,目標直指“臺獨”分裂勢力。在此之前,臺灣已經是一片雞飛狗跳。臺灣當局喊著“共軍是例行性演習,不用恐慌”,卻又承認“提升海陸空戰備”,并接連宣布多項對抗性軍演。臺灣“中廣新聞網”稱,海峽兩岸接連實兵操練,臺海步步驚心。蔡英文不顧島內的一堆“爛攤子”,強作鎮定地于17日出訪“友邦”斯威士蘭,卻又在行前罕見地特別叮囑“國安團隊”,要緊盯各項狀況、隨時應變。還有“臺獨”媒體嚷嚷著“臺灣人民不是嚇大的”,卻又色厲內荏地拉美國壯膽。但連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分析都注意到,解放軍此次軍演敲打的就是美國和“臺獨”的勾結。臺灣《中國時報》17日評論說,這次“4·18軍演”,大陸挑明著說,也是第一次針對性的軍演,臺當局絕不能低估大陸政治宣示意涵。
展示“和統決心、武統實力”
解放軍日前宣布將于18日在臺海距離金門約65公里處進行實彈軍演,當時就有很多分析說,軍演意在震懾“臺獨”。隨著軍演日期的臨近,大陸官方的說法更為明確。國臺辦主任劉結一16日更直接表示中國舉行軍演,是為了捍衛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一次行動。這在臺灣引起更大震動。17日,臺股“爆大量慘跌”144點,島內分析認為,其主因是市場擔憂此次軍演。
“軍演遏獨,大陸展現和統決心、武統實力”,臺灣《旺報》17日報道稱,學者表示,18日的解放軍臺海軍演是個明確信號,傳達大陸雖努力追求和平統一,但若臺灣出現“臺獨事變”,大陸不僅會出手,且有能力解決。
島內媒體17日注意到,民進黨當局一直朝軍事面解讀,宣稱這次解放軍演練區域不大、時間不長,屬于營級岸炮與對空火力射擊。
對此,“臺北論壇基金會”主任華志豪17日撰文稱,數據顯示,解放軍東部戰區陸軍轄有3個集團軍,只有73集團軍位于臺灣對面,司令部設在福建廈門。比演習更應讓人關注的是該軍軍長胡中強少將。他過去長期服務于成都軍區,擅長山地、叢林作戰,“以他的專長來看,其意涵不言而喻”。文章稱,73集團軍雖然這些年積極演訓,卻從未刻意宣稱是“劍指臺灣”,這次如此大張旗鼓,但島內軍情單位還在配合“臺獨工作者”粉飾太平,人民怎能不擔心?
《中國時報》17日也說,大陸要軍演的石獅靶區確實2007年以前就設立了,基本每年春季都會射擊,但“問題是,這個年年都做的例行性演訓,以往為何不對外宣布,為什么今年刻意透過官媒放話?大陸怎會不知道演訓的規模與性質?大陸當然清楚,卻仍劍指臺灣,聲稱是為捍衛領土完整,當然是有政治用意”。文章說,蔡英文上任至今,兩岸關系雖冷淡,但這是大陸第一次公開說軍演有針對性,“不管4·18軍演本來是大是小,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大陸借演訓向臺灣傳達的政治意涵,而大陸想傳達什么信息不言自明”。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專業人士17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任何演習都是針對特定作戰對象的演習,此次臺海軍演一方面是檢驗解放軍實戰化能力,檢驗訓法、戰法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對“臺獨”勢力敲山震虎。這位人士表示,東部戰區陸軍具備了中遠程火力打擊能力,射程在二三百公里,而臺灣在大陸一側的島嶼均在火力射擊范圍之內,一旦采取行動,陸軍部隊對這些島嶼的收復完全沒有問題。此外,這位人士也認為,臺灣方面不要自以為是地認為掌握了情況,兵力的運用并不會集中在臺灣海峽之內,海空軍以及火箭軍可以從多維度進行打擊,沒有前方、后方的區分。
臺軍較勁,接連搞軍演
為讓島內民眾“安心”,蔡英文按原計劃于17日啟程前往非洲“邦交國”斯威士蘭。這是蔡英文就任后第一次訪問非洲。不過臺媒對蔡英文出發前連篇累牘地講述雙方友好關系完全不感興趣,而把重點放在這幾句話上——“國安團隊在我出訪期間務必嚴密掌握周邊情勢,隨時匯報,做好應變”。臺“今日新聞網”稱,蔡英文這是要“國安團隊”嚴密掌控大陸軍演。
親綠的“自由電子報”提到,蔡英文乘坐的專機起飛后,4架“幻影2000”戰機從新竹空軍基地起飛,伴飛至恒春,全程歷時20分鐘。這是蔡英文出訪首次有戰機伴飛,伴飛時間也較長。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質疑稱,不是才說解放軍福建軍演是例行性的嗎?有這么嚴重嗎?
