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物理起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同時其也是一門實踐性相對較強的科目。怎樣通過生活化方式提升高中物理學習質量以及實用性是當前教育界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本文首先將介紹高中物理生活化的本質,其次針對高中物理生活化的必要性進行闡述,最后得出加強高中物理學習生活化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高中物理;生活化;思考研究
一、 引言
相較于高中其他課程來說,物理屬于一門更加復雜的學科,其本身具備的特殊性,需要學生具備更強的分析能力與邏輯能力,所以物理學科逐漸變為高中課程中的一門難點學科。在課程改革過程中提出要求,學生的物理學習需要與實際生活緊密連接在一起,為此讓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知識結合在一起,是現在大多數高中學生學習物理的重難點內容。由于物理本身在生活中的頻繁出現,讓學生運用生活化方式學習物理變得更加簡單。各種不一樣的生活經驗,能夠加強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考試中的相關知識。
二、 高中物理生活化的內涵
生活化主學習主要是指學生根據老師制定的標準,有針對性地選擇生活中合適的課程與知識進行學習,同時在課堂中不斷發現生活中需要的知識與元素,如此就能夠將較為抽象的知識逐漸轉換為熟悉的生活技能,同時通過各種實用性方法、技能以及知識簡單的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各種不同問題,進而完成學生學習的生活化。
根據生活化學習的含義,可以不斷綜合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實際經驗。筆者在這里提出高中物理生活化學習的概念為學生在學習高中物理課程中,不僅要了解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同時也應該掌握各種不同的生活元素,根據自身實際作為基點,將各種知識與生活經驗結合在一起,如此學生不僅能夠學習到各種不同的物理知識,同時也能夠分析與解決各種實際難題。
三、 高中物理生活化學習的必要性
1. 高中物理課程性質的要求
根據《全日制普通高中物理標準》中的內容能夠知道,高中物理概念是:“高中物理是當前普通高中領域最根本的課程之一,能夠幫助學生學習更多物理知識,推動文化與經濟的不斷進步,同時為學生的科學價值觀與科學發展觀打下堅實基礎。”根據上述內容可以發現,高中物理課需要學生以實際生活為基礎,同時也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進而增大科技發展、現代社會與學習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
2. 高中物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根據相關資料能夠知道,高中物理從內容的角度上應該選擇學生能夠終身學習的生活內容。學生能夠通過當代科學技術思想與發展,發現物理學中反映出的社會問題,進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社會參與意識。由此能夠說明,新課程更加注重物理在生活中的作用,物理與實踐生活間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同時物理課程還能夠讓學生運用于生活中,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
四、 高中物理生活化學習的方法
1. 建立生活化理念
眾所周知,思想是行為的主要引導中心,要想完成高中物理生活化學習,就應該建立生活化學習理念。要做到上述一點,就必須在學習過程中強調物理學習不僅是學習各種考試的專業知識,還應該建立生活化學習思想。如此就能夠以學生實際生活作為基礎,完成各項生活服務,進而就能夠培養得到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需要的正確價值觀、態度與情感,同時也能夠彰顯出學生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2. 組織各項生活化內容
學生學習的內容是課程中的根本,生活化學習必須從學習內容開始著手。生活化學習中的內容主要是需要學生將生活作為根本,連接學習內容與生活經歷間的關系,進而也能夠讓學生發現生活中出現的各項物理知識。
物理是高中學科中與生活最近的學科之一,同時最后也直接為生活服務。因此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時候也不能只局限于課本中的內容,還應該向外界拓展,多了解部分與實際生活相關的物理知識,并搜集得到各種生活素材,將其在班級中傳閱,如此也能夠加強整個班的物理生活化學習進程。在傳閱各項物理生活素材的時候,還應該將其與課本中的內容逐漸連接在一起,進而使學生發現物理實際就是生活中存在的一個部分,與生活不能剝離開來。簡單舉例來說,洗衣機在開始脫水操作的時候,主要是做“離心運動”,此時學生可以將汽車在轉彎時的情況與其進行對比,發現兩者之間的共同點,并分享其中出現的“離心現象”,進而也能夠加強學生對離心運動在生活中出現的現象進行了解。
3. 學習方式生活化與多樣化
相較于其他幾門學科來說,物理學科更顯枯燥,因此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經常不能集中注意力。針對上述現象,學生可以向老師提出自己在生活中發現與本課程相關的生活經驗,并與同學進行分享,如此不僅能夠調動自己在學習中的積極性,還能夠調動其他學生的積極性。根據相關學習內容能夠知道,物理在所有學科中最為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同時也是與社會實際相連接的核心方面。根據實踐能夠知道,高中物理學習有著各種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根據當前階段學習的內容與特征,選擇與其本身最為適合的學習方法,其中包括編寫生活化練習、建立生活情境以及不斷加強生活化內容等方式實現。小組討論能夠讓學生自行發現自身的問題,并通過實驗不斷驗證自身的猜想,最終得出結論。
簡單舉例來說,高中物理在學習“彈力”等課程的時候,可以聯系運動場中跳遠運動員使用踏板時的情況,如此就能夠發現彈力在運動過程中的作用。學生在學習彈性形變課程后,還可以發現各種不同的生活工具。當學生學習“杠桿”課程時,可以與實際生活連接在一起,進而就能夠發現釣魚竿與剪刀等工具都是運用了杠桿原理。
五、 結語
眾所周知,高中物理不僅是從生活中孕育出來,同時也直接服務于生活,因此其是一門實踐性相對較強的課程。為此學生在學習高中物理時,必須與生活緊密連接在一起,如此就能夠盡可能大的增強高中物理學習的實效性以及針對性,并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通過上述介紹的方式,能夠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物理科學輸送更多高素質人才,并進一步推動我國物理行業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薛睿怡.生活化,讓高中物理學習更具魅力[J].中學生數理化(學習研究),2017(7):90.
[2]何江東.新課標下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實施策略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6.
[3]潘寶宏.論高中物理力學知識的生活化教學[J].新課程(中),2015(12):109.
[4]蒲彪.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實現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5(19):69.
作者簡介:
陳亦可,四川省成都市,成都石室中學文廟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