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尾號限行 常態化 公共利益 比例原則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2016年度普通高校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創新計劃項目(省立省助,編號:SJZZ16-0028)“城市道路的路權分配及其保障機制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唐慧文,東南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非法學)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法。
中圖分類號:D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3.014
為保證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期間交通正常運行和空氣質量良好,北京市政府決定,在2008年7月1日至9月20日期間,對本市機動車(含臨時號牌車輛)采取臨時交通管理措施。 北京市政府正式對機動車按車牌尾號實行單號單日、雙號雙日行駛,即機動車尾號限行 。2008年9月27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政府發布關于實施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 ,北京市各級黨政機關封存30%的公務用車,市行政區域內的中央國家機關,本市各級黨政機關,中央和本市所屬的社會團體、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的公務用車按車牌尾號每周停駛一天。此后,北京市政府多次出臺了“尾號限行令”,繼續實行機動車尾號限行措施,北京實施了重大活動期間不區分排放水平的單雙號輪流限行和高排放車輛常態化限行結合低排放車輛每周工作日高峰時段輪號限行一天的措施 ,北京實行機動車尾號限行政策長達十年,機動車尾號限行已然常態化 ?;诟纳平煌ㄒ约爸卫憝h境的目的,北京市實施了機動車尾號限行政策,僅憑常態化的機動車尾號限行之行政管制措施恐難解決當今復雜的城市交通以及環境污染。 尾號限行措施持續降低了道路以正常交通通行目的為界限的使用框架 ,地方政府通過地方性法規或者規章方式對尾號限行常態化進行確定,尾號限行實質上是地方行政立法行為。因此,對于尾號限行,我們有必要梳理機動車常態化限行措施的法律依據,厘清機動車尾號限行的的正當性、合理性來源,進而完善尾號限行的制定權限、程序。
(一)《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9條之道路警察權
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簡稱“《道交法》”)第39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體情況,可以對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采取疏導、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敝茉S陽從公物理論的角度,認為《道交法》第39條不能成為尾號限行的依據。《道交法》第1條規定了立法目的,“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通行效率?!币虼耍兜澜环ā返?9條所列“疏導、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需要“排除威脅道路使用安全與秩序的妨礙行為”為限。行政機關只能基于《道交法》第39條作出臨時性的道路警察行為。
《道交法》第39條授權公安交管部門道路警察權,公安交管部門可以限制機動車的通行,由此看來公安部門是法定的授權主體,而市一級人民政府并不是法定的授權主體。但北京市多次機動車尾號限行措施都是由北京市政府發布的,但這些臨時性措施只針對北京市牌照的車輛,而對非北京市牌照的進京牌照的車輛限行,則是以北京市公安局發文形式予以規定的。 筆者認為,《道交法》的授權并不能使機動車尾號限行有足夠的法律依據,授權條款本身比較寬泛,沒有明確性的授權范圍?!兜澜环ā返?9條規定的禁行措施是臨時性的,而非永久性的,并未給出明確的使用情境,未作出明確的授權,僅說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具體情況”下判斷是否采取限行措施。但是《立法法》第10條明確規定,授權決定應當明確授權的目的、事項、范圍、期限以及被授權機關實施授權決定應當遵循的原則等。基于明確性原則,尾號限行的法律依據來源必須是明確的,如果來源相當模糊,可能產生法律適用上的危險,進而導致行政機關恣意行政行為限制公民權利。 與此同時,在交通秩序、環境保護這類關乎民生的公共行政領域,有時候需要地方行政機關根據地方的實際情況進行管理。因此,對于目前尾號限行在法律明確下的缺失,國家立法機關需要對行政機關進行概括性授權,同時監督行政機關權力合法、公正運作。
(二)《大氣污染防治法》及《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
《大氣污染防治法》第50條規定,“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并改善城市交通管理,優化道路設置,保障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的連續、暢通?!薄洞髿馕廴痉乐畏ā返?6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依據重污染天氣的預警等級,及時啟動應急預案,根據應急需要可以采取責令有關企業停產或者限產、限制部分機動車行駛”。但應急響應結束后,人民政府需適時修改完善應急預案。這意味著限制機動車行駛的前提取決于污染天氣情況,屬于一種“應急”性行為,而非一項持續性、常態化的措施。
