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課堂教學中,探究提高學習活動有效性的課堂教學策略,是本課題研究的內容。通過學生對興趣,情景,問題,合作,探究,練習,實踐,體驗,評價等九個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性的關鍵要素進行研究.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在新授課教學中的學習現狀特組織了一次學習現狀調查,在此對該調查作分析。
關鍵詞:高中;新授課;數學學習;現狀調查
一、 問題提出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核心環節。通過新課改,提出在新課改背景下開展教學質量活動,使學生在文化知識、基本技能、學習能力、學習習慣、情感態度等各方面都得到和諧發展。因此我們開始思考怎樣在新課程理念下實施有效的課堂活動,于2014年8月12向賀州市教科所提交了《新課程理念下數學新授課有效性教學研究》的課題申報表,經賀州市專家審議于2014年8月25日獲準立項,于是我們根據評審意見制定相關的課題實施方案。
二、 調查的目的
根據我們現在學生的現狀,如何引導學生掌握有效學習的策略,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促進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諧發展,一直是我們數學教師要思考的問題。因此我們圍繞課題進行學習、思考、實踐,尋求有效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從而促進數學教師專業的快速發展。
三、 調查的方法和內容
此次調查研究的方法是采用抽樣問卷方式,以選擇題提問的形式,問題涉及有關影響數學學習的興趣,學習的方法,效率等諸多因素,選取市直三所中學520名在校學生為調查對象,考慮到男生與女生的比例以及學生的層次的差異,用分層抽樣的方法發放問卷。此次調查共發出答卷520份,回收有效問卷500份,回收率96.2%。
四、 調查的結果及其分析
(一) 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機
對于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是通過問卷調查的第1題去調查的,調查表明:“為將來考個好學校”占(69.2%),結果表明有大部分的同學學習數學的目的非常明確,為了在高考數學中考出好的成績,能考上理想的大學。第2題有(36.4%)的學生對數學感興趣,(53.4%)時而感興趣時而不感興趣,這表明有一半的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不太穩定。
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產生于需要,而需要是學習積極性的源泉,作為教師要投其所好,盡可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要我做”為“我要做”,從而將枯燥無味的數學變成意趣盎然的學科,學生就可以在奇妙的數學王國里各顯其能,各盡其才。
(二) 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
對于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一個問題我們在3-7題作了調查研究,調查結果如下:
3. 在上課前你是怎樣預習的?A. 看一遍了事;B. 仔細閱讀,做相應的練習,把不懂的記下來;C. 基本不預習;D. 時而預習時而不預習。6.8%;23.2%;20.7%;50.2%。
4. 在課堂上老師講課,你如何聽課?A. 根據預習的記錄,有重點的去聽;B. 邊聽邊記錄;C. 一概而論,全聽;D. 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活動中。20.6%;47.2%;17.2%;15%。
5. 老師講授新課時,對于課堂講的內容懂多少?A. 都懂;B. 大部分聽懂;C. 少數聽懂。5.8%;78.2%;14.2%。
6. 老師提出的問題有時間思考嗎?A. 有充分的時間思考;B. 差不多能思考;C. 來不及思考。10.4%;65.4%;18.2%。
7. 課后你如何復習當天的內容?A. 看一遍課本,重點看老師強調的,再做相應的練習;B. 直接做相應的練習;C. 不復習。41.2%;45%;14.2%。
從調查結果看來有將近一半的同學是沒有預習和復習的習慣,都是直接去聽課和直接去做練習,這就說明同學們還沒有很好的掌握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同學們僅僅想學是不夠的,還必須“會學”,要講究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能變被動為主動。
作為數學教師應教會學生以下幾點:
1. 教會學生預習的方法,預習是學習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2. 教會學生聽課,聽課是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3. 教會學生復習,及時復習是高效率學習的重要一環。
(三) 數學教師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影響。
教師的教法對學生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就這個問題我們從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和教師的外在形象和上課情緒以及突破難點和重點這幾個方面作了調查,調查結果表明:有(63.4%)的同學認為老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而就上課突破重難點這個問題中,有(38.4%)的同學認為他們的老師能很好地突破重難點;(33.4%)的認為能突破重難點,但效果不是很好;教師的外在形象對學生學習效率的影響這個問題,有很大影響的占了(28.2%);有影響但不大的占了(49%)。
從調查結果來看,教師工作是言傳與身教相結合的示范性勞動。“親其師,信其道”,很多學生因為喜歡教授這門課程的老師,從而喜歡上了這位老師所教授的課程;作為數學教師,學生的主觀條件我們是不可能改變的,而教學的難易也主要是因為數學的學科特點所制約,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變我們自己,用我們的人格魅力和受學生喜愛的教學風格打動學生,從而讓學生喜歡學習、喜歡數學。
五、 小結
《新課標》中指出: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學會知識,獲得發展。具體表現在:學生在數學的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知少到知多,從不會到會;從不喜歡數學到喜歡數學,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因此最核心的問題就是看我們的學生是否愿意學數學、主動學數學;以及學生自己會不會學、怎么學。作為一名基層的高中數學教師,面對的是成績一般,不是非常優秀的學生,我們該如何實施有效性教學呢?通過這次調查研究,得出應從以下幾點提高數學新授課的有效性:
1. 研究教材,制定有效的、合理的教學目標;2. 認真備課,優化課堂教學的整體結構;3. 大膽嘗試,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4. 不斷學習,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作者簡介:
黃莉,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賀州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