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民間舞作為一種舞蹈藝術形式,在民間深受群眾喜愛。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民族民間舞的生存空間逐漸被擠壓。因此,在民族民間舞創作中融入時代特征,對推動民間舞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對民族民間舞的內涵進行簡單介紹,并闡述對民間舞創作的幾點認識。
關鍵詞:民族民間舞 創作 時代性 認識
一、民族民間舞
我國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也是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具有不同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因此,極具民族特色的舞蹈表演方式——民間舞,成為對民族生活與文化的展示。隨著各民族的進一步融合,民族民間舞的傳承和發揚成為我們思考的重要課題。
二、創作的時代性對民族民間舞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民族民間舞的傳承
民族民間舞的藝術美感是經過不斷沉淀才體現出來的。不同民族的民間舞具有明顯差異性,展示了本民族人民的物質精神生活。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相對集中,所以民族民間舞的地域性色彩較為濃烈,特別是偏遠地區的民族舞蹈,其原生態的舞蹈形式承載了民族發展的歷史印跡,對了解民族發展歷程具有重要意義。
(二)有利于民族民間舞的可持續發展
民族民間舞的生存狀態不容樂觀,特別是對偏遠地區民間舞而言更是如此,創作缺乏深度和時代性,使得作品無法達到市場認可,傳播價值降低。民間舞在創作階段融入時代性,能夠增強舞蹈的表現形式,吸引更多年輕群體的關注,有利于民族民間舞蹈元素的傳播。
三、實現民族民間舞創作時代性的有效途徑
(一)實現創作意圖的時代性
民族民間舞主要流行于特定地區和群體,極具民族特色,但因其表現形式仍然沿用原有的創造邏輯,并不符合當今的時代主題,現代觀眾并不能理解這種創造邏輯。因此,民族民間舞需要優先豐富創作意圖,將時代特色與民族文化融合起來,實現藝術傳承。對民族民間舞的創作是再現古老民族文化和民俗的重要途徑,所以,在進行民間舞創作時,需要深入學習本民族民間舞蹈的歷史發展以及舞蹈特征,充分認識其中的人文內涵,研究前人舞蹈表現力的設計,如肢體姿態、情感表達以及情境創設等。比如哈尼族的民間舞《棕扇舞》,其體現的人文內涵在于緬懷和崇尚“奧瑪”帶來的恩澤,這是對原始母系社會的展示。那么,在進行民間舞創作時,在尊重文化根源的同時,要遵循求同存異的原則,拓展舞蹈本身的內涵。哈尼族作為跨境的國際性民族,經常有日本客人來本地尋根,加上《棕扇舞》本身與日本扇子較為相似,因此可將《棕扇舞》的人文內涵拓展為同根同源,展現其時代價值。所以,確立創造意圖的時代性,是民間舞蹈形式創新的基礎。
(二)實現作品形式的時代性
在現代社會,舞蹈藝術要實現傳播,需要對作品形式的呈現方式進行優化,這也是時代的要求。大眾對舞蹈作品的理解都具有主觀性,而主觀意識的判斷需要建立在對作品本身的充分理解上。因此,民間舞的創作需要符合大眾審美情趣和理解范圍,將原本屬于民族舞的晦澀難懂的部分進行調整,減少小眾以及排練極其復雜的板塊,增強大眾對舞蹈本身的理解。同時,作品形式的創新需要貼近日常生活,減少會出現爭議的情節。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舞蹈的形式不能脫離群眾,要做到與時俱進。
(三)實現作品元素的時代性
民族民間舞的構成元素,也與本民族的民俗以及文化息息相關,這是民族內涵的重要體現。近年來,不少民族民間舞成功實現了融入時代特色,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反應。而另一些民族民間舞由于舞蹈元素的濫用,作品的適用性大大降低。舞蹈創作者由于排斥現代元素,舞蹈表現力偏弱,導致舞蹈愛好者流失。因此,實現作品元素的時代性是提高創作水平的重要途徑。通常而言,民族民間舞的重要元素有音樂和服飾。音樂元素體現了民族民間舞的律動和節奏,不同的節奏對應著各自的情感表達,所以,旋律和伴奏是區分不同音樂風格的重要方法。傳統的節奏只是反映了舞蹈本身,卻沒有體現時代性。因此,可通過重新編曲帶動節奏變化,給觀眾提供全新體驗。民族服飾也是實現時代性的重要元素。民族融合是時代發展的重要趨勢,各民族民間舞都有獨具特色的民族服飾,所以,可在民間舞服飾上進行設計創新。比如藏族傳統舞蹈服飾常見的特點是斜肩至膝蓋的袍子和燈籠褲,但是在新的設計思路下,可利用高科技生產的面料,將燈籠褲的外圍增加腰裙的覆蓋,這樣新式藏族舞蹈既體現了傳統藏族舞蹈服飾的特色,也給觀眾帶來更加獨特的感受。所以,在進行服飾創作時應該協調不同風格和點綴在舞蹈服飾上的應用,在不改變原有民族服飾感知的情況下,增添時代元素。
四、結語
綜上所述,民族民間舞的傳承與發展需要在創作方式上進行創新,增加作品的時代性,這樣才能滿足大眾的審美需求,推動民族民間舞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謝錚.中國民族民間舞創作中的融合趨勢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7(09).
[2]羅秋怡.構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民間舞中職教學體系[J].知音勵志,2017(11).
(作者簡介:孫越,女,碩士研究生,大慶師范學院,研究方向:中國民族民間舞)(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