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龍
摘 要:隨著信息化的發展,“互聯網+”逐漸與各行各業結合,將“互聯網+”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相結合,形成“互聯網+教學手段”“互聯網+教學內容”“互聯網+教學評價”的教學模式,以改變傳統被動式教學模式,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小學生全面、持續、協調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互聯網+”
在2015年“兩會”期間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后,互聯網+儼然已成為2015年以來互聯網行業最為熱門的名詞?!盎ヂ摼W+”作為一個科技行業的時髦新詞,已經徹底取代了互聯網思維,成為各個領域各個行業的口頭禪,將“互聯網+”與各行各業進行結合,促進各行各業在信息化社會中的大力發展。將互聯網+與數學教學相結合,創新傳統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現狀發展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對客觀現象抽象概括逐漸形成科學語言和工具,不僅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在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中也有一定的作用。而小學數學具有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的特點,具有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中,抓住數學本身特點和小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發展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根據調查,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主要采取被動式教學模式,其教學手段較單一、教學內容較片面。
1.教學手段單一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采取的教學手段主要以“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做”為主,教師按照教案講解數學知識,學生進行單方面的被動接收學習,同時在教師講解后布置相應的練習題,學生進行隨堂練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借助黑板(板書)、書本作業、考試等來進行數學知識講解和評價學生數學能力。
2.教學內容片面
小學數學內容基本都是基礎數學知識,與小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然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內容較片面,90%的內容為書本知識,沒有與生活經驗進行緊密結合,導致小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較差。
通過對小學數學現狀教學模式的調查,教師在教學中主要采取傳統被動式教學模式,長此下去,不僅導致課堂效率低下,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更不利于小學生的全方位發展。
二、基于“互聯網+”環境探究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展,互聯網+理念滲透各行各業,將互聯網+與小學數學教學相結合,創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從而提高教師和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對互聯網+、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特點分析,采用“互聯網+數學”的教學模式,從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學評價三方面進行滲透互聯網思維。
1.“互聯網+教學手段”——多樣化
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教師借用互聯網,運用多媒體手段,創新課前、課中、課后教學手段,首先在課前,對于教師來說,通過網絡資源進行教案準備,對于學生來說,運用網絡資源預習數學知識;其次在課堂上,教師運用多媒體手段,PPT、動畫、音頻、視頻、VR技術、AR技術等,創設多種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在課后學習中,可以運用智能APP,學生通過APP學習,鞏固數學知識,在APP中可以將學習記錄進行保存,方便查看回顧學習,同時也可以布置網絡作業,在網站上進行學習鞏固,教師可以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情況。
2.“互聯網+教學內容”——豐富化
傳統的教學內容較片面,沒有與小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聯系,教師基于教材知識,利用互聯網+,豐富教學內容,可以運用“互聯網+科研”“互聯網+情景”等將教學內容活躍起來,比如,教師在進行加減法教學時,具體運用“互聯網+情景”手段,首先在課堂上運用互聯網平臺搭建教材內容與生活常識平臺,向學生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加減法,播放超市結算、農貿市場景象等;其次,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角色扮演,情景重現,可以運用智能化手段,比如VR技術,通過扮演買方與賣方,學習加減法規則;最后,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與生活進行聯系,將加減法運用到平時的生活中,解決生活問題。
3.“互聯網+教學評價”——科學化
科學化的教學評價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能夠發揮學生的積極自主性,通過運用“互聯網+教學評價”,教師采用網絡評價、APP評價等進行過程、結果的綜合評價,改變傳統以作業、考試進行結果評價。比如在進行幾何初步知識教學評價中,分為“學前—學中—學后”三方面的評價,首先是學前評價,學生運用網絡預習,在網絡平臺上有預習情況記錄,教師通過查看可以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教學,針對不同的學生制訂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其次學中評價,在課堂上,教師借助“互聯網+”手段進行教學,課堂教學的效果實時反饋給教師,教師通過對學生課上學習的掌握情況,布置相應的課后鞏固練習;最后在學后,學生可以通過視頻復習、網絡平臺鞏固幾何知識,能夠將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準確反映給教師,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有針對性地改變教學計劃,全方位提高每一名學生的數學能力。
綜上所述,將“互聯網+”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相結合,以“互聯網+教學手段”“互聯網+教學內容”“互聯網+教學評價”形成多樣化、豐富化、科學化的教學模式,從而全面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數學素養,促進小學生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聯忠.基于“互聯網+”環境探究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J].考試周刊,2017(51).
[2]程時秋.構建互聯網+小學數學微課教學的研究[J].數學大世界,2017(7).
[3]金玫瑰.互聯網+小學數學課堂帶來的挑戰[J].速讀, 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