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驗教學是重中之重,能提高學生物理成績,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本文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進行了探討,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關鍵詞:試驗教學;初中物理;方法;探究
一、 引言
新課改下要求創造性地改造物理教學方法,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是通過實驗的方式,認識和總結物理現象和形態的變化。將一種抽象的概念,向具體的現象教學方式轉化。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啟發式等教學方式的運用,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物理素養。本文與一些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經驗相結合,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創新思路進行了探究。
二、 培養學生科學的實驗觀察方法
在物理實驗中,觀察是創新試驗的前提和基礎。在實際生活中,觀察無處不在。學生認真觀察需要貫穿在整個物理實驗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實驗觀察方法進行引導,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例如,在開展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可讓學生帶著問題認真觀察:①本實驗研究的重點,是要觀察什么?應該采取怎樣的觀察思路?光屏、透鏡、火焰三者,是怎樣的位置關系?②有什么樣的影像出現在光屏上?③將蠟燭的距離適當改變后,大小有何特點?是否一直有像呈現在光屏上,在什么情況下沒有成像?通過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教師可先讓學生細致觀察一段時間后,再出示以上問題,讓學生給出答案。對于觀察方法不當的學生,教師在給予適當的點撥和指導,讓學生重新觀察,以此將學生求知欲激發出來。在學生觀察的過程中,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需要注意的問題,并討論觀察方法,這些物理現象是由什么原因導致的?具體原因是哪些?這些結論,讓學生通過一定的實驗得出,而不是按部就班地將各種條件在黑板上羅列出來,那樣會對學生的思維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三、 培養學生的創新動手能力
物理實驗教學方式物理演示實驗,就是指教師利用課堂時間為學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時,有效引導學生分析、思考和有效觀察實驗過程。在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中,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主體是教師,學生只能做旁觀者,被動地接受知識。一些學生根本看不清教師的演示過程,使實驗課形同虛設。這樣的演示實驗,對學生潛能和智能的發展,都形成了直接的限制,對提高學生實驗心理素質,也產生了直接的影響,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所以,在初中物理實驗中,教師應將演示實驗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而不是將學生視為是被動接收實驗知識的“倉庫”。在演示的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和調論,以合理地推出實驗結論,以此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有些演示實驗,讓學生通過討論和操作,對學生實驗動手能力進行有效培養。演示實驗時,教師應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清楚實驗現象。同時,教師還應將演示實驗的可見度想方設法地增大。一些常用的演示實驗方法,包括利用自制可見度大的儀器、機械放大、投影放大等,進行演示。并讓學生積極參與實驗操作過程,使學生對實驗內容充分了解。通過多次練習,對物理知識加深記憶、鞏固和理解,讓學生動一動手參與或上實驗臺前來讀數。例如,在演示馬德堡半球實驗時,先讓兩個“大力士”上來拉,卻無法拉開兩個半球。教師在將活塞打開,在半球中融入空氣,再讓兩個力氣最小的女學生來拉,兩個半球卻被很輕松的分開。通過對比兩次實驗,證明存在著很強的大氣。通過這樣的演示方式,使學生的印象深刻。在老師的指導下,人人都可以參與演示實驗。這樣不僅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充分展示實驗技能。同時,還訓練了學生的操作技能,培養了學生學習的探究能力。既可以對物理的規律知識和基本概念加深理解和掌握,同時還能對物理科學探究方法更好地掌握,使學生對物理科學探究的樂趣真正體驗,培養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和實事求是的態度。
四、 創設實驗問題情景
有機的結合歸納法、發現法、引導法和研究法,是創新教學的構成要素。為此,要求教師在實驗中,對教學手段和現代教學方法創造性地運用。優化組合各種教學方法,創造環境,用“創造性的教”為學生“創造性的學”提供條件。所以,除了分組實驗和演示實驗外,教師還可采用豐富多彩的創造性活動,如調查小實驗活動、學生的模型制作、游戲等,鼓勵學生進行創造。例如,講述重心越低的物體越穩定的知識后,教師可對情境問題進行設計:新疆的阿迪力高空表演走鋼絲繩時,為什么手里總握有一根長桿?讓學生認真思考,并引導學生課后對三個重心高低不同的不倒翁進行制作,從三個重心高低不同的不倒翁豎立的不同的程度,對阿迪力高空走鋼絲繩時的奧秘進行領悟。在對固體能傳聲的知識進行講授后,引導學生對土電話進行制作。
五、 運用多種實驗教學方法
在初中物理實驗過程中,教師在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實驗原理的基礎上,還應讓學生運用不同的實驗步驟和不同的器材進行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還需要篩選信息,取舍各種元素。同時,還要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培養學生善于應變的能力和統領全局的能力,訓練學生綜合表達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師應打破傳統的教學思想的束縛,對自己的思想習慣及時轉變,不斷創新實現方法和實驗設計,對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培養。例如在進行氣體壓強的實驗中,對易拉罐中的水,用酒精燈加熱,等到罐口出現白霧,再將罐口用面團堵住,冷卻易拉罐,會發現易拉罐出現變形。這種實驗狀態是比較理想的,但是在氣體壓強實驗時,實際上常常會發生易拉罐漏氣等問題。為了解決這問題,在實驗時可換個角度進行,不必運用一種方法反復試驗。
六、 結論
物理實驗易形成懸念,生動有趣。教師應對問題情境進行創設時,采用靈活的實驗方法,將學生物理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引導學生對知識不斷探索,求根溯源,培養物理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文.初中物理實驗創新性思維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4(13).
[2]王增輝.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30).
[3]余國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意義及發展研究[J].教育觀察,2017(22).
[4]于好保.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1).
[5]丁婭,鄭玉梅,彭天鳳.初中物理實驗教具的開發研究[J].亞太教育,2016(34).
作者簡介:
張接明,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水北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