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標強調,初中科學課程的教學應充分強調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以確保學生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探究中。然而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仍有大多數的教師在科學課程的教學中會采用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學習的興趣及主動性造成了限制,并給科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帶來了不利的影響。本文將就科學課程教學中學生主體性調動應注意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在此基礎上提出主題探究式的教學方式,以期能充分提高科學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科學課程;主題探究;教學方式
主題探究是一種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同時還對學生自身的問題發現及解決能力的提升有著極大的幫助。科學是學生初中學習階段至關重要的一門課程,課程中包含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相關的內容,因此對實踐探究有著較高的要求。將主題探究式的教學方式融入到初中科學課程的教學中是一種能有效對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體性加以調動的方法,要求教師能充分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并充分有效的將這一方式融入教學中。
一、 科學課程教學中學生主體性調動應注意的問題
主體性的調動是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參與到學生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對課程的教學質量往往有著非常直接的影響。因此針對科學課程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調動就要求教師能注意如下的幾點問題:
1. 和諧良好課堂教學氛圍的創設
學生自身的情緒往往對課堂教學活動能否順利開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對此,要促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教師首先就必須要重視進行和諧良好課堂教學氛圍的構建以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產生積極的情緒,以促使學生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科學的學習中。也只有和諧良好課程教學氛圍的創設,才能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的平等和諧,并促使學生課堂學習的氣氛變得更加的活躍,這往往對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具有良好的作用,能有效促進課堂教學的質量得到充分的提升。
2. 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與寬容
要確保學生在科學課程的學習中有充足的主動性,就必須要保證學生對科學的學習有充足的信心,因此在科學課程的教學中就要求教師能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并能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失誤給予最大的寬容。就科學學科來看,其是一門綜合了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知識內容的學科,對學生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探究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但正因為如此,學生在該學科學習中的出錯率也有著一定的增加。而教師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失誤就應給予他們充分的寬容,以確保他們學習的自信,且還應給予學生充足的尊重來與他們進行互動交流引導他們發現錯誤并解決錯誤,進而充分提高科學教學的效果。
二、 主題探究在科學課程教學中運用的基本對策
1. 探究主題的提出
所謂探究主題的提出就是要根據實際的課程內容提出能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究的問題,并以此來對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加以調動,進而在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參與到學習中的同時有效對學生自身的主題探究意識進行培養,讓學生在充分的自主探究中加深對知識內容的認識與理解。而為切實有效的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以調動,在探究主題的提出階段,教師還可以針對探究主題進行生活情境的創設,以充分有效的通過學生所熟知的內容來對學生進行引導,以讓其在其所熟知的情境中來發現并進行問題的探究。此外,在探究主題的提出階段,教師還應針對學生的認知能力特征來合理的對探究主題的深度加以控制,確保能在強化學生知識認知與理解的基礎上不斷加深探究主題的深度來調動探究的欲望,進而有效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以調動。
2. 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
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是科學探究主題教學中能有效對學生自身的實踐能力進行強化的方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該過程需要學生能自主參與其中并進行探究體驗,以充分有效的對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實踐能力、問題發現與解決能力進行培養,進而在強化學生學習中自主探究意識的同時,來幫助學生加深對各知識內容的理解。而為促使學生能切實參與到合作探究中,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能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探究主題來對學生進行小組的劃分,這往往對提高學生在主題探究過程中的團結意識和協作意識也具有良好的幫助。此外,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還應重視對學生進行充分的引導,讓各小組成員在主題探究過程中能對各成員的職能進行明確的劃分,進而確保小組的主題探究活動能有序的進行,以幫助各成員強化對知識內容的理解與認知。
3. 基于主題探究成果進行展示交流
基于主題探究的成果進行展示交流是對探究成果進行交流匯總的階段,通??刹捎眯〗M交流和班級交流兩種展示交流相結合的方式。這一過程的實施能有效幫助學生對主題探究的過程進行回顧與整理來發現自身在探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同時還能結合同學的探究結果來實現不斷的發展與提升。此外,通過展示與交流也能有效對學生自身的概括能力和反思能力進行強化,能有效幫助學生在總結與反思中加強對科學知識內容的認識與理解。首先,就小組的展示交流來看,主要需要小組內各成員就此次自身在主題研究中的收獲及成果進行展示與交流,并對各成果進行匯總整理來得出最終的結論作為班級交流的依據;其次,在班級展示交流中,各小組除了要分享本組的成果之外還應就其他各組的成果進行分析來發現自身的不足。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將主題探究式的教學方式融入到初中科學課程的教學中,不僅能充分有效地提高科學教學的質量,同時還能有效促進學生自身的分析能力和發現問題及解決能力得到相應的提升?;诖耍覈踔械目茖W教師就必須要對主題探究式教學方式的運用給予充足的重視,確保在教學過程中能充分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給予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揮充足的重視,進而從根本上提高科學的教學質量,并為學生今后更深層次知識內容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慧君.科學探究教學設計:依據、實施與評價[J].中國電化教育,2013(09).
[2]盧姍姍,畢華林.從“科學探究”到“科學實踐”——科學教育的觀念轉變[J].教育科學研究,2015(01).
作者簡介:姚遠,一級教師,陜西省西安市,西安鐵一中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