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的推行,對高中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戰。高中生物新教材編寫注重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師要緊跟課改步伐,積極應對,研究符合學情的生物課堂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策略
一、 改變教學理念促進生物課堂的有效教學
在教育體制日趨完善、倡導以人為本的課改發展中,教師要審時度勢,努力學習接受新的教學理念,加強自身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思想,是適應課堂教學要求的關鍵。在多年的學習經歷中,總有被老師的講課講睡著了的記憶,甚至參加工作已久還念念不忘讓自己“深惡”的課堂。傳統教材的單一枯燥,傳統教學老師“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學習的機械記憶,這些學習經歷中疲憊不堪的過往,不得不讓我們這些過來人感到學習真的是一件苦差事。然而,教育改革的春風再次吹進校園時,已為人師的我們,怎么可能不積極選擇有利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教學理念進行生動有趣的教學,讓我們的學生擺脫被動學習的艱辛。在教材改革實施的初級階段,教師轉變傳統教學觀念,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就尤為重要了。如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教師為主體,以老師對知識的講解,學生聽講為課堂主要形式,師生互動的環節很少,生物課堂基本就是自讀教材,勾畫重點,然后完成筆記,最后機械記憶。在這種日復一日的生物教學模式中,學習毅力再強的學生,也會對新知識表現得深惡痛絕;新的教學方式則不然,生物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在生物課堂上人人都是課堂的主人。教師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只是旁觀的欣賞者。這種新的課堂教學方式,拉近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增進了學生之間的團結互助的精神。把課堂還給學生,需要老師對教學環節的改變,即:拋出問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完成任務。學生對知識的獲得途徑不是通過老師的講,而是通過自己主動的學。在主動學習的過程里,由知識的表象,到知識的內涵都在課堂的第一時間就開始了理解和記憶。做到了對學生個體的尊重,對學生合作的探究的信任。這種把課堂還給學生的方式,縮短了學生與知識之間的距離。
二、 利用教學工具進行生物課堂的有效教學
科教興國戰略實施下的教學資源日漸豐富,實體教具、互聯網在教學中的應用等,及時滿足了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需要。
(1)合理分配實驗器材。高中階段的生物知識,相比初中階段的生物知識更有求真求實的學習要求,教學的實驗儀器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認知工具。使用生物實驗室教學,符合新課標以人為本、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要求。由于班型大小人數不一的原因,使用實驗室教學時合理分配器材,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當堂需要實驗的知識中來。實驗課堂上把每一個學生放在體驗學習的第一位,是激發學生對生物知識熱愛的最佳選擇。在這種對個體的尊重中,讓學生在實驗室里“發現”生物知識,能有效激發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拓寬對更廣闊的知識領域探究的學習熱情,不但進行了有效教學,而且培養了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探究精神。
(2)多媒體教學的應用。運用多媒體教學,更好的開發互聯網資源,合理運用共享資源,符合時代特征,適應生物教學的發展。多媒體普及應用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增強了高中生對事物學習的直觀性,具體生動的網絡資源,極大地豐富了生物的課堂教學。如,教材《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的這一教學內容,其教學上有著一定的難度,借助互聯網的教學資源共享的平臺,可以找到輔助教學的相關資料。在教學資源庫里,有關“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的微課有許多,結合班級學情,下載符合當堂教學的微課,在導入新課后先做一個短小的視頻播放,直接把學習的重點、難點的分析過程展示給學生領會,在共享的教學資源里,微課講解的制作比較簡練準確,播放的過程中,可以慢放、暫停、回放、快進等,凡是學生弄不懂的地方,可以輕易找到要結合學情進一步補充的知識環節,生物教學中的質疑問難不是老師再講一遍,而是把需要的視頻再放一遍。減少了老師講授重難點的壓力,及處理問題二次組織語言的繁瑣。要點突出的微課服務于生物教學,縮短了學生與知識的接受距離,節省了新授課的時間,加大了知識鞏固的寶貴空間,有效加大了課堂的密度,提升了生物知識的學習效果。又如,在新課的導入過程中,為了避免課堂的知識的呆板,可以采用相關知識涉及的事件視頻作為導課內容,互聯網上有許許多多相關生物知識的新聞、視頻,下載剪輯成導課材料,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拿《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來講,可以引用來自黑龍江一起離婚訴訟的案例為導課內容,其視頻內容是這樣的:一對黑頭發黃皮膚的小夫妻,抱著一個金發碧眼的嬰孩,要求離婚,原因是,爸爸懷疑自己不是孩子的親生父親,而嬰孩的母親萬分委屈,堅決咬定嬰孩的父親就是自己合法的丈夫,不肯離婚。小夫妻的雙方親屬都眾說紛紜,包括嬰孩的姥姥,在親屬面前也不敢堅定地相信自己女兒。最后雙方達成協議,做DNA親子鑒定。當鑒定結果出來時,結果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嬰孩是小夫妻倆的孩子。這個視頻的播放到這里就可以停止了,老師要把“為什么”的相關問題拋給學生,達到設疑、激趣的導課效果。
三、 結語
新課改的推行,高中生物教材內容不單單改變了以人為本的知識體系,同時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尊重個體發展,采用新的教學工具輔助教學,都是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及早摒棄傳統教學的一些陳舊手段,積極參加新課改培訓,積極學習使用多媒體教學,迎接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更高挑戰,是對教學事業應負的責任。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積累教學經驗,完善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對新課堂駕馭的能力,做一名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型教師。
參考文獻:
[1]張海俠.新課標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問題淺析[J].考試(教研),2011,11(10):54.
[2]孫敏.新課標下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問題與策略分析[J].福建質量管理,2016,5(15):228.
[3]黃新.新課標下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5):43.
[4]王洪祥.新課標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析[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5):118.
作者簡介:王天成,陜西省商洛市,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大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