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才
摘 要: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日新月異變化的學生的教學了,社會的發展促使新的教育模式出現,廣大教育工作者已逐步認識到了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重要性。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課程,學習特點是比較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教學效果來看,“先學后教”不失為現階段一種良好的教育方式。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導,老師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使學生的學習不偏離重點,可以倡導合作學習、探索學習,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關鍵詞:探索創新;素質教育;先學后教;學習興趣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孕育了燦爛的中華文化,語文學習的本質就是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在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強化學生的傳統文化知識,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璀璨文化已刻不容緩。我們要尋求一種方法,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題,首先,我們應認真細致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制定一個適合學生長遠發展的學習方案;其次,找準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是樂趣而不是被動的“填鴨式”教學。
一、認真鉆研,做好課程設計
萬丈高樓,平地起,對于教學來說,能夠準確了解孩子們的學習現狀,做到心中有數,就是夯實了教學的基礎,只有夯實了基礎,教師的教學平臺才會砌得更高、更好。對于語文這門學科,要想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首先,我們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思想動態,甚至對學生的家庭情況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因為家庭環境也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適合學生健康發展的教育方案,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關于如何更好地認清教育現狀,具體有以下幾點做法;
1.潛心研讀教材內容,做好課程設計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拿到教材時,我們首先要靜下心來,認真研讀教材內容,掌握教材的結構體系;把握教材重難點,做到心中有數;充分了解教材編撰者的編寫意圖,了解各個模塊的作用效果。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層次明顯,條理清晰,更加準確地向學生展示語文學習的內在魅力,讓語文的內在魅力吸引學生去探索、去深究。
2.潛心鉆研,設計課程預案
對于資本市場來說,“市場預測”能夠很大程度減小投資的盲目性,避免投資的失利,對于教學來說,預測同樣適用,教學預測能夠很好地降低教學的盲目性,在編寫教學預案時,預測學生的參與熱情、課堂反應、課堂情緒等等,并在課程設計中找出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案,減少課堂中浪費的時間,增大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率,使教學顯得游刃有余。
3.潛心研究學生的學習現狀,為制定教學方案提供方向
語文學習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是為了學生將來更好地與人交流,說話條理清晰、層次明顯,在他人面前顯得更加睿智,對學生將來為人處世等方面有深遠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現狀,將一些學生容易接受的教學方法逐漸作為課堂教育的主導形式,使語文教學展示更大的活性,比如趣味教學法、啟發教學法、探索教學法等,使課堂內容變的更加豐富多彩。認真做好教學方案,使課堂教學游刃有余,贏得學生的認可。
二、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學生語文學習好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平時的言談舉止是否具有邏輯性,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自身性格特點,大多數學生能在自己小伙伴面前侃侃而談,但是在陌生人面前卻一句話也不說。這主要是由于學生閱讀能力的不足,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這一點,讓學生平時多讀自己喜歡的故事書、漫畫書,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通過閱讀能力來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不是教師一個方面的活動,需要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多交流、多互動,在交流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在上課時,可以指定學生朗讀課文,談一談自己對這篇文章的看法等,教師通過一系列的提問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讓學生敢于多鍛煉自己,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就會提高了。
三、注重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喜歡玩,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注意這一點,讓學生的好奇心變成求知欲,讓他們的興趣集中到學習上來。要想培養學生興趣就有應該考慮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小學教育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不是課堂后布置大量的作業,這種做法忽略了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扼殺了學生的天性,學生逐漸會對學習失去興趣。
雖說素質教育提倡減輕學生負擔,讓學生走出課堂,多鍛煉身體,全面發展,但實際情況中,對小學生來說,學習任務還是比較繁重的,大多數學生在學校放學后還要參加各種各樣的補習班、興趣班,使學生整天被動的學習,抹殺了孩子們的天性。這是大環境,不可改變,那么我們就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在學習時充分享受到樂趣所在,不能抹殺孩子們的天性。具體的做法是教師在課堂上營造活潑自由的氣氛,運用幽默詼諧的語言進行講課,平時多關心學生,尤其對于那些不愛說話的學生,讓他們體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對教師產生一種敬佩的心理,學生喜歡上這個教師,也就會認真學習這門課。
總的來說,打破傳統,創新現有教學模式是語文教學的必然,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們要創新教育教學思路,在教育過程中,仔細觀察,觀察學生的思想動態、行為習慣、知識掌握情況等,根據掌握的具體情況,制定出適合學生成長發展的教育方法。創新教學方法,使教學手段多樣化、系統化,讓學生從心底愛上學習,被語文的獨特魅力所感染,從根本上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王鐵軍.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與應用[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顧春.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M].北京:知識出版社,1998.