基于法律保留原則,《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第72條規定,“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大氣環境質量狀況,在一定區域內采取限制機動車行駛的交通管理措施”,該規定可以歸類于《大氣防治污染法》第96條的“應急措施”。但是《大氣污染防治法》對該類措施設立了相應的前置條件,即在“重污染天氣預警等級”情形下,采取“應急預案”,并只可以限制部分機動車行駛,一旦“應急響應結束”后,人民政府需適時修改完善應急預案。筆者認為,《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對于機動車限行的適用條件及適用程序要寬松于《大氣污染防治法》,實質上擴大了機動車限行的范圍。總而言之,尾號限行首要目的是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情況,次要目的才是防治污染、改善空氣質量。尾號限行能產生防治大氣污染的作用,也是因為尾號限行可以減少機動車的行駛數量以及提升機動車行駛效率,從而減輕大氣污染。
如果政府采取的措施涉及公民的基本權利或者權利,我們必須認真考慮政府行為的正當性、合理性,正確處理好權利與權力的關系,厘清權力行使的限度和標準。也就是說,機動車尾號限行常態化措施的合理性取決于是否符合比例原則 。
(一)尾號限行目的——基于公共利益
“奧運會”期間的尾號限行確實維護了良好的公共利益以及帶來“出行便利”,在此角度上看尾號限行政策是合理的。奧運會后,在《北京市政府發布關于實施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中,此時限行措施已經轉向于治理空氣污染。雖然治理環境問題是尾號限行的一個十分正當的目的,治理環境問題可以保障全體公民的生命健康,但是尾號限行措施卻對一部分機動車駕駛者利益受損,而另一部分公民利益未受損。兩者享有相同的權利,卻承擔不同的義務。另一方面,機動車尾氣排放是否能顯著地污染環境,尾號限行能否立竿見影地解決環境問題仍值得商榷。因此,我們需要進一步衡量“權利限制”與“權利保護”,才能確定以改善環境污染為目的的限行政策的合理性。
(二)尾號限行手段的必要性
依據比例原則,在審查尾號限行的目的正當性后,我們需要審查尾號限行手段的必要性。尾號限行手段的必要性指尾號限行政策是否為必備條件,即治理交通問題及環境污染是否一定需要尾號限行政策,治理交通問題及環境污染采取尾號限行政策是對公民權利的最小侵害。
“2014年4月,今年4月16日,北京正式發布了PM2.5來源解析報告,其中,區域傳輸貢獻約占28%-36%,本地污染貢獻約占64%-72%,本地污染貢獻中,機動車、燃煤、工業生產和揚塵分別占了31.1%、22.4%、18.1%和14.3%。 ”由此看出機動車對于霧霾的實際貢獻率僅為20%,而尾號機動車按一周限行一天計算,所減少只是3%左右PM2.5排放。僅僅依靠尾號限行的措施很難實現緩解交通擁堵以及改善環境的目標,我們可以采取綜合治理的措施。針對環境污染的治理,尾號限行政策也并非為唯一且必要的手段,除此之外,我們仍有許多其他手段。我們可以采取淘汰高耗能汽車、鼓勵購買新型電動車的政策,尤其在公共交通發達的城市,我們完全可以大力建設公共交通設施,疏通交通樞紐。因此,公權力機關應該進行科學的論證,采取多元化的治理方式,采取合理的治理手段。總而言之,盡管尾號限行是基于正當的公共利益之目的,但是并非是解決交通、環境問題的必要方法,部分限制了公民的權利,建議公權力部門堅持法治原則,最大范圍內尊重公民權利,采取妥善辦法改善交通以及環境問題。
機動車尾號限行主要涉及三類利益主體,分別是機動車車主群體、普通公民群體和機動車廠商群體。針對不同的主體利益訴求應該通過行政聽證程序予以解決,公權力機關與利益主體可以就限行措施進行協商,從而恰當地解決雙方的爭議。 并且尾號限行需要政府及時公開相關信息,保證公民的知情權。
(一)采取行政立法聽證制度以聽取意見
尾號限行政策關乎公民的合法利益,行政機關應最大限度讓公民參與行政立法程序,采取多種方式讓公民參與討論之中。行政機關需將立法聽證內容、地點、參與方式及時向社會預告,以便公民是否需要參加并表達自己的見解。行政機關應盡可能確保聽證參與群體的廣泛性,聽取不同的意見,同時也應充分考慮代表少數利益的群體的意見。
(二)信息公開以保證公民的知情權
權力是一把雙刃劍,任何權力都需要置于群眾的監督之下,通過公開政府掌握的公共信息,公眾可以監督行政權的依法行使,防止公權力的恣意妄為。政府信息公開也是公民參與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提升公民參與的效率。政府機關主動公開機動車尾號限行的相關政策背景、城市交通以及環境保護的現實狀況,公民可以更加有效、科學參與機動車尾號限行的決策之中。
北京市政府多次以通告形式發布機動車尾號限行政策本質上屬于一種行政立法行為。常態化的機動車尾號限行,雖然出于維護公共利益的目的,但是并非是解決交通、環境問題的必要方法,限行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民的權利。機動車尾號限行政策不應“當然”成為治理城市交通問題以及環境污染問題的主要措施。隨著傳統行政向現代行政的變遷,建議公權力部門堅持法治原則,最大范圍內尊重公民權利,采取妥善辦法改善交通以及環境問題。政府部門在制度相應的政策時,要遵循嚴格的法律程序,及時公開相應的信息,保證公民的知情權,同時保證公民可以參與相應的行政立法程序,發表自己的意見,從而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注釋: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期間對本市機動車采取臨時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http://www.gov.cn/gzdt/2008-06/27/content_1029078.htm?from=814e. com.
在本文中,機動車尾號限行包括但不限于北京市實行的“尾號限行”,其他城市相應的機動車尾號限行政策也涵括之內。
北京市政府發布關于實施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http://www.gov.cn/fwxx/sh/2008- 09/28/content_1108778.htm.
竺效.機動車單雙號常態化限行的環境法治之辨.法學.2015(2).
縱觀北京市政府多次通告,機動車尾號限行通告基本上一年一次,幾乎無限期延長限行措施。截至2018年,北京機動車尾號限行持續時間已長達十年之久,且此類型通告定期發布,機動車尾號限行政策實質上已成常態化之勢。
周許陽.公物理論視角下的尾號限行——反思與重塑.行政法學研究.2016(5).
凌維慈.行政法視野中機動車限行常態化規定的合法性.法學.2015(2).
馬生安.行政行為研究——憲政下的行政行為基本理論.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53.
張翔.機動車限行——財產限制與比例原則.法學.2015(2).
金煜.年內35城市將公布霧霾“元兇”.新京報.2014年7月1日,第A16版.
章劍生.行政聽證制度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