另外,臺軍最近也“動作不斷”,17日臺陸軍金門邊防指揮部舉行演訓,臺灣海巡部門將于19日和20日在淡水河口實施對海實彈射擊。另外,臺軍本周還將與新加坡“星光部隊”在屏東恒春半島實施“正午操演”。
據“香港01網”報道,針對解放軍軍演,臺灣“國防部”稱,已要求陸軍加強情報監聽,海軍艦艇泊港待命、導彈部隊提升戰備姿態,并延伸空軍的目標監控范圍。
但臺軍的動作并不能讓民眾放心。《中國時報》17日稱,1996年臺海危機時,兩岸軍事實力還在一個平衡狀態,大陸的軍機甚至不曾出海,“海峽中線兩邊,都是我方地盤”。因此,當年發生的臺海軍事危機,大陸能有的軍事優勢,就是部署在沿岸的短程導彈。但時隔20年,兩岸軍力對比早已失衡,解放軍這一年多的機艦遠海長訓,戰機航母時常繞著臺灣轉,這都是一種軍事威懾。
拉美國壯膽
“臺灣人民不是被嚇大的”,《自由時報》17日的社論提出怪論,聲稱解放軍泉州演習是例行軍演,卻想“嚇唬臺灣人民”。但解放軍此前在南海軍演,結果美國“羅斯福”號航母一來,南海軍演就提前收兵。特朗普應對大陸的策略,是以軍事和經貿實力不容大陸得寸進尺。美國的策略調整也是臺灣重新調整大陸政策的時機,“投資國防、展現實力”是嚇阻大陸最有效的應對方策。
這一言論遭到很多臺灣網民的嘲笑。有網民留言說:在講臺灣人民不是被嚇大的同時,為什么一直把美國拉進來?應該自立自強而不是拉他人壯膽。還有網民說,這一言論引用外媒的只言片語,自己總結出一個神奇結論,這種造假新聞還真有臉提?!
不過,臺當局追隨美國對抗大陸的心態無處不在。臺“財政部”17日宣布,已于16日公告對中國大陸產制進口的鋼鐵制品,進行反補貼與反傾銷調查。此前,特朗普利用鋼鋁關稅在全球大打貿易戰,臺灣并不在赦免名單中。臺灣不敢回擊美國,卻盯上了大陸的鋼鐵制品。有臺灣網友說:“小心抱特朗普的大腿卻被踢。”
據在美國的《環球時報》記者觀察,近年來,隨著美國對華焦慮不斷上升,美國各界在“支持臺灣”問題上逐漸達成一定共識,包括軍事上維持對臺軍售,外交上幫臺灣“創造性參與國際事務”,經貿問題上幫助臺灣推進“新南向政策”等。但美國對臺政策也有一些對臺灣不那么有利的“共識”,比如在經貿問題上,特朗普政府不會因“美臺友好”做重大讓步,蔡當局期盼的美臺自貿區談判遲遲難以啟動,近期臺灣貿易高官訪美時,就232鋼鋁關稅做工作,結果被美方告知,臺灣不可能被列入豁免名單。
在很多分析看來,解放軍軍演也是在向美國發出信號。
“中國大陸用實彈演習警告臺灣和美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7日稱,美方一直沒有挑戰中國對臺灣的主權宣示,美官方的政策是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特朗普上任后逐漸向臺灣靠攏,特朗普政府簽署兩個涉臺協議,這激怒了大陸。此次軍演是中國大陸在特朗普和蔡英文尋求緊密關系之際,對臺美發送的一個清晰信號。美國學者葛萊儀17日警告說,“不管是不是有意為之,此次軍演對美臺發出有用的信號:不要挑戰中國的主權核心利益,也不要在臺灣問題上挑戰任何紅線”。▲
環球時報2018-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