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改深入發(fā)展,教育理念得到創(chuàng)新與完善,在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更注重師生關系和諧性,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基礎。本文通過對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提升中職地理教學質量方略進行分析,以期為推動我國中職地理教學良性發(fā)展,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論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和諧師生關系;中職地理;教學質量
中職作為向社會輸送優(yōu)質人才的重要教育場所,其教育水平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迎合時代發(fā)展需求,中職教師期許通過教育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的完善,提升教學質量。然而,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影響,當今中職地理教學師生關系不和諧,制約教學創(chuàng)新方法落實成效,無法有效提升教學水平。基于此,為了使我國中職地理教學質量得以有效提升,思考師生關系不和諧原因,與構建師生和諧關系方略顯得尤為重要。
一、 分析中職地理教學課堂師生關系不和諧原因
(一) 教育出發(fā)點不同。學生與教師存在寄生對立面,從開展課堂教學初始,教師期望學生可以按照自身要求,高效完成教育目標,學生則希望教師可以尊重自身個性化發(fā)展需求,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開展課堂教學實踐,這種管教與被管教關系,是師生關系不和諧主因。
(二) 教師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制約師生互動成效。和諧的關系需要溝通,這正是當今中職地理教學過程中所嚴重缺失的授課形式,教師采用機械化教育模式,以口傳心授方法向學生灌輸書本知識,弱視課堂有效溝通重要性,使學生逐漸脫離教師的授課節(jié)奏,喪失地理學習興趣,久而久之出現(xiàn)師生關系僵化現(xiàn)象,無法提升中職地理教學綜合質量。
(三) 教師評價體系不科學。中職地理通過考試成績對學生地理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在繁重的課業(yè)壓力下,學生對考試抵觸心理較強,教師為提升中職院校升學率,采用強制性原則,要求學生必須進行地理考試,這種評價體系導致教師忽視學生心理訴求,學生在考試單一化評價體系下,容易產(chǎn)生抵觸情緒,造成師生關系不和諧現(xiàn)象,影響教育水平的有效提升。
通過對我國中職地理教育師生關系不和諧產(chǎn)生因素進行分析可知,新課改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變革仍任重道遠,需要中職地理教師秉持實事求是原則,從學生本體教育需求出發(fā),結合當今師生關系不和諧具體成因,思考優(yōu)化師生關系有效方略,為提升中職地理教學水平營建良好氛圍。
二、 思考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有效方略
(一) 摒棄傳統(tǒng)教育出發(fā)點,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方略。為了使中職地理師生關系得到有效優(yōu)化,教師應扭轉師生之間管教與被管教的關系,弱化自身在地理課堂上強勢的角色,將學生視為課堂教育主體,從學生學習需求出發(fā)思考課堂教學組建形式,使師生課堂關系立足點處于同一平面,達到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目的。
例如,教師在進行“經(jīng)緯線”的教學時,應在教學開始前,積極思考學生學習需求,分析學生地理學習能力,從學生心理出發(fā),創(chuàng)設地理課堂教育目標,摒棄傳統(tǒng)地理教學過程中,依照教育大綱或既定教學任務,制定課堂教學目標的滯后理念。介于該章節(jié)屬地理教學開篇內(nèi)容,對于未系統(tǒng)接觸過地理學科的中職學生來講,是否可以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學習樂趣至關重要,為此教師應以“探究地球儀,發(fā)掘經(jīng)緯線特點”為課堂教學內(nèi)容落實立足點,引導學生對地球儀進行自主觀察與分析探究,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以學生為課堂主體,達到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目的。
再如,教師在進行“地圖”的教學時,為了使學生地理知識更為系統(tǒng),教師應從學生理解能力出發(fā),在地圖教學中滲入對經(jīng)緯線、經(jīng)緯線定位法等相關知識的鞏固,提升課堂教學成效,滿足學生地理知識系統(tǒng)學習需求,使地理課堂不僅是教師開展知識講解的地方,也是滿足學生攝取知識養(yǎng)分的地方,當學生學習需求與教師教學內(nèi)容處于同一平面,和諧關系自然得以建立。
(二) 豐富教學方法。為了使師生關系更為和諧,教師在掌握學生學習需求基礎上,應賦予中職地理課堂豐富多變的表現(xiàn)形式,從當今00后視角思考地理教學內(nèi)容落實方略,使教育創(chuàng)新更具有效性,弱化師生之間“教與學”的關系,讓師生成為徜徉在地理知識海洋中的朋友,達到構建師生和諧關系的目的。
例如,教師在進行“天氣和氣候”的教學時,應充分了解學生想要課堂書本知識與課堂禁錮的思想,以此為出發(fā)點構建高效課堂,為營建良好師生關系奠定基礎。對于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到天文臺或相關博物館進行體驗式教學,通過實地觀察,讓學生了解多變的天氣、天氣形成原因等知識,達到寓教于樂的教育目的,使師生關系得到和諧發(fā)展,對于教育條件有限的學校,教師可以在雷雨天氣到來前,組織學生到室外觀察天氣環(huán)境,感受氣壓等自然氛圍變化特點,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達到構建師生和諧關系目的。
(三) 建立科學高效的評價體系。為了使師生關系更為和諧,教師不應僅采用考試這一固有形式對學生地理學習成效進行評價,為此教師應豐富評價體系,例如將課堂表現(xiàn)、地理學習能力、學生互評等內(nèi)容融入評價體系內(nèi),消減師生因考試所產(chǎn)生的矛盾,在賦予地理教學評價體系科學性基礎上,達到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目的。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職地理教學質量若想得到有效提升,應深入思考構建師生和諧關系有效方略,弱化師生之間的沖突,使課堂教育氛圍更為和諧,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基礎,達到提升中職地理教育綜合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婁淑華,羅艷麗.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和諧師生關系的影響因素探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9):98-102.
[2] 施鵬,張宇.論研究生教育中和諧師生關系及其構建路徑[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5(5):37-41.
[3] 盧飛,穆立.論和諧師生關系在基地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速讀(中旬),2015(6):11-112.
作者簡介:吳榕瑾,福建省南平市,福建建甌職業(yè)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