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們創富能力增強,大批高凈值群體應運而生,這些客戶積累了大量個人財富,因此,我國各家商業銀行私人銀行在業務應運而生。利率市場化以來,商業銀行利潤點由利差收入轉向中間業務收入,而恰恰私人銀行業務的發展是給商業銀行零售業務條線帶來利潤增長點的重點業務。然而業務發展和推進過程中不乏風險隱患的存在。怎樣對私人銀行的業務風險問題加以準確的分析,繼而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解決,使其為商業銀行提供穩健利潤增長點,成為了每一個相關從業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私人銀行業務風險現狀,繼而探討了與之相應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私人銀行;業務開展;風險;應對措施
1、我國私人銀行業務風險現狀
與商業銀行普通個人業務不同,私人銀行的業務范圍主要是為高凈值客戶提供資產規劃,包括遺產管理、合理避稅、現金管理以及投資規劃等各種高端財務管理和增值服務。私人銀行在業務方面跟傳統商業銀行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在操作風險、合規風險和聲譽風險方面有相同性,也有很多的差異性。跟傳統商業銀行在業務管理方面的風險比較,這些風險更難被量化,而且強調進行過程控制,彼此間具有一定的聯系。比如在引發操作風險以及合規風險的情況之下,也將會對聲譽形成負面的影響。
1.1操作風險
基于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基本理論可以將私人銀行業務主要操作風險分成七個類別:①內部欺詐;②外部欺詐;③產品、客戶以及商業行為;④執行交割以及流程管理;⑤經營中斷以及系統錯誤;⑥員工聘用行為以及工作場所管理;⑦物理資產破壞。私人銀行在業務開展的過程當中主要是因為以上因素導致產品、客戶以及商業行為等方面風險的出現,主要是因為產品特性以及設計不夠合理、內部員工服務過程不夠認真,從而無法給客戶供給出專業化的優質服務,從而給銀行帶來損失。
1.2合規風險
私人銀行具備的業務私密性和服務全面性特征,由于其客戶群體相對普通個人客戶體量小,然而這部分客群的資產量又龐大,因此,使其面臨的合規風險更大,私人銀行相應的法律法規欠缺,以及信用體系方面的缺失,導致私人銀行在業務開展過程當中面臨更大的合規風險。
1.3聲譽風險
我國私人銀行的業務展開時間還比較短,范圍還顯得比較狹窄,所以呈現的聲譽風險與國際水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不過,隨著行業整體競爭的激化,人們對于私人銀行的業務形成了更為深刻的認識,私人銀行將要面對的聲譽風險也將會逐步提升,通常是體現為客戶評價以及其它風險轉移等各個方面。
2、私人銀行的業務風險應對措施
2.1拓展產品種類和服務類型
以目前我國私人銀行產品類別、來源以及結構過于單調的問題來說,銀行需要對內部資源加以充分的整合,同時在銀行外部引入各種衍生金融投資工具。要積極拓展業務類型,逐漸實現從以往銷售產品轉化為供給解決方案的優質轉型。目前,我國有相當一部分私人銀行已經逐漸實現了由賣產品朝著賣組合的方式轉變,不過還是沒有任何一家銀行在增值解決方案方面形成良好的發展。私人銀行在今后的發展進程當中需要積極圍繞客戶需求,對產品類型做出進一步的拓展,同時在個性化的解決方案等方面做出不斷的創新。
2.2強化員工專業素質
提高從業人員專業素質需要從銀行整體的角度出發對內部員工的業務能力加以培養。在招聘新員工的時候需要將選拔標準提升,引入具備更好從業經驗的專業人才。而對于現有員工,則要定期組織開展各方面專業知識的培訓活動,有效提升全體員工的專業知識儲備以及專業技能,強化員工對于私人銀行所面臨風險的認知。同時,還要積極完善現有的考核機制,把風險控制的實際情況融入到員工的考核指標當中,激發廣大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2.3客戶信息池的完善
我們國家目前的個人信用體系具有一定的欠缺,私人銀行只能利用對內部信息系統的構建對客戶信息池進行建設。而除了首次調查之外,私人銀行需要構建更為完善的跟蹤調查體系,防止客戶有些后續行為給銀行帶來不良影響。對客戶信息池的有效構建,能夠協助銀行形成更為符合客戶要求的服務方案,防止因為產品不符合客戶需求而造成的操作風險以及信譽風險。
2.4獨立風險管理部門的構建
對大零售模式的應用雖然能夠讓私人銀行對客戶資源形成有效的整合,并且跟其它業務之間形成有效協調,不過在風險控制方面卻呈現出了較大的隱患。私人銀行跟傳統形式的商業銀行之間在風險類型方面具有較大的差別,如果利用相同的風險控制措施、標準以及管理體系無法呈現出優質的效果。所以,需要對風險管理標準和措施加以更為高效的設置,構建負責風險管理的獨立部門。
2.5法律法規的完善化
對私人銀行跟客戶之間的法律管理以及業務范圍加以明確。委托資產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信托以及委托代理這兩種,相對來說信托具備所有權跟利益之間相分離、管理連續、有限責任以及獨立性等特征,跟私人銀行所呈現的業務特征之間更加相符。此外,相關監管部門應該對私人銀行跟商業銀行在業務類型以及范圍方面的區別加以明確,防止有違規情況的出現。
2.6業務監管政策的設置
第一,要針對私人銀行業務市場的準入條件、管理流程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設置相關的監管條例,從而為私人銀行在業務開展方面的健康發展形成監管保障。第二,要結合私人銀行所呈現的風險特征,出臺關于風險管理指導以及監測方面的文件,有效提升私人銀行進行風險管理的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私人銀行屬于金融行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只有對其業務風險問題加以準確的分析,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加以解決,才能使其獲得更好的發展,值得廣大從業人員更為積極的探索。
參考文獻:
[1]楊亦可.我國私人銀行業務風險及監管策略的研究[J].現代商業,2016,(23):102-103.
[2]耿丹丹.私人銀行業務法律問題研究[J].金融論壇,2010,15(02):55-61.
作者簡介:李媛媛,1989年9月出生,女,陜西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是A銀行私人銀行業務風險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